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人大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发起代表约政5场,针对公园景观打造提升、市政设施维护、流动摊贩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听取,积极回应,主动作为。目前,代表提出的问题均已得到满意解决。
微改造,道路景观大变样
针对北城街道代表约政反映的问题,入口主路景观效果一般、局部绿地黄土裸露;入口广场铺砖破损、缺失;公园局部照明灯不亮;缺少单位共享厕所指示牌……记者来到鹅浦公园看到,入口景观石处已经铺设地灯,入口主路周边绿地景观也得到了改造提升,林荫下黄土裸露区域,还栽植了耐荫植物,切实提升了绿地景观效果。此外,入口广场地面也进行了铺砖维修、更换,并制作、安装了单位共享厕所指示牌。
针对东城街道代表约政反映的道路及树池破损维修问题,记者看到,上塘中心城区对三条重要路段永兴路、环城西路、县前路进行了道路提升,对人行道的部分问题树池也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县前西路、下堡西路、环城东路、鹅浦公园树池拱起共40处已修复完毕。“我局作为上塘城区市政道路运维主管部门,每年持续开展市政道路维养工作,加强对市政道路监管,发现破损点第一时间通知第三方专业公司修复。”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上塘城区人行道已修复约422处,累计面积1827平方米。
通过对道路及树池微改造,县城各路段景观效果实现了美丽蜕变,成功打造了“方寸之美”。同时,根据我县财政和实际情况,县执法局将继续统筹规划修复计划,先对重要路段拱起严重的树池进行修复,再对其他街道树池分批次修复。
重管养,亮化照明保民生
“我们检修了属执法局管养的照明灯,并积极与上塘中心城区对接鹅浦公园内未移交的路灯问题。目前,照明灯已移交至执法局管养,近期将对照明灯进行检修,保障居民夜间照明需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针对南城街道代表约政反映的上塘城区市政路灯损坏,影响夜间照明和市民出行安全的问题,该局已及时进行修复及更换。
今年以来,针对上塘城区县前中路、码道中街等道路存在树木茂盛遮挡路灯和光线影响行人和行车出行安全的问题,县执法局园林绿化科、市政园林中心协同路灯所对上塘城区的树木和路灯进行全面排查,对遮挡路灯光线的树木进行修整,确保光线可以照到地面,截至目前,已修剪2轮。县执法局已要求属地执法中队和县路灯所工作人员加强巡逻频次,及时发现故障灯,做好亮化工程,确保亮灯率达到98%以上。
针对岩坦镇代表约政反映的岩坦新区山早安居小区及岩坦镇小学旁路口路灯不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在听取代表提议后,县执法局市政园林中心协同县路灯所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发现路口路灯有损坏、功率不够的情况,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山早安居小区路面的路灯,还在保修内,由岩坦镇里负责运维。因为夜间行人少且产生电费较高,所以11点后就熄灯。”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经多方协商,我局同意电费先由县专项路灯电费中支出,待保修结束后,交由县路灯所进行专业化运维,确保群众晚上出行安全。”
今年,该局共排查修复路灯灯盏3545盏,灯杆76杆,做到全县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
精提升,市容市貌换新颜
流动摊贩的沿街兜售不仅影响正常商户的经营,还占据整条人行道,影响市容市貌。在北城街道,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占道经营顽疾,针对约政反映流动摊贩占道问题,集中力量攻克难点,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针对约政反映的问题,我们加强引导和宣传,积极引导沿街商铺合法合规经营,减少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现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11月8日,该局在县人大联络站组织开展“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共治共享美化生活”主题活动,向周边商铺及群众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商户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县执法局积极引导流动摊贩入指定区域规范经营,如瓯北塘头夜市、北城街道农产品销售点。近日,上塘夜市已进入试营业,县执法局将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广场路、环城北路、三元堂等区域的流动摊贩入指定区域经营,保障道路有序畅通。同时,该局积极建立健全“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提前到岗+时段保障”等管理制度,在城关菜场周边、上塘街、广场路等重点路段安排执法队员管理,切实解决晚高峰的校园、集市、公园等重点场所及周边路段的市容问题。
通过共享路面监控数据,各执法部门通过四个平台共享路面监控数据,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固定证据,确保执法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加强长效管理,加大巡查频次,安排执法队员进行区域固守,对于重点区域和路段进行严密布控,确保流动摊贩无返潮,还市民整洁市容。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中,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共同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