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企业何时复工?员工如何返岗?永嘉县企业复工操作手册来了!

发布时间:2020-02-14 16:13:09 编辑:周艺 字体:

  当前,永嘉正处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为了在确保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风险受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同时,为了便于广大企业操作,还专门制定了《永嘉县企业复工操作手册》。

  企业何时能够复工?

  总体上,我县围绕“2月17日24时”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按照“风险可控、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实行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属地核准,认真做到复工前有准备、复工时有备案、复工后有监督。疫情严重的乡镇(街道)仍要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视情推迟复工时间,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从全县面上安排来说,企业复工复产主要分为三个时间阶段:

  第一个阶段,2月17日24时前,对包括全市疫情防控必需(药品、防护用品、医疗器械及相关原辅材料生产、运输、销售等行业)、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供水、供电、油气、通信、市政、市内公共交通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和供应、物流配送、物业等行业)、重点项目建设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生产企业、转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在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经县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复工备案服务组确定后可立即复工,已在生产的企业要确保稳定生产,各乡镇(街道)在企业用工、原材料供应、产业链配套上,加强对接,全力予以保障。

  第二个阶段,2月17日24时后,“白名单”企业优先复工。使用本地员工和外地未离温员工、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企业,优先全面复工。.

  基本达到上述条件的以下两类企业可以优先部分复工。

  (1)重点出口企业、上市企业、雄鹰型培育企业、领军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隐形冠军培育企业、省级及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亩均论英雄”A类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疫情较轻乡镇(街道)的规(限)上企业;

  (2)重点商贸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重点建筑企业和重点工程、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其它行业重点企业;

  3.其他确属情况特殊,实行“一事一议”同意其复工的企业。

  第三个阶段,2月22日24时之后,其余企业按照管理水平、疫情防控能力有序复工。对用工总量大、员工主要来自省外市外、生产场所和管理水平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严格把握企业复工标准,确保防疫措施到位后方可复工。

  另外,疫情应急响应解除前严格控制复工企业:棋牌室、影剧院、游艺厅、书店、网吧、舞厅、卡拉OK厅、公共浴场、足浴店、室内游泳馆、文化礼堂等文体娱乐经营企业,景点、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休闲经营企业(户),商业综合体、住宿餐饮、典当、废旧金属回收、一般性专业市场等场所相对密闭、人员相对集聚的经营性企业(场所),要从严控制复工。

  企业复工如何备案?

  考虑到复工复产企业量大面广的实际情况建立分级备案制度,企业复工前应向所在乡镇(街道)提出复工报备,规(限)上企业、用工人员来自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的所有企业、总投资1亿元以上工程经乡镇(街道)初审、县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备案通过后方可复工,备案情况报温州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其他企业由乡镇(街道)备案,备案通过后方可复工,备案情况逐级报县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企业报备时要提供复工备案表、复工防控方案、承诺书和拟返岗员工名单等相关材料。各乡镇(街道)要提早公布企业备案资料报送途径,方便企业利用网络等途径进行备案,备案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工作日。

  在申报复工之前,也希望广大企业做好自身防疫准备工作,主要是要做到“八到位”,包括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防控机构组建到位、复工方案制定到位、员工信息排摸到位、防控物资准备到位、隔离点设置到位、场所防疫消杀到位、安全生产保障到位。企业要严格落实复工前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复工前安全检查,做好供电、供水、设备、设施、车间、仓库等关键环节与重点场所(部位)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并制订落实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员工信息排摸到位就是企业要严格排摸员工出行轨迹,进行“一人一档”健康状况登记,全面掌握员工当前身体状况、假期外出情况、与重点疫区人员接触情况及共同生活成员健康状况。对存在风险的员工予以劝返。

  企业复工如何管理?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风险受控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大前提。因此,企业复工之后,仍然要按照“企自为战”的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主要是强化“六个管理”:

  一、强化人员管理。要做好职工每日健康监测。指定专人落实每日对所有职工进行体温监测登记,一天不少于三次。所有出入人员必须戴口罩,体温异常者未经检查排除感染不得进入。要求职工固定上下班路线,途中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在外时间。提倡单人自驾,有条件的企业提供班车接送服务并做好消毒。要做好职工上岗安排。减少人员外派出差,不得安排职工到疫情重点地区出差,也不能接受重点疫区人员来访。确因工作需要的特殊人员来访,企业要严格按照隔离医学观察办法先实施医学观察,待观察解除后,方可进入。

  二、强化就餐管理。有食堂的企业集中供餐、独立分餐,并尽量分批错时用餐。没有食堂的企业集中订餐、独立分餐。确保职工就餐时距离保持1米以上,禁止聚集用餐。餐具、饮具等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消毒,保持清洁,确保卫生。保持食堂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环境整洁,确保食材及制作过程不受污染。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三、强化卫生防护。加强工作场所的全面通风,暂停使用中央空调。厂区内所有垃圾分类处置,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规范处置。要做好公共场所卫生防护,生产车间、办公室、食堂、宿舍等重要场所及其设备、门把手、电梯、卫生间、地面等公共部位均要定期消毒到位,每天不少于2次。

  四、强化教育宣传。密切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加强防控知识宣传。一律暂停召开职工大会、开展集中培训等人员密集聚集的相关活动。

  五、强化应急预案。要针对重要岗位职工因疫情缺员等突发情况,做好安全生产及环保管理防控预案。复工企业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企业立即停工停产,按规定采取隔离等防控措施。

  六、强化监督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复工和防疫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属地乡镇(街道)要加强对企业复工前的指导和复工后的监管,县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抽检。组织助企联络员当好卫生“监督员”,深入解读疫情形势,指导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督促企业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做好疫情安全和有序复工复产工作。行业协会要做好行业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的宣传服务工作。

  企业员工如何返岗?

  目前,员工返岗是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也是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问题。为了有序做好员工返岗工作,将采取四项举措: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企业要对拟返岗员工进行“一人一档”健康状况登记,内容包括员工籍贯、前14天本人外出情况、与确诊病人接触情况等流行病学史,每天进行3次体温测量记录,形成员工健康档案。强化员工通行保障。交通管制期间,企业获准复工后,及时通过钉钉、微信、短信等方式,及时将获准的企业复工审批表以及“一人一档”健康状况登记表反馈给返岗员工,返岗员工到交通卡口,凭身份证与“返永通”系统进行比对,或出具其他验证码等有效证明,各交通卡口经核准后予以正常通行。

  实施员工“三色”管理。各乡镇(街道)根据企业拟返岗员工清单和员工健康档案,对企业员工实行“三色管理”。

  红色人员:

  疫情严重地区人员原则上进行劝返、不得返温;若必须来温,一律严格实行集中隔离14天,费用由企业自负。

  黄色人员:

  对来自中、低风险区域的员工,结合员工健康档案,返工前了解健康状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无过去14天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以及排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情况。黄色人员,原则上由企业负责实施居家隔离14天;但企业员工健康档案齐全、每日体温测量正常等,可适当减少居家隔离天数,但隔离天数不少于7天。

  绿色人员:

  对于本地员工和外地未离温员工,无过去14天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以及排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情况,严格实行居家隔离措施的,可免除返岗前隔离措施。

  支持企业包车接工。对市外员工返永来源地相对集中、具备包车条件的,鼓励采用包车运输。包车流程要规范,由属地乡镇(街道)进行预登记,颁发车辆通行证明。包车返回员工等车前、抵达后均需统一测量体温,体温异常者不得上(下)车。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