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63岁尿毒症患者三年血透难停 溪下村民刘珠仙盼社会伸援手

发布时间:2025-11-12 作者:沙一穗编辑:李渊博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每周3次血透,每次4小时,一天都耽误不得——这是溪下乡陈山头村村民刘珠仙三年来的日常。11月7日,村干部拨通本报热线求助,63岁的刘珠仙因两肾衰竭确诊尿毒症后,靠持续血透维持生命,高昂的治疗费用与生活开支压得全家喘不过气,老两口历经疾病磨难,亟需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

  每周3次血透,每次4小时,一天都耽误不得——这是溪下乡陈山头村村民刘珠仙三年来的日常。11月7日,村干部拨通本报热线求助,63岁的刘珠仙因两肾衰竭确诊尿毒症后,靠持续血透维持生命,高昂的治疗费用与生活开支压得全家喘不过气,老两口历经疾病磨难,亟需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

  11月10日上午,刚从医院完成血透回来的刘珠仙,连坐都没坐稳便躺倒在床上。头、腰、脚的持续疼痛与全身乏力,早已成为她血透后的常态。在她瘦小的左小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清晰可见,止血贴覆盖的皮肤鼓起一个个小包。“血透完手就不停地抖,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刘珠仙的声音微弱却透着无奈。

  每周800元的医药费,再加上房租、生活费,这些开支全落在两个儿女肩上。看着孩子们默默承担,刘珠仙与老伴麻春千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孩子们有自己的家要养,我们这样拖累他们,实在过意不去。”麻春千红着眼眶说。老两口粗略算过,一年的生活与治疗成本至少要3万元,为了不耽误血透,哪怕是过年,一家人也从不敢回溪下老家。

  刘珠仙的病痛,早有伏笔。十几年前,刘珠仙有高血压病史,当时因图便宜都是去小诊所开的降压药,一直没去医院看过。直到一次剧烈腹痛入院,检查发现两肾已严重缩小,彻底失去功能,尿毒症随之确诊。夫妻俩回忆,确诊前刘珠仙身体有脸肿、脚肿的症状,一直没有及时就医,是拖延拖垮了身体。刘珠仙说,血透后体重下降,血压低了,高血压转为贫血。每月一次的抽血检查中,肌酐指数始终徘徊在700μmol/L的高位(正常范围一般不超过133μmol/L)。至于六七十万元的换肾方案,老两口想都不敢想,只能靠每周三次的血透延续生命。

  这对夫妻的半生,都在勤恳操劳中度过。二十多年前,为了陪女儿上学,他们放下溪下的农活,到上塘支起移动粥铺。刘珠仙每天凌晨零点就起身熬粥出摊,收摊后麻春千接着洗锅收拾,日复一日直到女儿考上大学。没想到女儿刚入学,刘珠仙就因出摊途中遭遇车祸导致骨裂,不仅断了营生,还得借钱维持生计和女儿的学费。

  如今,儿女虽已成年,但儿子要负担两个孩子的开支,大孩子已上高中,经济压力不小。更雪上加霜的是,麻春千自身也有老毛病,2001年做过三分之二胃切除手术。病痛缠身的日子里,老两口省吃俭用,米、面配青菜是家常便饭,却仍难抵疾病的消耗与开支的重压。尿毒症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折磨,还有生活的窘迫——变差的胃口,日渐消瘦的身影,一通想打却怕打扰的探亲电话。

  如果您愿意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点亮一丝希望,助力刘珠仙渡过难关,可随时拨打本报热线67261234、82912222。您的一份爱心,或许就能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

原标题:63岁尿毒症患者三年血透难停 溪下村民刘珠仙盼社会伸援手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