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鹤盛动态   ->  正文
填垟三变:人居环境美 “农旅”花将开

发布时间:2022-12-11 作者:潘益风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碎中,你带几个人到村民中心清扫。阿凤,我们一起去溪边看看……”“大家辛苦一下,9点多了,等会儿我们开个小会。”

  仲冬时节,天朗气清。从县城出发,沿雁楠公路行至潘山岭隧道右拐,即到达鹤盛镇填垟村。走进村庄,只见溪水潺潺、绿树成荫,千亩枇杷花浪迎风摇曳,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休闲广场整洁宽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填垟村,记者看见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也窥见了乡村振兴的密码。

  环境之变:由“脏乱落后”向“生活宜居”转变

  “溪边的文化休闲广场是上半年刚完工的,大家都在这里散步、锻炼、唱唱歌,大家的休闲生活都很有起色。”看到记者好奇的目光,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小飞介绍,“以前鸡棚鸭棚等违建棚随心搭建,自己都觉得不美观。”

  很难想象,几年前填垟村还是一个脏乱差的“黄牌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互帮互助欠缺……为了改变村民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填垟村组建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安排为村居义务打扫卫生的活动。“并不是一开始群众就支持,志愿者队正式活动的第一天,只来了10多人。一段时间下来,村民看得到明显效果,环境整治的热情一下子就起来了,队伍一度增加到70多人。”陈小飞说,因为填垟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枇杷树,所以这支志愿者队被命名为“枇杷花志愿者队”。

  “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大变样了,道路每天有人清扫,就连村庄周边道路沿线和河道附近的垃圾也有人清理。”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74岁的徐翠蕊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每天早上,她都早早起床,把自家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填垟村落地生根。”陈小飞说,将环境整治工作与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水平有机融合,有效实现了人居环境华丽嬗变,也提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治理能力。

  观念之变:让村民从“看戏”转变到了“唱戏”

  村内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乡风,人们的精气神也变了。

  “村里居住着不少老人,大家平时很喜欢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或者下象棋。现在有了长廊,终于不用在院子里风吹日晒了,卫生环境也变得整洁了。”周寿亮今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在村口的“爱国亭”里坐上几个小时。

  “爱国亭”的前身是片土堆,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常年堆放垃圾。“村口必须整治。”周寿亮告诉记者,很多村里孩子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地方长大的,过去这个地方真是脏乱差,到处堆着村民们倾倒的各种垃圾,一堆就是十几年。

  “在外经商的周爱国,有感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地捐建了休憩长廊,成了村民们的休闲好去处,茶余饭后大家便会聚集于此。”陈小飞告诉记者,除了周爱国外,村民周建辉捐建了崭新的村牌,俨然成了填垟村的“新名片”。在他们的鼓励带动下,众多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改造,“如今村民不仅仅只维持好自家门口的环境卫生,大家通过互相监督,及时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等行为,看到村里的路上有垃圾,他们也会随手捡掉……这就是变化。”

  “从手机上刷到填垟的红草滩美景,很过游客就带着家人过来转转,多的时候有30多顶帐篷。”陈小飞告诉记者,环境变好了,更多游客愿意来到这里爬山观景,体验乡野生活。游客一多,村里山景水驿站、耕读庄园等4家民宿的收入自然增多。

  闲来无事之时,越来越多的年轻村民喜欢举着自拍杆,一边唱着歌,一边在村里观光步行道上漫步,自信地将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网友留言:“这是哪个景区?”“这里是永嘉填垟村,我们村里处处都是风景。”村民自豪地回复网友。

  产业之变: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

  走在村道上,随处可见枇杷树,很多村民身兼数职——农忙时,他们是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民;旅游旺季,他们是民宿、农家乐老板或工作人员;枇杷收获季,他们又是家门口的务工者。全村种植枇杷产业将近1400亩,小小枇杷成了全村人的“致富密码”。

  “现在正值枇杷花期,要加强枇杷营养储备,做好防病防虫。”种植户周碎中种植了200多棵枇杷树。采摘季,白天,她穿梭在枇杷园和村道之间,采摘果子,摆摊供游客选购;晚上,她得制作枇杷加工品。“每年枇杷成熟季节,我们得忙上一个多月。”周碎中说,这几年,村里打造乡村旅游,游客多了起来,每年卖枇杷及其加工品就能给她带来2万元的收入。

  在填垟村,像周碎中一样的共同富裕“领头羊”,不在少数。种植户周寿求的枇杷基地有200多亩,通过学习直播带货,枇杷、枇杷膏、枇杷花销量大大增加,并进一步拓宽了市场。“我们村最不缺的,就是枇杷叶和枇杷花,产量高、质量好。拿这些好原料做成的好产品,将会成为我们的拳头产品。”周寿求说,村里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开设“乡村课堂”“田间课堂”等,将技术培训班举办到村组、田间地头。

  “枇杷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逐步形成了特色林果产业的辐射效应,打造了集旅游、采摘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产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双翼。”陈小飞告诉记者,为提升果农收益,村两委正在筹划农产品合作社,继续扩大枇杷经济效益。此外,该村还将提升枇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停车场,修建采摘步游道,鼓励群众发展民宿和农家乐,走农旅融合之路。

  站在枇杷园的制高点俯视,一条水果立村、农旅融合、产业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迎着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关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延伸开来。

原标题:填垟三变:人居环境美 “农旅”花将开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