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界坑乡   ->  正文
界坑乡新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29 00:31:11 编辑:周艺 字体:

  一、背景介绍

  界坑乡位于小楠溪上游,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北接溪下乡,南联巽宅镇西岙社区,西界缙云县、仙居县,东邻碧莲镇应坑社区。2016年5月,按照县委县政府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统一部署,界坑乡重新设乡。

  (一)各村布点散,规模小

  界坑乡各村布点分散,距离较远。重新成立的界坑乡下辖11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73户,总人口10302人,乡内常住1417户,约4300人。其中1000人以上村3个,占比为27.3%;600人至1000人村6个,占比为54.4%;600人以下村2个,占比为27.3%。同时,有卫生院1所,学校(涵盖初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1所、农商银行分理处1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辖的一些村由于规模偏小,存在资源配置较难、管理成本过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二)各村集体经济偏弱

  界坑乡地处偏远山区,辖区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偏慢。各村均无村级集体企业,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山场、水利、风景、旅游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几乎没有开发。各村集体收入以公益林封山育林费为主,村级集体收入较少。

  二、基本情况

  (一)村规模优化调整工作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乡于2019年3月21日至4月12日,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妥、有序和谐地开展村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村规模优化调整方案。所涉及村召开村务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方式,对村规模优化调整方案、资产处置方案以及合并后的新村名称、新村办公地址等具体问题认真细致地进行酝酿、讨论,形成共识,其中两个方案的平均赞成率均为100%。最后按照法定程序由所涉各村村民会议表决通过了各村《村规模优化调整方案》。经调整,我乡共减少2个村,减幅为18.18%。

  (二)具体调整方案

  1、撤销界鸟村、界坑村,合并建立新的“界坑村”,区域面积约4.34平方公里,户籍户数397户,户籍人口1226人,新村办公地址设在界坑村。

  2、撤销坑口村、兴发村,合并建立新的“兴发村”,区域面积约16.42平方公里,户籍户数441户,户籍人口1460人,新村办公地址设在兴发村。

  三、主要成效

  (一)拓展了村居发展空间

  原来的界坑乡存在村居土地和人口规模小、布局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交通不便,村级道路、供电、供水、电讯等设施落后,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村居规模调整后,拓展了新村发展空间,界坑村、兴发村分别整合山林、土地等资源,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使得村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利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村合并后有利于统筹规划,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例如,原坑口村因常住人口不足而无法建造文化礼堂,现与兴发村合并后,今年申报建设坑口文化礼堂,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方便了群众事项办理

  我乡根据行政村调整后的规模大小、空间布局,采取比较优势原则,引导村民按照人口最集中、交通相对便利、公共设施相对完善、地理位置居中的顺序确定了原界坑村、原兴发村为新村办公楼选址。通过合理规划,打破原村现有分散、自然、低档的建设格局,新村的成立,促进人口向中心村流动,有利于人口集聚,方便群众事项办理和生产生活。

  (三)强化了基层组织力量

  村规模优化调整有利于村干部优化配置,界坑乡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渡期,科学合理地选优配强新村班子,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一是界坑村、兴发村新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兼任新村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兼任率达100%;二是因界坑乡全乡村干部中35岁以下的仅占8.3%,初中及以下文凭的仅占8.3%,村干部队伍普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班子结构不优,缺乏带富能力,故村规模优化调整后,各新村配备2名35岁以下且为大专学历以上的年轻干部,成为新村融合发展中心的一员,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

  (一)账目管理各自为政

  合并前,由于各村的发展程度不同,集体资产的规模差异较大。界坑、兴发新村成立后,村集体资产处置方式均采取协商并社融合,村干部担心现有利益受损,资金、资源大多都掌握在原村,账目管理各自为政,村级资产融合困难,新村干部作用难以发挥,村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难以开展。

  (二)工作协商未成规范

  因原村干部居住分散,“碰头”商量事情难度较大,且各村之间对村级日常事务、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等事项不甚了解,原村也并未积极主动向新村班子汇报相关情况,新村干部之间缺乏共事沟通,存在交流不通畅现象;少数村干部缺乏新村“一盘棋”的概念,在村务议事中过多地考虑原村的利益,班子意见难以统一,导致新村管理协商工作不够规范。

  (三)村民对新村概念不强

  村规模优化调整后,突如其来的村落组合打破了村民的固有生活边界,迫使村民多年建立的社会网络发生变化,部分村民仍认为村规模优化调整只是村名等形式的变化。行政村建制虽然改变,但部分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乃至地缘认同并未随之改变,加上长期受地域、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村民自身并无成为新村村民的感觉。例如,兴发新村由原来的坑口村和兴发村合并在一起,户籍人口达1460,较原坑口村增加了2.93倍,且原坑口村最远自然村距新村距离达10公里,再加上长期受地域、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村民缺乏对新村的归属感、认同感。

  (四)个别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下降

  新村合并后,村居组织减少,原有村两委成员岗位调整,村干部分流,部分干部在思想上存在顾虑和抵触情绪,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与此同时,界坑、兴发新村的主职干部,短时间内难以熟悉合并进来的原界鸟村和原坑口村的具体情况,个别新村干部在运行之初都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现象,缺乏热情,甚至有迷茫的思想,对工作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五、建议措施

  (一)推动形成一体化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工作谋划,加强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的沟通对接,掌握各村基本情况和村民意见,根据地理位置、资源要素、产业形态、交通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科学制定“一村一策”,确保行政村村居规模调整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村居规模调整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继续享受原有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在短期内原各村与省市县三级政府有关单位及社会团体、企业帮扶结对关系保持不变。同时,乡党委、政府及时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新村发放共28万元的融合补助资金,加大对村居规模调整后的新村帮扶力度,使新村群众得到实惠,为加速新村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快提升村民新村认同感

  打破思想束缚,提升村民认同感。一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统一思想认识,以并人、并村、并心的“三并”目标为引领,通过广播、LED显示屏、电视、网站和“界坑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各类传媒平台,广泛宣传村居规模调整的优势和作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村民逐渐意识到“我现在是新村的一份子”。二是跟进思想工作,入户开展宣传,关注村民的所思所想,引导新村村民正确处理个人与整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对新村工作的支持。三是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村级核心作用,通过召开村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级民主恳谈会等形式来统一村民建设美好新村的思想认识,设立群众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民意,合理调整新村规划,加快提升村民对新村的认同感,形成齐心协力推动新村发展的局面。

  (三)引导新村班子树立“一盘棋”的工作概念

  强化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做好调整村村级班子的教育引导和监督,提高村级班子战斗力。一是注重并村后退下来的离职干部的思想引导,聘请他们在新村调解委员会等村级社会组织中发挥余热,提升新村干部工作“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提高村级班子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二是加强精神激励,对工作负责、业绩显著的村干部,进行宣传和表彰,并辅以物质奖励,加强对村干部年底工资奖金的考核,拉开差距,进而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三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村级换届选举,乡党委在严格程序的基础上,把好选举关,把群众信任的、有能力、敢担当、公正干事的干部推选到村级组织岗位上,共同绘制新村发展新蓝图。

  (四)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以村居撤并的“减法”换取加快乡村振兴的“乘法”。原兴发、坑口、界鸟等6个村打造六村联合物业项目,计划购买沿江地区商铺店面用于出租,引导经济薄弱村抱团出资购置物业经济项目,预计每村每年可收益租金2万元以上;界坑村申报3A村庄景区,流转后半山农田70亩开发“向日葵田园观光”基地,打造界坑村美丽的“后花园”,助力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兴发新村借助坑口古村的游客资源,引进保种田鱼技术,以旅带农,做好农旅融合,并将坑口下龙自然村自晒自制的番薯枣进行包装和品牌打造,提升当地农产品知名度,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兴发新村将利用永嘉县第二高峰高山寨尖和“楠溪江天池”大鸽鸟水库等资源优势,与坑口古村风貌相结合,打造古村山水经济带,使新村焕发生机,实现“合村”为“合心”。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