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大若岩动态   ->  正文
黄山红军村:传承革命薪火 弘扬红色精神

发布时间:2019-12-23 22:10:00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80多年前,大若岩镇大元下村黄山自然村只有28户人家,其中26户人家的主要人员参加了红军,共34人。当年,该村是永嘉参加红军最多的一个村庄,名副其实的红军村。如今,红军村老革命人已经不在,但红色精神却一直引领着现代的人们。

  80多年前,大若岩镇大元下村黄山自然村只有28户人家,其中26户人家的主要人员参加了红军,共34人。当年,该村是永嘉参加红军最多的一个村庄,名副其实的红军村。如今,红军村老革命人已经不在,但红色精神却一直引领着现代的人们。

  初访“红军村”

  红色村庄黄山村,紧靠大若岩石门台景区,奇山碧水,风景秀美。

  通往黄山村的公路正在修建,在大若岩镇干部、村民的建议下,记者一行穿过石门台景区,转向一条崎岖的老路上山。村民潘久信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都是从这条通村路外出,当年老红军也正是从此路参加革命斗争。”

  在过去,黄山村山高田少,土地贫瘠,村民生活贫穷。但从黄山翻越大源山坳,便是五涑鸟 龙溪。当年胡公冕在龙溪宣传革命时,该村青年曾受过教育,胡公冕也曾到过此,传播革命种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立时,该村仅28户人家就有34人参加红军,全村没有一个反对,黄山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红军村。

  在黄山红军村的影响和带领下,隔壁将山(今名双岙)村、外岙村也跟着组织红军。紧接着大元下的陈岩富、陈岩仁等20多人,大若坑(今水云)的陈时党、陈时忠等也相继参加红军。大若坑底各村参加红军人数包括黄山村在内,共78人。他们以火枪为主要武器,以及大刀、棍棒等,称为黄山火枪队。从此,黄山村和五涑鸟 在武装斗争中互相照应,往来频繁,黄山也成了五涑鸟 革命根据地的后方。

  村内遗迹难寻

  徒步20分钟,在黄山自然村记者见到了82岁的红军家属韩连勋。满头银发,身体康健的韩连勋虽未亲历红军革命历史,但对老一辈的故事耳熟能详,始终牢记心中。

  韩连勋的父亲曾是一名红军战士,自制了一把“尖刀棒”参加革命、对抗民团。这把简易的武器被家里的儿孙后辈珍藏起来,保留至今。

  “那时候红十三军被分为三大队,大源片的为枪支大队、小源片的为火枪大队、自发组织的则是自制的尖刀棒队。”韩连勋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有34人参加红军,曾到缙云、青田一带作战,为革命立下不少功勋,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在韩连勋的回忆下,他生动地还原了一个险象迭生、激荡人心的1930。在那年,一批民团与地痞,突然窜上黄山村,黄山红军与革命群众没有防备,只好向山上疏散,隐蔽到树林中。韩阿掌被抓,敌人将他拖去,搁在一个石头墩上,砍下了头,然后用草藤串起来,挂在韩阿掌的叔父韩朝友的脖子上游乡示众。尔后,又将人头悬挂在黄潭口路边的乌桕树上示众。后来,敌人又放火烧了红军李增喜等人的房子32间。

  如今,在黄山村已找不到革命留下的遗迹,唯有一处被民团攻打时“放”掉的房屋遗址,并且找到了该户人家的后代。

  黄山村105岁的汤老太太,是当年红军革命时的见证人。因采访当日她不在村中,未能见到。汤老太太的侄辈陈程宣则向记者描述了从上辈人听来的事迹:“我大伯是正式背枪的,他的几个兄弟和我爷爷都是红军。民国十九年,敌军发现村里有红军,将我爷爷所在的老屋放火烧掉了,当时爷爷正好在山头看见这一幕,便将自己藏匿起来才逃过一劫。”而后,记者得知陈程宣所指的爷爷老屋如今也早已坍塌,只留下地基。

  红色细胞传承

  1930年后,参与红军的村民被迫背井离乡,有些人从此音讯全无,也有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返回家乡。在黄山自然村所属的大元下行政村里,村两委干部打造了一条红色长廊,详细地记载着当地村民参与革命斗争的历史。

  驻村干部李立凡表示,在当地,村里一方面通过展板、展馆等形式对红军精神进行普及,希望更多人能牢记革命先辈历史。另一方面,村里的人们也在继承红军奉献奋斗精神,62名党员每个月定期开展党员活动,带领村民进行环境清理、整治等。村内居家养老中心也免费为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理发、义诊等服务。

  当前,大元下村在陶公洞景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修建石门台景区、打造野鸽公园,并发动村民开办了十余间精品民宿。下一步,大元下村将充分挖掘利用历史元素,探索一条“红绿融合”的发展路径。

  李立凡称,村内希望通过跟旅投或者旅行社的合作,建设纪念馆,打造成红色旅游产业的基地。同时,依托旅行社进行长期合作,开拓红色的旅游线路与绿色旅游线路结合,更好地吸引游客。

(作者:胡艺罗 胡安育 谷周乐)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