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的儿子……他才34岁,孩子还没满两岁啊!”8月18日,三江街道箬隆村的邵爱钗,坐在空荡荡的老屋里,手里攥着儿子胡荣勇的化疗缴费单,沙哑的声音里透着不肯松劲的倔强。这位55岁的母亲,正被命运的重锤反复碾压——8年前她送走患结肠癌的丈夫,如今唯一的儿子又被同一种癌症逼到绝境,家也早已掏空。
时间拉回今年2月,34岁的胡荣勇还是温州新桥一家小餐饮店的老板,是妻子眼里可靠的丈夫,也是刚满1岁孩子眼里的“超级爸爸”。可一张结肠癌诊断书,瞬间撞碎了小家庭的平静。从那时起,他便在妻子陪伴下,往返于温州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之间,化疗成了生活的全部重心。
“已经做了9次化疗,每次住院都得先凑1万多现金。医生说再做2次,等肿瘤控制住就能手术,可那几十万手术费,我们实在拿不出来了。”邵爱钗红着眼眶说,为了不让儿子揪心,她一直瞒着真实的医药费开销。可亲戚朋友早已借遍,如今连孙子的奶粉钱、自己的伙食费都成了难题,“有时候看着孩子饿哭,我真觉得对不起他们”。
更让人揪心的是,8年前胡荣勇父亲患结肠癌去世时,家里已花光60万元积蓄。如今胡荣勇再遭此劫,不仅耗光了家里仅存的钱,他赖以生存的餐饮生意也停了,全家彻底没了收入。邵爱钗自己最近查出子宫有毛病,却压根不敢去细查,“我要是倒下了,儿子和孙子咋办?”
“他才34岁,本该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医生说,只要凑齐手术费,胡荣勇的病情有很大希望控制住,“这个年轻的生命还能陪着孩子长大,还能撑起这个家”。
如今,邵爱钗的希望全寄在社会各界的帮衬上。她四处打听求助渠道,把儿子的诊断证明和家里的难处,讲给每一个可能伸出援手的人听,哪怕声音累得发颤,也从未想过放弃。“只要能救我儿子,让我做啥都愿意。”
每一份善意,都是照进这个困境家庭的光;每一次援手,都能为胡荣勇的生命续上一程。若您愿意帮这个快破碎的家,让年轻的父亲重新站起来,让年幼的孩子能在父亲的陪伴下长大,可拨打本报热线:67261234、82912222,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