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新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做强做优“乡乡兴·永嘉兴”工作品牌,进一步发挥乡贤优势、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力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崛起。
岩头镇是楠溪江耕读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随着中国·永嘉2020乡贤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的临近,连日来,越来越多的在外乡贤返乡准备共赴盛会。得空时,他们总爱到当地商会的乡贤馆转转,聊聊家乡新变化。“乡贤馆是去年6月份开始设计装修的,整个布局分两个版块,一个版块展示岩头镇的古贤,另一个是今贤,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新乡贤。”岩头商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戴理宝告诉记者,“建设乡贤馆,主要就是为了引导乡贤回家参与家乡建设和社会治理,以乡贤文化涵育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乡贤戴王送长年在外做商业地产生意,2004年,他和几位乡贤创建了鲤溪教育互助会,资助当地贫困学子、奖励优秀师生,同时积极参与岩头商会组织的敬老扶贫等公益活动。戴王送说,自己每次走进乡贤馆都会有一种自豪感,看到岩头历史上有这么多优秀的乡贤能人,他们的行为也激励后人效仿学习,为家乡建设助力。“因为山区的教育事业相对来说比沿江地区落后,我们到外面以后,愈发觉得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创办了互助会,每年拿出七、八万、十几万去扶贫助学。中国有句古话叫‘落叶归根’,我也是快到60岁的人了,为家乡做点贡献,这是我分内的事情,更多的是想把尊老爱幼这些好的精神传承下去。”
像戴王送这样致力家乡建设的乡贤还有很多。随着一批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各地的特色乡贤馆俨然成了乡贤们开展活动、联络感情的主阵地。近年来,永嘉致力打造“乡乡兴.永嘉兴”工作品牌,全力搭建更开放、更优质的新乡贤平台,成立了县新乡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强新乡贤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县乡领导联系新乡贤代表人士》等制度,建立了涵盖党政、文化等16大类1745名重点新乡贤的动态数据库,成立新乡贤联谊会18家、建立乡贤馆7个,打造了乡贤个人品牌调解室21个。 “中国·乡贤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永嘉,建立建言献策“直通车”制度,时刻把新乡贤冷暖放在心上,有力拧紧“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这次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后,第一时间给海外侨胞送去关怀慰问、最快速度开展物资驰援,送出的近万袋中药被海外侨胞称为心理防疫的最佳良方,有力凝聚起了同舟共济、共同战疫的“硬核”力量。
据统计,40多万在外永嘉人创业,其中创办了400多家亿元企业,创造了3倍于县内的“永嘉人经济”。我县推出“老板带老乡、共同奔小康”专项行动,精心组织世界永嘉人大会、异地商会家乡行、“侨商看永嘉”等系列活动,近5年共招引新乡贤项目108个、总投资达1166.5亿元。并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当好乡风文明的倡导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和公益事业的慈善家。县委统战部有关人员告诉说,新乡贤是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总结工作经验,培养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新乡贤,引导新乡贤更好地开展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