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九旬老党员坚持办黑板报 化身红色宣传员

发布时间:2019-10-10 00:12:03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91,66,87——这样一组看似普通的数字,对于老党员李学社而言,却有着特别的意义。第一个数字是他的年龄,第二个数字代表着他的党龄,最后的数字则意味着他开始出黑板报的年龄。

  91,66,87——这样一组看似普通的数字,对于老党员李学社而言,却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一个数字是他的年龄,第二个数字代表着他的党龄,最后的数字则意味着他开始出黑板报的年龄。

  鲐背之年出黑板报庆国庆

  “李老师这字真不错。”

  “这花功夫可写不出来。”

  “李老师这期黑板报宣传的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大家口中的“李老师”名叫李学社,今年91岁,是一名中共党员,已有66年党龄。从4年前开始,李学社已累计办30期黑板报。近日,记者走进县城环山路52弄16号大院,看到李学社老人正在往黑板上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不时将笔记本拿到太阳下看几眼,又回到房间里,在黑板上写上一个个苍劲有力的粉笔字:这样一个精神矍铄、步履稳健的人,令人很难相信他已是一个鲐背之年的老者。

  黑板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等字样十分醒目,这是李学社在国庆期间出的一期黑板报,内容是老人从报纸上摘抄的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0月2日,他一拿到《温州日报》,马上边阅读边划重点。阅读完成后,开始在笔记本上摘抄,这是底稿。

  一叠学习笔记,记录了办黑板报的点点滴滴

  在李学社的家里,报纸、书籍随处可见:有党的政策宣传,有报刊新闻,也有卫生保健常识等。在他家不大的房间内,堆满了各种报纸和书籍,桌子上摆放的一叠厚厚的学习笔记,记录了老人几年来创办黑板报的点点滴滴。“你们看,这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时,温州日报人物专栏刊登的《人民英模》,这是李大钊,这是林祥谦,这是陈延年,夏明翰……几十个人我都做了剪报。”老人指着自己的剪贴本自豪地说道。

  低头在粉笔盒中挑出一支白色粉笔,定了定神,对照手中的底稿,一笔一划抄写起来。李学社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岩头上村的穷人家,是共产党的领导让他翻身得解放,进了城、有了工作。回忆起早年的往事,老人颇感自豪。他从1949年参加工作,1954年入党,做过派出所行政、公安特派员等工作。1982年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又先后在界坑公社、县公安局等部门做过党员档案整理、户籍整理和身份证管理工作。直到家中老伴中风,他才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

  只要天晴,老人都会趁着太阳上山前去地里翻翻土、浇浇水,看上去与普通农村老人没有什么差别——朴素的衣着、卷起的裤脚、老旧的拖鞋。但,这只是他的日常外表,当他与黑板报联系起来时,立刻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制作黑板报与老友分享学习心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为爱看书、读报,李学社一直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着浓厚的兴趣。四年前,偶然从做老师的儿媳妇留下的一块黑板突发灵感,开始一心一意投入到了创办黑板报的乐趣中。

  “每做一期黑板报我都要看很多报纸,特别是每天的新闻。把觉得不错的内容用笔标注出来,如果当天的新闻是党的政策、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黑板报也会立刻写出来,简明扼要。”李学社告诉记者,每次制作黑板报前他都有一个习惯:先将选好的内容抄写在纸上,再拿着纸到黑板前用粉笔对应抄写。从一开始的独自欣赏,到后来每次有了新内容,他的一些老友聚在一起看,大家边看边讨论,说说自己的见解。

  认识李学社的人都非常佩服他,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老人虽然年事已高,视力也不太好,每次出板报平均要花费几天时间。面对别人对他今后是否继续把黑板报办下去的疑问,一直感念党恩的李学社说:“我从一个农村娃到如今,真的很感激我们党,是党给了我一切。虽然我体力不如年轻人,可我还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潘益风 吴南杰)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