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记者帮帮团   ->  正文
“真情100”助学结对活动走进鹤盛镇岭头社区

发布时间:2014-07-21 19:45:25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真情100”助学结对活动首期名单出炉,首期8位贫困小学生来自鹤盛镇岭头社区,希望能够在您的关爱下健康快乐成长。助学结对热线:67261234 82972222

  1、2潘琦乐、潘琦安

  性格互补,相处有爱

  家庭概况:妹妹潘琦乐9岁,姐姐潘琦安12岁,是留守儿童,都在岭头小学就读。父母长期在外无音讯,姐妹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记者印象:琦乐留着整齐的平刘海,短发,头顶还梳了个辫子,样子很是可爱,是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眼睛不大,但是特别亮,好像有很多话想诉说。比起姐姐她性格更加开朗,更爱说话。

  姐姐琦安平时喜欢打羽毛球跟篮球,性格比较腼腆内向,3年多没有回家的妈妈,姐妹俩很想念,都能熟练的背出妈妈的电话号码,但却也不敢联系。 记者在姐妹家里看到,她们俩一个在洗碗,一个在扫地,见记者的到来,热情的招待记者坐下休息。爷爷、奶奶的身体不太好,长年吃药,平时两姐妹都会帮助家里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服。她们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当记者问她们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或想去的地方,两个人都不说话了,懂事的两个小孩知道自己的想法只能是奢望,想都不敢想了吧。

  

  3.朱罗兵:毛坯房里的孩子家庭概况:朱罗兵9岁,上港村,低保家庭,父母残疾,就读岭头小学,下半年二年级。

  记者印象:从岭头社区到上港村,20分钟的车程来到罗兵家。罗兵家是毛坯房,简陋粗糙,房屋里堆放着很多杂物,没有一件电器。 父亲朱财林从小右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十分贫困,直到30岁才有一位聋哑的姑娘嫁给他,生育一儿一女。13岁的女儿也是聋哑人,全家靠低保过日子。今年9岁的朱罗兵下半年就读二年级,看上去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瘦弱。其奶奶告诉记者,这个毛坯房也是去年借钱建的。

  

  4.潘勒:腼腆的帅小孩

  家庭概况:潘勒10岁,中源村,在岭头小学读书,下半年四年级。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靠奶奶当保姆来维持生活。 记者印象:10岁的潘勒比同龄人要矮些,爸爸妈妈在他3岁的时候就离婚了,父亲在宁波打工,没有顾及潘勒。潘勒一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平时奶奶去当保姆维持生活,照顾小勒的时候不多,他很懂事,知道爷爷奶奶老了,要帮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务、倒倒垃圾、扫扫地等。父母的离婚多多少少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记忆,但潘勒至少还有爷爷奶奶。

  

  5、6潘子安、潘妙妙

  成绩优异,乖巧听话

  家庭概况:潘子安8岁,潘妙妙10岁,就读岭头小学,两个人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常年不回家,全靠奶奶照顾。

  记者印象:潘子安、潘妙妙堂兄妹的家是用砖头堆砌而成,砖头都裸露在外面没有再重新粉刷过,潘子安这学期的语文和数学都考了96分,成绩优异。热心的邻居告诉记者,姐弟俩懂事,又勤奋,还帮奶奶干家务活。他们对父母只剩一个模糊的概念,父母渐渐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平日里,衣服都是亲戚买的。潘妙妙很懂事,能自己收拾房间、洗衣服,除了家务做得好外,背古诗的能力也很强,她能一口气背出长长一串的古诗。

  

  7.郏杨焕

  流泪的倔强男孩

  家庭概况:郏杨焕12岁,就读于岭头小学三年级,父亲长年生病,母亲种田维持生活,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郏杨焕是个皮肤黝黑,很有个性的小男孩,考试成绩优秀,家距离学校比较远,平时住校,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记者采访时,他不愿意面朝我们,只是背对着大家无声得哭泣,倔强又委屈,让人感到心酸。记者试图与其沟通,他也仅以点头摇头来回答。 郏杨焕家里的房子很破旧,有的是用硬纸板黏上去的。爸爸前几年生病,欠了不少钱,现在偶尔出去打下散工,对孩子的关心也不能及时的表达,一年赚钱不多,家里欠下的3、4万债还没有还清。

  

 

  8.潘博晨:长大了想当医生

  家庭概况:潘博晨10岁,在岭头小学读书,下半年四年级,父母在家务农,家里没有房子。 记者印象:博晨的爸爸高度近视,戴了一幅眼镜,平时只能打点粗工,是个老实人,潘博晨也遗传了父亲的近视,妈妈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泛白。说到自己的家庭,妈妈告诉记者,家里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现在只能租别人家的房子住,前几年一家人在外省种西瓜,赔了很多钱,现在还欠5、6万元外债,加上老公身体也不好,只能回老家种田维持生计,从来没有买卖过肉吃,好多菜都是村民送的。当记者问潘博晨长大后想干什么?博晨不假思索地回答“长大了想当医生”,因为医生可以让像爸爸这样的病人恢复健康。

首页  上一页  [1]  [2]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