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桥头动态   ->  正文
桥头镇:乡风文明共筑幸福小康生活

发布时间:2020-07-23 23:32:53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基础愈发夯实,全县村镇开始注重文化体育发展、乡风文明建设。走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桥头镇重点关注“民生”文章,在“公共文化”上求突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重点任务、奋斗目标。

  随着经济基础愈发夯实,全县村镇开始注重文化体育发展、乡风文明建设。走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桥头镇重点关注“民生”文章,在“公共文化”上求突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重点任务、奋斗目标。

  这群古稀阿姨可一点都没闲着

  王碎奶是桥头纽扣市场的元老级人物,是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坚强独立的创业女性银花的人物原型,她曾是全国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而在这一切的光环和头衔之下,她也是一位生活幸福美满的桥头妇女,闲来无事,就会约上姐妹们到家里一展歌喉。

  拜访王碎奶时,她正和姐妹们练习着声乐。唱到兴头上,大家合唱起了《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或许是老歌勾起了她们的回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聊起了过去:

  “那时候纽扣都是放在肩头扛回来的,前面挂一个、后面背一个、手上还提着两个!”“桥头的纽扣市场,可不就是大家这么背出来的嘛!”王碎奶说:“她们啊,都是从灶台走到柜台,是桥头市场发展的第一批功臣。”

  从灶台到柜台,她们亲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也当过时代的弄潮儿,她们演绎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也充分展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伟岸形象。说着说着,大家又聊到了如今的生活:“过去是吃不饱,如今是吃不下。”她们都说“今非昔比”、“如今的生活太幸福了”。

  如今,这群年过古稀的阿姨可一点都没闲着,她们不仅日常参加文艺活动、文艺演出,更是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平日里,她们分班、分组、分点烧爱心伏茶,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准备,一直忙到入夜时分才休息;节日里,她们还会组织爱心慰问、扶老助幼活动,看望贫困老人、为留守儿童圆梦六一;助力家乡建设,她们走村入户宣讲禁毒知识、宣传五水共治……

  平时,她们都是爱唱歌、爱跳舞的时髦阿姨,穿上红马甲,她们就是热忱、专业的爱心志愿者。

  这群阿姨们的晚年生活,其实也是桥头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桥头镇溪心村,乡贤能人为村庄建设出资出力,建起了文化广场、文明长廊、山间游步道、灯光球场,大大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体育生活。

  一幅幸福和谐的人间烟火画卷

  入夜时分,溪心村文体广场亮起了灯光,老人孩子、年轻人们都喜欢到这里纳凉、散步,阿姨们跳着广场舞,大爷大妈们在打门球,学生们则成了篮球场上的主要力量。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村民们在夏天有一个消暑的好去处,同时避免盲目下水造成安全事故,溪心村甚至打造了一个游泳池,引流天然溪水,让村民们可以安全畅游。这里,俨然是一幅幸福和谐的人间烟火画卷。

  溪心村党总支书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黄大考说:“从2014年到2017年,总共投资了600多万元,建设了公园、护岸工程、长廊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一方面是溪心村乡贤能人捐资捐助的,还有一部分是村里两个爱心基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溪心村有两大爱心公益基金,分别是“寿桃基金”和“爱之恋基金”。“寿桃基金”起源于村里一位百岁老人,在做寿时选择不摆酒席,而是为村里建造了一座“百岁桥”,从此,“不摆酒席”成了村里老人做寿的一种新时尚,大家纷纷把钱投入“寿桃基金”,也有人专款专用主动认捐某项工程。“爱之恋基金”则是来自年轻情侣们,他们主动要求订婚时不发喜糖、不摆酒宴,同样把钱放进爱心基金,支持村庄建设。

  不知不觉间,移风易俗在溪心村蔚然成风,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村里大摆宴席、铺张攀比的风气不见了,反而是“百岁桥”、“寿星亭”、“爱心游步道”等工程遍地开花。黄大考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计划继续修筑沿河道路、修建羽毛球场,还要规划1500亩左右的山林建设农旅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我理解的全面小康,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让村民们一起富起来,幸福起来!”

  据了解,实现全面小康,桥头镇将做好“经济”、“城镇”、“民生”三篇文章,其中的“民生”文章关键在“公共文化”上求突破。桥头镇党委书记陈海州说:“桥头是我县省“十百千”工程中唯一一个市级重点镇,我们将扩大文化服务供给作为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先后建成村社文化服务中心12个、文化礼堂27个,创成市文化礼堂示范镇和市十佳城市书房。同时,专门成立桥头镇文化体育界联合会,组建村社文化管理员队伍33名和乡村艺术团37支,两年来获得省市县各类荣誉8项。”

(作者:胡安育 陈张彬)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