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真情100” 助学结对走访送关怀

发布时间:2025-08-22 作者:沙一穗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8月19日,新学期临近,永嘉县今日爱心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带着“真情100”助学结对项目爱心人士的深情厚谊,如期踏上了走访受助学生家庭的行程。他们将新学年2000元的助学金逐一送到孩子们手中,每到一户,都与学生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细心询问学生的学习近况,聊聊家常里短,让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心在初秋的永嘉大地上传递着阵阵温暖。

  8月19日,新学期临近,永嘉县今日爱心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带着“真情100”助学结对项目爱心人士的深情厚谊,如期踏上了走访受助学生家庭的行程。他们将新学年2000元的助学金逐一送到孩子们手中,每到一户,都与学生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细心询问学生的学习近况,聊聊家常里短,让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心在初秋的永嘉大地上传递着阵阵温暖。

  溪下乡溪下村的金林林即将迈入初中校园。在与“真情100”项目结对的两年里,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始终牵挂着她,时常走访她家。林林从小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近两年来,奶奶为了维持生计,前往附近乡镇打工,这个暑假,林林便借住在隔壁亲戚家。目前,由奶奶一人承担抚养职责的林林,关于初中的就读地点,奶奶打算让她在自己打工的附近上学,如今还在斟酌决定中。

  黄一村的应志豪即将在金盾学校开启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再次见到他,工作人员发现他戴着一副眼镜,长高了不少。应志豪与母亲、奶奶住在老家的老屋里,父亲则在温州鹿城打工。多年前,父亲在台州椒江打工时,所住的出租房一楼发生火灾,为了逃生,他从二楼跳下,摔成重伤,导致重度残疾。应志豪母亲介绍,志豪父亲的手并不灵活,只有亲戚的模具厂忙碌时,才能接到一些零活,平时只能靠打零工贴补家用。

  黄二村的王璐娜、王璐缘姐妹,这个暑假一直在家里。姐妹俩住在小学时所住的老屋里,家里的情况并不宽裕,父亲享有低保,家中还有母亲和奶奶需要照顾。姐姐璐娜即将踏入高一校园,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妹妹璐缘则即将升入九年级。而刘山村乌坑自然村的刘美娇,已被杭州一所大学的康复治疗专业录取,这个暑假她外出兼职,在电话中,她向工作人员介绍了自己的近况,言语间能感受到她已学会与递交助学金的叔叔阿姨礼貌寒暄。这些在困境中努力生长的孩子,都在爱心陪伴下逐渐蜕变,慢慢成长为能为家人分忧的小大人,用自己的成长回应着每一份善意。

  工作人员循着熟悉的路径走访,密切关注着孩子们的升学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变化。与刘美娇一同结对的还有她的四弟刘志林,目前正在读初中。姐妹俩家里一共有四个孩子,大姐正在读大学,三弟则在永嘉中学就读。刘山村村干部表示,这一家人的几个孩子在村里的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

  刘山村的刘明艳、刘艳宁姐妹俩也是“真情100”项目的受助学生。妹妹刘艳宁即将读八年级,而姐姐刘明艳的成长变化让工作人员欣慰——两年前,刘明艳的母亲还一直反映她在初中时期不喜欢上学,为此四处寻医问药都没有见效。如今,刘明艳已顺利升入高中,就读体育运动专业。姐妹俩还有两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年并离家生活。4年前寻访组首次到访时,姐妹俩的母亲和大姐,为了筹集父亲的药费外出打工,如今母亲坦言,自己和大姐的身体也都不太好,目前都在家中静养。

  助学之路漫长,爱心脚步不停。本次走访的8名学生,是2020、2021年“真情100”助学结对项目的部分结对学生。“真情100”项目不仅为孩子们的求学路送去了物质支持,更用持续不断的关怀照亮了他们的成长轨迹。那些鼓励他们坚持求学、学会待人接物的话语,将与这份助学金一起,成为孩子们新学期里最坚实的底气,让希望在爱的滋养中不断延续。

原标题:“真情100” 助学结对走访送关怀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