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茗岙乡   ->  正文
茗岙乡章当村:捧起“致富叶” 嗅到茶芬芳

发布时间:2022-03-23 作者:潘益风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眼下,时值春茶采摘高峰期,我县各地的春茶也陆续上市。茗岙乡章当村通往茶山的主干道成了茶青交易的“主战场”。沿线,无数个茶青交易点分布在道路两侧,一有茶农下山,茶商们就争先恐后上前拉扯着装茶青的筐子袋子,查看茶青质量后开始送价,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眼下,时值春茶采摘高峰期,我县各地的春茶也陆续上市。茗岙乡章当村通往茶山的主干道成了茶青交易的“主战场”。沿线,无数个茶青交易点分布在道路两侧,一有茶农下山,茶商们就争先恐后上前拉扯着装茶青的筐子袋子,查看茶青质量后开始送价,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绿叶子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叶子。多年来,章当村村民凭借当地良好的土壤与气候条件种植茶叶,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2021年,仅茶叶销售收入就实现超800万元。

  “茶青市场”一片繁忙

  章当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貌村,汽车开进章当村,水泥路周围全部是修剪整齐的茶园,放眼望去,山野呈现一片碧绿的海洋。

  在章当,有一个特别的场所,叫做“茶青马路市场”。每天,茶农带着采摘的新鲜茶青,在此兜售。来自新昌、松阳、仙居等地的20余家茶商云集在此,一辆小车、一台电子秤、一个本子、一包票子早早就占好了当天的收购摊位,守候着茶农提着茶青的到来。在山上忙碌了一上午的茶农这时也陆续下山,带着一脸笑容和收获汇集到此。

  “看好,正好6斤,540元,你点点……”潘香芽一遍遍数着手中的钞票,笑着说,今年的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她表示,自己80岁能在家门口挣点钱,不给孩子添麻烦,很知足了。潘香芽是种了20年茶的老人了,家里2亩的茶园由夫妻俩一起守护。正值早茶高峰,没能请到采茶工人帮忙,只能由她和老伴儿一起采,对于这样的“负重”生活,潘香芽早已习惯。

  记者发现,茶农们也不急于求成,通过对部分收购摊位了解一翻后,最后才决定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电子秤称重,现金当面支付,一组组交易很快完成,茶农们又带着喜悦的心情和卖茶的现金回家了,路上,还盘算着明天怎么安排采茶、今年怎么管理好茶园、明年是否增加茶园面积等。

  “我们来这里收茶青有十几年了,就是看中章当村的茶叶品质好,多的时候一天收4000斤左右,每天的现金交易达到30万元。”来自新昌的茶商杨旭春说:“茶青的新鲜度越好,价格当然也就越好,一般都是现采现卖,有多少我收多少,钱不是问题。”

  “交易时间会持续一个多月,到清明节前后会逐渐达到交易高峰,茶叶的品种也会更多。”章当村党支部书记潘成旦介绍,该村的交易市场主要以本地茶农为主,也会有碧莲、巽宅等地茶农加入,每年交易量达20万余斤。

  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时下,走进浙江五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厂,伴随着机器运作的轰鸣声,茶厂内传来阵阵扑鼻茶香。茶厂工人吴育新,时不时用手探探茶叶的温度或捧起茶叶闻一闻,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生产车间,一片片绿绿的鲜叶经过杀青、烘干、提香等程序,从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上推动茶叶提档升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落后等原因,早期的章当茶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不仅卖不到好价钱,还出现过滞销的情况。转机出现在2008年,浙江五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把村里780亩老茶园租了去,经过老树改造和新树培植,又先后引进白茶、黄金芽,现在已经成为一片高品质的茶叶基地,年产茶8吨。其中五井早先后获浙江第六届、第十届绿茶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名牌农产品,中国第七届国际中绿杯金奖等荣誉,做大了企业的同时,也打响了章当茶叶品牌,小小“茶叶村”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五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提高茶叶种植技术,做好五井茶品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以一片茶叶带动一个产业,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出一份力。“提供修枝、除草、摘茶、包装等工作岗位,让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等到清明采白茶,每天都要请200多个采茶工人,每人每天120元—200元不等的报酬。”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临近中午,胡彩莲提着饭盒为自家雇佣的4名采茶工送来了午饭,“炒饭,点心是橘子,简单吃点。”“我们有10个人一起,早上4点起床包车上来了。”家住碧莲的采茶工徐玉贤每年农闲时就去帮人采摘茶叶,她说:“手脚快的话,一天能采7、8斤,将近200元的收入。”

  胡彩莲只是章当村众多茶农之一,靠自己打理1.5亩的茶园,年收入1万余元。而全村360户村民,有将近300户种茶,少的一亩半分,多的几十上百亩。

  “过去,大家认为种茶代替耕田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很满足了,现在大家不愁茶叶的销路问题,反而担忧产量不够供应了。”说起甜蜜的“烦恼”,章当村驻村干部胡飞翔喜笑颜开,茶叶产业兴旺,还催生了采茶工供不应求。

  打造茶业全产业链

  越来越多的章当人通过种植茶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而在涌现的茶农中,大多数是靠售卖茶青来增加收入,火爆的茶青交易催生了“马路”市场,问题也随之而来,“茶商、茶农总是在沿线进行茶青交易,交易高峰期每天有几百人次,不仅影响交通,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也成为制约章当茶叶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一个不利因素。”胡飞翔一边说一边劝导着来往交易的茶农、茶商。

  记者看到,“马路”市场上,茶商李鹏正忙得不亦乐乎,他的收茶车旁围满了卖茶青的茶农。“在马路上交易,没有遮挡,茶青被太阳曝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青的品质,听说村里打算建茶文化展销中心,到时候天晴、下雨都不怕了。”

  “茶青集中在市场交易,收购价格明晰,可以让茶农在价格上不再受蒙蔽,通过货比几家,实现茶青交易公平、公正、公开,从而保护了茶农的利益。”潘成旦告诉记者,该村的茶文化展销中心已完成选址,占地一亩,计划建设茶青交易大厅、停车场、公共厕所等相关配套设施。

  记者也发现,交通不便,茶农又多是老年人,所以章当村茶青的兜售方式以茶商上门收购为主。由于收茶没有固定时间、没有统一价格,压价现象严重,经常出现鲜叶无人收购情况。

  “茶青在运送过程中会因管理不善以及天气原因产生质变,进而影响茶叶的质量,价格天差地别。”在潘成旦看来,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他敏锐的将目光盯向了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配套设备,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的茶厂,切实解决章当及周边乡镇的茶叶加工问题,在调动农民种茶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有力地推进茶产业的发展。

  茶,勾连着章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成为了章当人与自然、文化、经济、社会关系的纽带。从一枚茶青到一个市场再到深加工茶厂……打造“茶园种植——茶叶加工——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章当将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一张茶名片。

原标题:茗岙乡章当村:捧起“致富叶” 嗅到茶芬芳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