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落幕,不少市民回归工作学习岗位后,出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等状况,部分人还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此为“节后综合征”典型表现。9日上午,记者从永嘉县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期该院神经内科门诊接诊大量“节后综合征”患者,青少年占比突出,常见心慌、睡眠紊乱、情绪低迷等症状。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从假期放松状态切换到工作学习节奏时,出现的短暂身心适应不良。”永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磊解释,假期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减少,易让身体心理产生“松弛惯性”,回归日常便现不适,青少年作息调整能力较弱,成高发人群。
针对科学调适,陈磊给出建议:作息上,“温柔校准生物钟”,早晨拉窗帘、户外适度运动并接受自然光照,逐步提前入睡避免熬夜;饮食减少油腻辛辣,选高纤维食材与易消化蛋白质,保证充足饮水;运动可择快走、慢跑、瑜伽等,促血液循环、强心肺功能,改善睡眠与精神状态;面对堆积任务用“拆分任务法”,分解成小目标,完成后积极反馈,缓解压力焦虑,也可听舒缓音乐、睡前泡脚放松。
陈磊提醒, “节后综合征”不适通常一两周内自行缓解,无需焦虑,调整以精神调节为主,配合饮食作息改善即可。需注意区分其与临床焦虑症、抑郁症,若症状持续半月以上,且严重损害社会功能,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