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00后村医潘博:在乡野间开出“人文处方”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沙一穗编辑:李渊博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在云岭乡卫生院,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新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叫潘博,是一名00后,也是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参与者。去年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后,潘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云岭乡,投身基层医疗事业。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充满意义的返乡之旅。
        在云岭乡卫生院,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新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叫潘博,是一名00后,也是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参与者。去年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后,潘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云岭乡,投身基层医疗事业。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充满意义的返乡之旅。

  政策落地:

  大学生村医“输血”基层医疗

  云岭乡,距离县城1小时车程,离岩头镇、枫林镇也有30多公里。这里的村民多沿着雁楠公路,驱车前往乐清、台州等城区找工作。在这样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基层医疗服务曾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自2023年起,国家五部门联合实施的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为这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注入了新生力量,潘博便是其中一员。

  潘博所在的云岭乡,由5人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采用“1+1+1”服务模式(1名全科医生+ 1名公卫医师+ 1名村医),为辖区4817位居民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大学生村医需要包揽门诊、临床、公共卫生三大工作任务,义诊、体检、疾控、肠癌筛查以及提升五大能力等都在其职能范围之内。

  每月,潘博都要跟随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下基层,逐户联系自己的签约家庭。签约家庭每月需缴纳一定费用,而合约则为他们减免部分医疗费用,有长期药物需求的慢性病患者是团队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工作中,潘博还发现,一些高龄老人也是村医的主要诊疗对象。因为家庭医生能够做到每月上门随访,掌握老人的生活动态,老人们认为家庭医生可以满足定期上门探访的需求,一有情况也能及时发现。

  在门诊,潘博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医生的专业与耐心。他曾遇到一位患帕金森的阿婆,说话伴随颤抖,潘博连说带比划,努力解决老人的问题。而遇到血压、心音等身体常规指数明显异常的患者,及时为患者推进下一步诊疗,这不仅考验着他的专业能力,更体现着他对患者的关怀。

  信任密码:

  乡村医疗的“熟人社会”法则

  下基层开展工作时,潘博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村民上山劳作较为普遍,为了更好地寻找村民,他学会了借助村民自己建立的信息网络,善用邻里关系开展服务。在乡村,个别上了年纪的村民不愿吃药,潘博就一遍遍地引导规劝。下村义诊时,有两名大伯发现有高血压,却不愿意吃药,其中的潘大伯平时有喝酒习惯,血压指数很高。潘博多次劝药,潘大伯起初将信将疑。潘博通过示例,向潘大伯解释高血压会进一步导致脑血管阻塞、脑卒中,后续照护会给儿女和家庭带来压力。在多次劝说过程中,潘大伯结合村民间的交流,了解到身边中风瘫痪的实际例子,慢慢接受了慢病预防的必要性。

  潘博初入职场、初下基层,有许多与村民初次打交道的新鲜事。在这里,患者、村民更看重的是医患之间的亲缘关系,是否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否有同理心,才能让他们放下戒备,与医者促膝长谈。潘博说,在义诊现场,自己的叔伯会跟他聊很多生活上的小病,他会耐心解释症状成因,并提示叔伯去看专科医生。

  如今,潘博正在像经验丰富的老村医一样,学会跟村民打交道、嘘寒问暖,用自己的青春丈量基层的热土,在远离闹区的乡村构筑起属于自己的职业之路。他的故事,是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一个缩影,也为更多年轻人投身基层医疗事业树立了榜样。

原标题:00后村医潘博:在乡野间开出“人文处方”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