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部门播报   ->  正文
茗岙高山杨梅的昼夜 “甜” 战永嘉融媒助力,让 "树梢杨梅" 变 "舌尖甜蜜"

发布时间:2025-07-06 作者:胡丽凡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凌晨零点刚过,永嘉县茗岙乡下龙海拔600米的高山杨梅林里,头灯的光点在墨绿枝叶间闪烁,像洒落山间的星辰。胡家家家庭农场的梅农们带着竹篓钻进树丛,“咔嗒” “咔嗒”的采摘声划破夜空——这是茗岙高山杨梅黄金采摘期的日常,当城市沉睡时,他们正昼夜颠倒的劳作,编织着“云端”的鲜甜。

  凌晨零点刚过,永嘉县茗岙乡下龙海拔600米的高山杨梅林里,头灯的光点在墨绿枝叶间闪烁,像洒落山间的星辰。胡家家家庭农场的梅农们带着竹篓钻进树丛,“咔嗒” “咔嗒”的采摘声划破夜空——这是茗岙高山杨梅黄金采摘期的日常,当城市沉睡时,他们正昼夜颠倒的劳作,编织着“云端”的鲜甜。

  凌晨灯火:抢摘“树尖鲜”

  凌晨2点的茗岙乡,青山被夜幕包裹,空气中弥漫着杨梅特有的酸甜气息。 600多米海拔的种植基地里,头灯光束扫过枝叶,映出颗颗紫红油亮的果实。“零点后采摘,昼夜温差最大,糖分最足,果蒂也脆。”梅农张汗今手掌结着厚茧,摘果时却格外轻柔,“捏着果蒂转半圈,连蒂带叶摘下,能多保鲜几小时。”

  深山凌晨凉意袭人,梅农们却忙得额头冒汗。竹篓里的杨梅堆成小山,每隔20分钟就得转运到分拣中心。“凌晨采、清晨选、上午发,快递车带冰运输,就是要让消费者尝到‘树尖尖上的新鲜’。”农场负责人胡忠亨说,从采摘到发货的全链条“抢鲜”,是对品质的坚守。

  鲜甜密码:海拔600米的自然馈赠

  凌晨4点,在杨梅分拣中心,梅农们正对凌晨采摘的杨梅进行二次筛选:剔除蔫蒂发小果,检测“黄金硬度” 、保留完整白霜——这层果粉是新鲜度的勋章。

  筛选出的杨梅果形饱满,深红透紫,果蒂白净无虫,甜度达14.1,秘诀就藏在海拔600米的山间。“年降水量1800毫米,昼夜温差超15℃,生长期比平原长15天。”胡忠亨道出关键,“高山气温低,晚熟半个月,糖分积累更足。”

  记者了解到,胡家家家庭农场的杨梅种植规模达300亩,今年的产量预计在十几万斤左右。为了保证杨梅的新鲜度和采摘效率,农场组织了近80人的采摘队伍,分成每天两个班次进行采摘,及时进行分拣和包装,将新鲜杨梅发送到全国各地。

  双向奔赴:从“山间果”到 “网红果”

  凌晨四五点,天刚蒙蒙亮,基地空地已停满商户货车。经营水果生意多年的李女士说:“这里的杨梅口感清甜,凌晨采摘的新鲜度让人放心,今年订单增了三成。”这份认可背后,有永嘉融媒体楠溪行直播间的助力。

  面对持续35℃以上的高温挑战——杨梅在超过35℃环境中易变软变质,直播间成了“及时雨”。主播们镜头下,采摘场景、种植环境、筛选过程一一呈现,网友直观感受“云端鲜甜”。通过直播间的宣传和推广,胡家家家庭农场的名气大增,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订单销售额近万元。

  如今,茗岙高山杨梅的黄金期仍在继续。梅农们昼夜颠倒的“战斗”,商户与媒体的双向助力,让这颗凝结着山风与晨露的果实,跨越山海,将“云端”的鲜甜送抵更多餐桌。

原标题:永嘉融媒助力,让 "树梢杨梅" 变 "舌尖甜蜜"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