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亩产1390公斤 永嘉双季稻产量时隔十年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董秀燕 金赛芳 通讯员 鲁燕华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10月27日,乌牛街道仁浦村的省级水稻绿色高产攻关百亩示范方里,金灿灿的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着穿梭田间,农户忙着装袋归仓,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经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成员现场测产:该基地双季稻亩产达1390公斤,刷新永嘉县双季稻产量纪录。

  10月27日,乌牛街道仁浦村的省级水稻绿色高产攻关百亩示范方里,金灿灿的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着穿梭田间,农户忙着装袋归仓,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经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成员现场测产:该基地双季稻亩产达1390公斤,刷新永嘉县双季稻产量纪录。

  随着晚稻开镰指令下达,收割机穿梭于金黄的稻田中,村民们熟练地将脱粒的稻谷装袋称重。专家组选取3个典型田块进行实收测产,通过面积测量、含水量测定等科学流程,现场称重播报,记录人员迅速在表格上标注数据。

  “我们这次攻关的目标是全年亩产1300公斤,现在看来不仅能完成,还超了不少!”种粮大户马建德站在田埂上,看着满袋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言语里满是底气,“从育秧到施肥,我们都跟着农技人员的指导来做,心里一直有信心。”

  经专家组最终核算,此次测产的3个田块晚稻平均亩产达757公斤。而今年上半年,该示范方早稻测产平均亩产已达633公斤,两者相加,双季稻亩产定格在1390公斤。这一数字,比2015年我县双季稻1309公斤的历史纪录高出81公斤,标志着我县双季稻产量时隔十年再攀新高。

  “能创下这个产量,离不开三个关键因素。”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建武在测产现场解释道,首先是品种选得准,示范方种植的晚稻品种“春诚优887”,不仅株型矮壮抗倒伏,还兼具抗病性强、结实率高的优势;其次是管理跟得上,种粮大户经验丰富,加上农技人员定期下田“把脉开方”,从病虫害防治到水肥管理都精准到位;最后是天气“给力”,今年生长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为水稻灌浆成熟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该百亩示范方是我县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测产当天,周边60多位种粮大户专程赶来参观学习,大家围着农技人员询问品种特性、种植技巧,现场交流热烈。科技特派员郑学强介绍,该品种既能应对台风导致的倒伏风险,又能防控百叶枯病等病害,其“稳产+高产”的双重优势深受农户青睐。种粮大户郑正冬现场观摩后直言:“抗倒伏对我们太重要了!一倒伏产量直接对折,明年必须尝试这个新品种!”

  “我们建示范方,就是想打造‘看得见、学得来’的样板。”周建武表示,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种粮户掌握高产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全县水稻种植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原标题:亩产1390公斤 永嘉双季稻产量时隔十年再创新高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