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来自永嘉县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徐晓永圆满完成一年半的援藏任务,踏上归途。就在几天前,嘉黎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全体医生自发送上一面锦旗:“医者无疆援藏路,仁心有爱健康行”;嘉黎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也送来另一面锦旗:“真情援藏家护晓,为民排疾永记心”。
把先进医疗理念带到高原
2024年3月,徐晓永作为温州市援藏医疗队成员之一,来到西藏那曲市嘉黎县人民医院担任内科执行主任。嘉黎县属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结合地带的高原山区,冬季长达半年,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医疗条件极差。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嘉黎县,他不是短暂停留的过客,而是长久的坚守者。他带去的不仅是先进的医疗技术,更是一颗为藏区百姓守护健康的赤诚之心。
面对高原气候和医疗资源紧缺的双重挑战,他迎难而上,迅速进入角色,带头完善门诊管理流程,带领团队建立了那曲市首个县级医院胸痛单元,更成功开展首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填补了嘉黎县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作为心内科专家,他将永嘉的技术力量稳稳“落地”在高原,也将无数急危重症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深入牧区送健康授人以渔师带徒
援藏的一年半间,徐晓永多次随医疗队下乡开展义诊,为群众测血压、讲解慢病知识,还为挖虫草的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障。每一次翻山越岭,都是一次与生命的对话;每一次药品送到手中,都是一次与健康的握手。他还积极参与“嘉有温情”“肌肤工程”等温州援藏公益医疗活动,配合专家团队救治了当地一百多位患者,包括白内障、先心病及脊柱侧弯等患者,让没有能力看病以及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免费享受内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不仅要看病,更要教会他们看病。”徐晓永不仅是医生,更是老师。通过“师带徒”机制,与当地医生一对一结对,手把手指导教学查房、病例分析、技能操作,带出了一批有技术、有信心的本土医生,为雪域高原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记得那时候我们已经休假了,有个胸痛心梗的病人来到嘉黎县人民医院,正好是我们‘师带徒’的那个徒弟值班,就按照平时训练的,将那个病人在第一时间成功救治。”徐晓永回忆道,后来病人的家属为他的徒弟送去了一面锦旗。那一刻,徐晓永觉得他的援藏之旅非常值得。
如今的嘉黎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疗团队的疑难病例救治能力大幅度提升。此外,徐晓永还参与策划并主持了嘉黎县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基层急救能力提升班,将救命知识普及到基层最末端,真正做到了“教会一人、守护一方”。
荣归故里不负使命
徐晓永告诉记者,一年半的援藏经历对于他的身心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刚到嘉黎县时,为了适应高海拔的气候,我们的行动速度都像被放了0.5倍速一样,按正常的状态身体会吃不消,每次查完房我都要去吸氧缓一缓。”徐晓永笑道,“一开始除了身体吃不消,精神、心理上其实也需要调节,毕竟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人的心理也是比较脆弱的。”但所有的一切,在病人满含感激的神情中都显得不再重要,“对于医生来说,病人的健康就是最重要的。”
7月12日,随着西藏航空TV9985航班降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圆满完成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任务回到杭州。省委组织部和援藏干部人才各派出单位有关负责人到机场迎接。至此,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凯旋。
徐晓永说:“嘉黎的山很高,但群众的信任更重;嘉黎的空气稀薄,但医者的责任感更浓。”徐晓永用行动诠释了“援藏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永嘉赢得了雪域高原上最温暖的一声“谢谢”。他以医者仁心架起一座座健康之桥,也在雪山之巅刻下了永嘉医生最美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