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有这样一家企业,17年如一日深耕鸽子养殖领域,它就是温州科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传统批发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信任危机频现的当下,这家老牌鸽企并未安于现状,而是积极探索多路径发展,以创新之姿开辟出一条贴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崭新道路。
走进位于戈田的科晟农业养殖基地,一座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飞鸽运动场”格外引人注目。与传统肉鸽集约化养殖的逼仄环境不同,这里宽敞开阔,为鸽子提供了充足的“撒欢”空间。
“这主要是为了给鸽子增加活动空间。”温州科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寿松指着鸽舍介绍道,“活动空间大了,鸽子的脂肪含量就会降低,肌肉纤维含量则会增加,肉质自然更优。”
这种饲养周期达4个月以上的“飞鸽”,是科晟农业为区别传统肉鸽与老鸽而精心探索的新品类。作为一家存栏量达万对的专业鸽企,科晟农业每日可稳定产出200至300只乳鸽。面对市场对养殖方式的种种误解,徐寿松结合鸽子天然生长规律,现场为记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你看,这是一只刚出生的小鸽子,大鸽子会喂它嗉乳,它自己还不会采食,属于晚熟鸟。”徐寿松捉了一只雏鸽,又捉了一只30多天的乳鸽给记者展示,“大鸽子把玉米粮食吃进去,消化成乳糜料再喂给小鸽子。从这么小的雏鸽长到羽翼丰满这么大,需要35天左右,这就是它正常的生长过程,不存在激素问题。”
通过建立“老鸽- 飞鸽- 肉鸽”的多元产品矩阵,科晟农业实现了差异化、持续性供给。然而,在传统批发渠道中,清晰的产品定位却难以有效传递给消费者。下游市场以次充好、产品混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成了企业发展的痛点。
“做批发最大的痛点就是产品混淆。”徐寿松无奈地摇头,“老百姓拿着我们的鸽子去卖,有些不是戈田的飞鸽,也叫戈田鸽子;有些把肉鸽当老鸽子卖。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科晟农业决心变革销售模式,从传统的批发渠道转向直面消费者。“我们现在打算做面对面的销售,让消费者直接了解我们的产品,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徐寿松坚定地说。
在探索销售模式变革的同时,科晟农业并未满足于活禽销售,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链的下游——深加工领域。企业联合广东食品公司及浙江省农科院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发了“黄金脆皮鸽”等深加工产品。
“这些深加工产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产品线,也有效提升了产业链附加值。”徐寿松介绍道,“通过深加工,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为品牌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谈及企业的总目标,徐寿松眼神坚定:“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真正买到无抗生素、无激素的信得过的产品,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鸽业品牌。”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温州科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探索着鸽企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