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轮椅上的十年公益路:徐炳汉用爱撑起一片天

发布时间:2025-11-04 作者:刘婷婷编辑:叶苗苗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重阳节早上八点半,永嘉县残疾人托养中心的食堂里,暖意早已驱散了秋日的微凉。中国狮子联会楠江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为这里的残疾人筹备着温馨的重阳家宴。人群中,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徐炳汉将碗筷一一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一幕,只是他十年公益之路的寻常片段。

        重阳节早上八点半,永嘉县残疾人托养中心的食堂里,暖意早已驱散了秋日的微凉。中国狮子联会楠江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为这里的残疾人筹备着温馨的重阳家宴。人群中,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徐炳汉将碗筷一一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一幕,只是他十年公益之路的寻常片段。十年来,这位与轮椅相伴的特殊志愿者,从山区助残到社区服务,足迹遍布永嘉的山山水水,参与近七十场志愿活动,个人捐资近八万元,用残缺的身体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命运多舛:从自卑少年到自主创业的感恩者

      1977年,徐炳汉出生在碧莲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周岁时,原本已经能蹒跚站立的他,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彻底改写了人生轨迹。彼时医疗条件有限,持续一个月的高烧无情地剥夺了他站立行走的权利,轮椅从此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成长路上,不便与隔阂如影随形。年少的徐炳汉性格内向,见了陌生人便会下意识回避,生怕旁人异样的目光和闲言碎语。父母的担忧更是压在他心头的巨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每次杀鸡都会把肥美的鸡腿留给他,望着他的眼神满是忧虑:“现在我能给你吃,等我们老了,谁还能照顾你?”这句话,成了徐炳汉童年记忆里最沉重的牵挂。

       命运关上一扇门,总会留下一扇窗。1996年,一位亲戚的提醒点亮了徐炳汉的人生:“农村里复印打印的需求越来越多,你可以在碧莲镇政府附近开家复印店试试。”彼时的农村,电脑和打印机还是稀罕物,这个提议让徐炳汉看到了希望。父亲拿出积攒多年的3万元积蓄,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全家人既期待又忐忑,生怕这笔“家底”打了水漂。为了不辜负家人的信任,徐炳汉从零开始学习电脑知识打印技术,常常钻研到深夜。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和诚信经营,他的打印店渐渐在碧莲、大若岩、巽宅一带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29年的创业路,是乡亲们常来照顾生意,才让我能自食其力,活出尊严。”这份来自社会的善意,在他心底埋下了感恩的种子,也悄悄孕育着回报的心愿。

公益践行:十年耕耘书写爱心答卷

       2016年,中国狮子联会楠江服务队在永嘉成立,宗旨便是帮扶残疾人。好友邵则长深知徐炳汉的感恩之心,鼓励他加入这个爱心团队。作为创队队员,徐炳汉最初却有些犹豫——身体的不便、交通的阻隔,让他担心自己会成为团队的累赘。直到第一次参与公益活动,这份顾虑才烟消云散。那是一次组织肢体残疾人体验永嘉书院无障碍设施的活动,徐炳汉和队员们一起实地探访,认真记录设施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看着身边队友们真诚的笑脸和无私的付出,他深切感受到了团队公益的力量,也终于鼓起勇气,正式踏上了公益之旅。

      山区助残是服务队的重要工作,可山区的无障碍设施并不完善,爬坡上楼成了徐炳汉最大的难题。每次出发前,他都悄悄打起退堂鼓,生怕麻烦队员,可队友们总会笑着打消他的顾虑:“我们团队就是为帮扶残疾人而生的,你是我们的一员,怎么能少了你?”有一次去山区走访残疾家庭,需要爬三层楼,队员们二话不说,四个人抬起他的轮椅,一步步稳稳向上攀登。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喘息声在楼道里回荡,徐炳汉坐在轮椅上,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可队员们却打趣道:“这就当是我们的体能训练啦!”这份包容与鼓励,如暖流般涌入心田,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参与公益的信念。

       十年来,徐炳汉始终尽己所能,在公益路上默默耕耘。除了个人捐资近8万元,他还主动承担起服务队的宣传和内勤工作。恰逢服务队成立十周年,他亲自负责排版设计,自掏腰包2000多元,制作了200本公益光影历程纪念册。翻开纪念册,一张张照片定格了温暖瞬间:有队员们抬着轮椅攀山涉水的坚毅背影,有受助老人脸上绽放的笑容,更有受助学生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对徐炳汉而言,这本纪念册不仅是十年公益的见证,更是一封写给公益事业的深情情书。

      深知残疾家庭孩子求学不易的徐炳汉,格外关注助残助学工作。尽管没有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但他每年都会主动捐款3000到5000元,这些款项与队员的爱心捐款汇聚在一起,每年能资助7到10位贫困残疾家庭的大学生。他曾多次走访受助家庭,看到这些孩子尽管家境贫寒、父母残疾,却个个自强不息,脸上看不到丝毫自卑,反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有些受助学生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刻苦学习,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还通过勤工俭学补贴家用。这些孩子的坚强与努力,让徐炳汉深受触动:“看到他们努力生活的样子,就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价值。”每年,服务队都会组织受助大学生汇报会,看着孩子们分享在学校的成长与收获,讲述勤工俭学的经历,徐炳汉的心中总会涌起满满的欣慰与自豪。

双向成长:公益重塑自我,传递向善力量

        公益不仅温暖了他人,更重塑了徐炳汉自己。曾经那个内向害羞、害怕与人接触的少年,如今早已变得开朗自信,能坦然地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互动。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社会的包容与善意:过马路时,总有司机主动停车避让;上下台阶时,总会有陌生人伸手相助。这些点滴温暖,让他深深明白,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爱。

      “公益是一种相互感染的正能量。”徐炳汉常常这样说。乡亲们的帮助让他得以自食其力,才有能力回馈社会;家人和朋友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加入公益行列;而他的坚持与付出,更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爱心事业。如今的他,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身边的残疾人朋友:“社会上的爱心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只要勇敢开口,总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随着国家无障碍设施日益完善,他更期盼更多残疾同伴能打破心理枷锁:“走出去,才能亲眼见证国家的进步,亲身感受世界的温暖。”

原标题:轮椅上的十年公益路:徐炳汉用爱撑起一片天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