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长寿之乡”绘就养老幸福图景
浓浓重阳节,深深敬老意。记者近日从县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科获悉,截至10月,全县80至 89周岁老人共有25763人,90周岁以上老人5569人,百岁以上老人130人,其中105周岁以上有8 人。
根据身份证显示,目前我县最高年龄是沙头镇楠汇村的陈定妹,出生于1918年 6月 26日,今年107周岁;排名第二的是金溪镇潘宅村的潘道旺,出生于1918年 10月 6日。百岁高龄老人数量最多的乡镇(街道)为岩头镇和桥下镇,各有14位。130位百岁以上老人中,男性占60位,女性70位。
提升“悠享永嘉”养老品质
出台《永嘉县基本养老服务指导目录》《健全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爱心卡”实施方案》……去年,我县聚焦需求优化服务,多举措提升“悠享永嘉”养老品质,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点40家,改造提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 个,完成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改造60户。
“这里设施齐全、服务又好,能吃能玩能聊天,我们老年人晚年生活越来越好了。”在桥头镇溪心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该村60岁以上老年居民欢聚一堂,品佳肴、做康复、学养生,为优质养老服务点赞叫好。去年,通过民生实事“助老帮困”工程,我县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我县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12人,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提升至24.59人。实现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覆盖率达90.9%,‘爱心卡’激活人数超29900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数。”县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我县实现2 个养老项目落地,其中桥下正顺嘉园养老院建设列为“老有康养”优享工程重大项目。
今年,我县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获省拨资金678万元,共受理635户申请。截至9 月中旬,已完成635户核验,完成率达100%。“适老化改造不仅通过防滑处理、扶手安装等提升了居家安全性,减少老人摔倒风险,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爱。”永嘉县民政局养老救助服务中心办事员李赛清表示,目前“浙里康养”平台已停止本轮申请,后续将根据上级部署安排新的改造计划,持续为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
从资料审核到现场核验,从流程简化到时限压缩,我县以高效服务推动政策落地,让群众在“住有所居”向 “住有宜居”的转变中,切实感受到民生温度与城市暖意。
深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
养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养老服务工作是事关全县老年人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永嘉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的重要内容。
去年,我县高位推动“老有康养”工作,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补齐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短板弱项,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惠民暖民品质;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实施2 个市级试点项目,完成7 个镇街、30个村社老年友好创建,持续营造敬老孝亲社会氛围,擦亮了“中国长寿之乡”金名片。
为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今年9 月,县民政局为全县首批4 家“老年爱心助餐点”和 “邻里互助助餐点”正式授牌。授牌后,各助餐点统一配备“爱心卡”助餐机具,实现了餐食价格监管、服务质量评估等规范化管理。“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社会餐饮资源,极大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初始投入成本,不仅能带动‘银龄消费’、激活本地市场资源,还能让老年人享受到专业化、便捷化的餐饮服务。”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是深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县探索建立“社会餐饮+ 老年助餐”和农村邻里互助助餐服务机制,推动县域内“就近式”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迭代创新。经过自主申报、资格初审、评估遴选、公开公示等环节,确定永嘉县侣品餐饮店(老兵食堂)、永嘉华上餐饮店(好味来快餐小炒便民餐厅)、永嘉智多鑫餐饮店(俭阿婆社区食堂)、茗岙乡剩庄村邻里互助点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纳入我县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今后,具有我县户籍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使用“爱心卡”(即市民卡)在老年爱心助餐点刷卡就餐的,享受相应的助餐补助。其中60-7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餐补助3 元,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餐补助5 元。未来,我县将持续聚焦老年人实际用餐需求,密切跟踪试点运行情况,及时总结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逐步拓宽助餐服务覆盖范围,努力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放心餐”,切实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动银发经济稳步发展
2012年,我县获评全国第28个、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持续在休闲度假旅游、医养结合和特色康养上发力,推动长寿之乡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我县高度重视“中国长寿之乡”建设,进一步放大“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通过培育健康养生、养老服务、文化休闲等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流、客流,把“流量”转化为“留量”,把“人气”转化为“财气”,将环境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为推动文旅康养资源串珠成链、文旅康养产品提档升级、文旅康养业态丰富多元,构建具有旅游地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县持续做好场景打造文章。岩头镇、枫林镇、大若岩镇、鹤盛镇等借助“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影响力,大力培育乡村体验、养生度假新业态,实现了旅游业从山水观光型向养生休闲度假型转变,助推永嘉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推动银发经济稳步前行。
未来,我县将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下功夫,推进县社会福利中心二期项目,提升养老设施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做深做实养老服务民生实事,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深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中国长寿之乡”品牌美誉度和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