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温州市启动智能仿生假肢免费适配项目,我县积极对接落实相关工作。9月26日上午,在县残联的组织下,首批6名肢体残疾人顺利完成智能仿生假肢的现场适配与调试。这一举措将有效帮助残疾人改善行动能力、重拾生活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在适配现场,温州精博康辅具工作人员为受助者逐一安装假肢,并进行个性化调试。已有十余年假肢使用经验的麻永服在工作人员简要指导后,很快便能自如行走。通过微调适配参数,其步态明显更趋自然平稳。“以前走路不稳,一瘸一拐特别明显,旧假肢主要靠踢腿发力,弯曲不灵活。现在这个假肢走起来自然多了,几乎和正常人一样!”麻永服在调试后感慨道。现场技术人员通过实时反馈,精细调整假肢关节角度与支撑力度,确保“人机契合”,让受助者获得最佳使用体验。
据温州精博康辅具负责人施中武介绍,此次适配的智能仿生假肢核心优势在于应用了“脑机接口”技术,可实时感知佩戴者的运动意图,自适应调整步态,应对复杂路面。假肢内置陀螺仪及智能平衡系统,显著提升行走安全性,同时降低后续维护成本。“国产智能假肢不仅技术追上来了,质量也更稳定,维修成本大幅下降。”曾使用进口假肢的市民朱先生表示,自己曾经的假肢若需要维修,必须寄到原产国,其中的花销及时间不可小觑,朱先生还表示:“特别是在不平整路面上,智能假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优,减轻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负担。”
施中武介绍道,适配者还可通过专属APP实时查看假肢电量、运动模式、步速等数据。公司配备六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三至五年免费调试与维护服务,确保长期使用效果,解决适配者的后顾之忧。
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项目严格筛查适配对象,后续将为全县其余21名经排摸申报的残疾人陆续安装智能假肢。县残联将持续推动惠残政策落地,完善辅具维护保障机制,助力残疾人实现“无碍”生活,进一步落实“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让残疾人群体在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