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时刻敲响警钟: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发布时间:2025-07-06 作者:董秀燕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连日高温让楠溪江成为避暑戏水的热门之选,然而激增的游客量正使我县防溺水工作面临严峻挑战。7月4日,记者走访多个楠溪江防溺水“高压区”发现,虽然人防、技防、物防、群防多管齐下,管理时间从天亮到天暗,但看似完备的防控体系下,潜藏着诸多难以破解的治理难题。

  防控体系在汹涌人潮中力不从心

  记者在岭下村看到,浮标划分出深浅区域,大量游客集中在浅水区,烈日下人声鼎沸。安全员手持救生竿驻守竹筏,高音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醒。但现场景象令人揪心:众多游客衣着随意涉水,多数成年人未携带任何救生装备,甚至有怀抱婴儿的家长贸然踏入水中,对潜在危险浑然不觉。

  作为楠溪江防溺水重点区域,沙头镇的困境极具代表性。"周末游客数量暴增,高峰期单日涌入数万人,即便调配400余名管理人员,仍难以满足监管需求。"沙头镇平安法制办主任张加利道出无奈。尽管今年新增智能监控设备,实现27处重点水域"线上+线下"双重监管,但管理力量与游客规模间的巨大差距,让防控体系在汹涌人潮中显得力不从心。

  楠溪江河道长且蜿蜒,浅滩深潭交错分布,更有暗流涌动、水下地形复杂的危险区域。更棘手的是,社交平台上流传的"隐秘玩水点"攻略,正将游客引向监控盲区和无人管理水域。这些远离安全设施的野泳区域,一旦发生意外,救援力量往往难以第一时间抵达,大大增加溺亡风险。此外,防溺水的主要对象是外来人员,因为他们对水域环境不熟悉,又盲目自信泳技,往往最易发生悲剧。

  救生设备免费提供但少人问津

  “我们会劝导游泳者带上跟屁虫以确保安全,但是不少人就是不听劝,一意孤行。我们也没有办法。”在枫林从事救生员工作4年的王苍山说出现场管理最大的痛点。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各地主要水域,安装的高声喇叭,隔几分钟就会用普通话和永嘉本地话提醒游客带好救生设备下水,但实际上水里游客带装备的不到一半。

  陈飞在永嘉推广“跟屁虫”救生设备已有3年,今年他又自费买了3800个分发到沙头、枫林、岩头、鹤盛、大若岩、岩坦等六个乡镇。陈飞说:“目前为止,楠溪江水域带上“跟屁虫”的游泳者无一发生溺亡事故。”记者发现多地均已放置“跟屁虫”,并醒目标处“免费使用”,但使用率并不高。“游客嫌麻烦不愿意带,有些在我们的一再劝导下拿了“跟屁虫”,转身就丢到一边。”永嘉县楠溪江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已坚持9年开展防溺水宣教,志愿者徐贤竹说,这种事常遇见,一直没办法应对。

  永嘉游泳协会秘书长黄冰男说,“跟屁虫”防溺水效果特别好,协会也陆续送出几百个,但无奈遭遇游泳者冷落。

  此外,近年来,楠溪江面出现的摩托艇和皮划艇等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同时为防溺水工作带来压力。“带孩子玩皮划艇的特别多,这个项目安全隐患很大。”叶建孟已连续7年参加安全救援工作,他特别关注这种新型水上项目,一看到没穿救生衣的马上用大喇叭叫唤提醒。

  安全宣教关注度低易被忽视

  近年来,我县防溺水宣传主要有设置警示牌、播放广播、推送新媒体信息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宣传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大量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欣赏风景和娱乐活动上,对防溺水宣传信息关注度较低,很多警示牌和广播提醒被忽视。同时部分游客对宣传信息理解不透彻,未能真正认识到自然水域游泳的危险性。

  “宣传要走在下水之前,盛夏开始前,我们已完成学校防溺水宣教,下周我们要走进企业。”据黄冰男介绍,溺亡事故中相当比例的受害者是施救者,这凸显出防溺水教育的薄弱环节。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宣教也非常重要。

  防溺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关乎每一个生命安全的重要行动。在楠溪江防溺水这场攻坚战中,复杂的地理环境、庞大且流动的游客群体、游客自我安全意识缺乏和盲自信等问题,构成了重重治理阻碍。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当地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才能真正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原标题:时刻敲响警钟: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