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数解中国柃木蜜之乡“蜂言蜜语”

永嘉获授“中国柃木蜜之乡”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董秀燕编辑:李渊博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生活有点苦,那就来一口永嘉柃木蜜吧。近日,中国蜂产品协会授予永嘉“中国柃木蜜之乡”金名片,标志着采撷于高山之巅一直默默无闻的永嘉“蜜中之王”获得权威认证,也意味着有悠久采蜜史的永嘉蜂蜜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背后是成群的中蜂围绕簇拥盛开小巧柃木花朵的美景,是县政府部门和各地蜂农持之恒的坚守,透过这份丰收的甜蜜可以看见一串为了酿造这份甜蜜而生成的数字成绩单。

  生活有点苦,那就来一口永嘉柃木蜜吧。近日,中国蜂产品协会授予永嘉“中国柃木蜜之乡”金名片,标志着采撷于高山之巅一直默默无闻的永嘉“蜜中之王”获得权威认证,也意味着有悠久采蜜史的永嘉蜂蜜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背后是成群的中蜂围绕簇拥盛开小巧柃木花朵的美景,是县政府部门和各地蜂农持之恒的坚守,透过这份丰收的甜蜜可以看见一串为了酿造这份甜蜜而生成的数字成绩单。

  三大产区和50万亩:

  得天独厚自然资源

  因为拥有320万亩广袤的山林资源孕育出的丰富蜜粉源植物,永嘉蜜蜂养殖量居全市前列,是温州养蜂大县目前全县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产蜜量500余吨,饲养50箱以上的规模户260家,存栏2.89万箱。在山区各房前屋后林地草坪都可以看到蜂桶,而且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进入近代,永嘉蜂农不断引入现代技术,推动蜜蜂养殖业发展。中蜂活框巢箱饲养的推广,人工培育蜂王的应用,群分蜂、采蜜及转地饲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引入,使得永嘉蜜蜂养殖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8年,永嘉成立养蜂协会,从最初6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50人。一直担任会长的郑永新说:“一半以上养蜂大户都在协会里,协会成立后蜂农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团结发展。”在协会推动下,各养蜂大户自发起草制定《养蜂自律公约》,通过公约的约束和激励,倒逼产业健康发展。就在日常的会员沟通交流中,优质柃木蜜被发现。“刚开始饲养的中蜂采的基本都是百花蜜,后来大家都觉得俗称野桂花的蜂蜜品质特别好,于是就鼓励蜂农多采野桂花蜜。”

  野桂花蜜就是柃木蜜,产自中国南方海拔约500-1000米的深山密林,是我国商品蜜中较为稀有、品质上等、味道香醇的蜂蜜,有“蜜皇”“蜜中之王”的美誉。据县农业农村局兽牧兽医管理中心副主任谢斌介绍,永嘉金溪瓯渠山脉、界坑兴发山脉和雁荡山脉是柃木三大主产区,茗岙、金溪、界坑、岩坦、鹤盛等乡镇山区养殖量占我县中蜂存量的75%以上。“三大柃木蜜源带”上分布着50万亩以上的柃木资源,基本上都生长在原生态山林中。而且由于采撷时自然条件要求高,柃木蜜成为既少又好的上等好蜜。

  五大内容和200万元:

  政府创造条件扶持

  2019到2024年,县农业部门特地把主产区10个乡镇的22个柃木蜂蜜样品送往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感官指标正常;所有样品符合中国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蜂蜜行业推荐标准;所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规定,7大类58种兽药残留均未检出。永嘉好蜂有了真凭实据。

  为助推蜂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政府搭台、院校助力、农民受益”原则,我县建立“基地+工作站+协会”的产学研实践平台。2024年,我县首个系统全面的《中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出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蜂箱蜂种引进培育、蜂产品加工流水线、蜜粉源植物种植、蜜蜂文化科普”等5大块内容全方位支持培育蜂产业。

  2022年8月,我县组织成立中蜂博士工作站,通过专家博士进企业、调研产业等方式,为企业带去实实在在的有效服务。博士团队免费为企业大户提供技术支持、产品形象设计。

  2022-2024年,我县利用上级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建成以蜂旅、研学、文化科普为主要内容的4个中蜂示范基地,分别位于茗岙、鹤盛、桥下和瓯北,中蜂示范基地不仅是养蜂技术传播的中心,更是连接生态保护、农户增收和产业升级的纽带,为我县“小蜜蜂大产业”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三代养蜂人和68岁:

  从业者的代代坚守

  为了采到优质柃木蜜,蜂农都会自发把蜂箱运到柃木主产区。“每年立春节气过后,我就会把精心挑选的强壮中华蜂运送到金溪瓯渠山脉和界坑兴发山脉,海拔800多米的的黄皮园林场。”“养蜂第三代”瓯北的杨建敏目前拥有纯种中华蜂约670群,年产蜂蜜约4吨,其中过半是柃木蜜。2020年他注册商标“雪蜜皇”,专注柃木蜜的采撷。

  山高路远年年不误花期的还有黄田蜂农陈星州,今年47岁的他一身高超养蜂技术源于小时候爷爷的传授。“小时候常和蜜蜂玩。长大后自然就开始养蜂,结果越养越多越养越好。”已成为黄田养蜂领头羊的他带着几位蜂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专业养蜂。

  而瓯北今年68岁的胡学明本来是阀门老板,十多年前因为在白水漈山上的房子经常有蜜蜂飞来就开始养蜂,越养越有味道,现在他开始带儿子一起养:“虽然养蜂很辛苦,但可以把健康好蜜带给客户也是很快乐的事。”

  “近几年蜂蜜市场低迷,协会有一半以上的蜂农不得不开拓其他生计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一直奔波在养蜂路上”。郑永新说。

  一代两代代代相传、十年二十年年年坚持,正是因为有了永嘉各地蜂农的坚守,一瓶瓶乳白如猪油清香宜人的柃木蜜才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永嘉蜂产业才得以延续。

  300户和SC认证:

  抓住时机趁势而上

  “接下来要借‘中国柃木蜜之乡’这张金名片,不断培育壮大永嘉中蜂产业区域品牌,让品牌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把永嘉柃木蜜真正做成最地道的土特产,让蜂蜜产业成为我县发展轴上重要农业产业。”谢斌说,目前永嘉已制订中峰产业五年计划:累计培育壮大中蜂养殖大户(50群以上)300户,全县中蜂养殖规模达到3.5万群;累计培育中蜂龙头企业5家,蜂旅融合示范基地3家;构建中蜂产品现代产销体系1个,实现中蜂产业经济总产值提升30%。

  如今,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这项“甜蜜事业”。茗岙人潘龙就是其中一位,三年前他被柃木蜜的稀缺性和高品质吸引回乡创办楠瓯柃木蜂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在茗岙乡章岙村建起永嘉蜂谷,除了8个蜂场还有产品展示馆和蜂文化科普馆等。谢斌常常和潘龙畅想永嘉蜂蜜的美好未来,他们一致认为接下来迫切要解决的是蜂产品SC认证流水线和开发蜂蜜延伸产品,尽可能保证永嘉蜂产品质量和丰富产品线。

  郑永新说,接下来协会会召集大户座谈发展大计,尤其是要在蜂旅融合方面做突破。

  虽然目前还存在市场认知度不高、规模企业不多等诸多问题,但永嘉柃木蜜产业发展的春天到了,这几乎是所有永嘉养蜂人的共识。“自然馈赠给永嘉如此厚礼,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奋斗。”谢斌说出所有人的心声。

原标题:数解中国柃木蜜之乡“蜂言蜜语”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