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瓯北街道传来捷报,历经数月攻坚,辖区内光伏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收官。此次整治以安全隐患排查、违法建筑拆除、设施规范管理为核心,通过闭环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安全与环境的双提升,更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隐患凸显倒逼整治提速
近日,记者在泰通阀门有限公司园区的一家企业看到,这里曾因光伏板下杂乱堆放大量纸箱、塑料包装等易燃物品,被列为重点整改对象。前期督查时,工作人员发现这些易燃物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当即责令企业停止违规行为。如今“回头看”复查,现场已焕然一新:易燃物品清理一空,宽敞的空间里各类物品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光伏板下方敞亮通透。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整改后,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生产空间也得到重新规划,现在货物存放、设备周转都更便捷高效了。”
据悉,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瓯北街道辖区内不少企业厂房和居民楼顶纷纷安装光伏设施。然而,在前期的安全生产大排查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隐患被揭开。
“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或个人以安装光伏板为名,在其下方空间违规搭建建筑物;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为由,对光伏板下方空间进行围合,非法占用宅基地、公共空间以及各类零散用地资源的情况;一些企业违规在光伏板下堆放大量纸箱、纸袋等可燃物,十分危险,安全隐患重大。”瓯北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面对严峻形势,瓯北街道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街道多部门组成的光伏专项整治工作组。工作组对辖区内的小区以及189家企业的光伏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逐户走访、实地测量,建立起详细的信息台账。尤其,台账内容不仅包含光伏设施的位置、面积等基础信息,还对违规类型进行了精准标注,为后续分类施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多管齐下破解整治难题
整治行动中,工作组坚持“执法+ 宣传”双管齐下的策略。在走村入企中,执法工作人员耐心向企业家和群众解释:“大家安装光伏板是响应绿色能源号召,但违规搭建真的太危险了。我们帮大家想办法,既消除隐患,又不浪费空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不少企业和群众积极配合整改。
但也有个别企业对整治工作存在抵触情绪。某工业园区内,一家企业在楼顶光伏板下方违规搭建了简易厂房,用于小型加工生产。工作组上门沟通,耐心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向企业负责人说明违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并送达《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然而,企业负责人还抱有侥幸心理,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拆除。
“我们通过多次上门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清晰阐述问题现状的严重性及拆除工作的必要性,逐步转变其原有观念,促使企业自主安排人员落实整改。”瓯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过程体现了沟通在推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耐心与专业的说明,让企业从思想上重视问题,进而主动采取行动完成整改,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整个行动期间,工作组累计出动人员378人次,对189处屋顶光伏设施开展使用情况排查,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74份,监督已通知整改责任方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拆除违规合围、搬离生产经营设施及易燃物品等光伏板下空间违规行为整改工作,彻底消除因光伏违规使用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宣传教育、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企业消防安全意识,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长效管理护航可持续发展
为防止问题反弹,瓯北街道建立“回头看”机制,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联合多部门对已完成整治的光伏设施进行复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建复建、隐患回潮等情况。对于反弹又整改不到位的项目实行“二次督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督促其限期整改。此外,推行业主责任承诺制,明确业主在日常维护、隐患上报等方面的具体义务。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双碳’目标,积极探索光伏设施规范化建设与绿色能源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瓯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出台政策,引导合规光伏项目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发电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居民和企业详细介绍规范建设光伏设施的流程和标准,实现安全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此次光伏整治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为瓯北街道的安全生产和城市环境改善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更为我县的新能源设施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瓯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