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闹果德麦饼:看见的是文化 吃下的是情怀

发布时间:2020-10-14 23:54:21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在瓯北河田,一家麦饼店以温州方言“闹果德”取名,店里的四位合伙人分别属于60、70、80、90四个年龄层。他们因志愿队伍结缘,为了共同的美好心愿,决心打造一家有创意、有文化、有情怀的麦饼店。

  在瓯北河田,一家麦饼店以温州方言“闹果德”取名,店里的四位合伙人分别属于60、70、80、90四个年龄层。他们因志愿队伍结缘,为了共同的美好心愿,决心打造一家有创意、有文化、有情怀的麦饼店。

  志同道合的理想碰撞

  走进麦饼店的大门,餐桌上摆放着几盘切好的麦饼,旁边搁置着一碗银耳红枣桂圆汤,这是这家麦饼店推出的特色套餐。如同西式餐厅里,甜点需要配上咖啡,在这里麦饼也要配上一碗甜汤或者农家老酒,打造独特的中式味道。旁边的柜子上,还陈列着瓯窑、素面、笋干等永嘉特色产品,在售卖的同时也传扬永嘉的农耕文化。

  店铺里,一位中年男子戴着印着“闹果德”三个字的围裙,正在招待客人,他正是这家麦饼店的发起人李贤义。他是永嘉麦饼职业技能培训班第一期的结业学员。在学习了麦饼制作的技能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等一系列内容后,他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谈起开麦饼店的初衷,他说道,“我们这几个合伙人都是志愿者,我们志同道合,有一次,我把永嘉麦饼的精神文化,跟他们聊天的时候说了一下,就一拍即合准备开麦饼店了。”于是,大家开始商讨,决定采用品牌连锁的方式开一家麦饼店,把麦饼产业做大做强。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却也遇到了难题。除了一位60后合伙人以外,其他的三位合伙人此前都没有做麦饼的经验。于是他们去了很多的麦饼店学习经验,包括王大妈麦饼、小五麦饼、孝老头麦饼等。

  四个年龄层的创意玩转

  在店铺里,四位合伙人也分担着不同的任务,60后的合伙人负责麦饼制作,70后的李贤义负责品牌策划,80后的姑娘邹珍珍负责原材料把关,90后的小伙李厚负责线上推广。四个人各司其职,但背后共同支撑的是他们对于麦饼文化的情怀。

  邹珍珍原本是超市的老板,但是缘于对永嘉文化的向往,决心要加入李贤义的团队,店铺里因此也增添了很多80后的想法。“我们的餐具类,我用了80年代瓷类用具。像蓑衣、蓑帽等物件让人联想到耕作的场景,满是回忆。”她说,虽然麦饼行业很辛苦,来钱慢,但是为了心中的情怀,她一点也不觉得累。

  小伙子李厚出生于1998年,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有着8年的社会工作经验了。他说,“作为90后,可能想法比较新颖,接触的短视频平台,包括多媒体比较多,我会从很多个短视频的入口,设定好我们这个店的角色。”之后,他们也会设计一个直播室,自身发展2个主播,并与外界的主播合作,去推广永嘉的麦饼、土特产和小吃。

  闹果德麦饼店目前采用品牌连锁的模式,未来也将通过品牌化的方式发展加盟店。李贤义说,他们会采用企业的VI识别系统,做到门店装修统一、进货渠道统一、制作过程统一、员工培训统一。

(作者:陈秋芬)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