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强化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全市“学标杆 抓落实”宣传思想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走进永嘉

发布时间:2019-03-27 23:45:03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3月27日,全市“学标杆抓落实”宣传思想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走进永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率队实地检阅永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

  青山绿水入画卷美丽乡村展新貌

   全市“学标杆抓落实”宣传思想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走进永嘉侧记

  这是一次对永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果的全面检阅,这是一个展示永嘉精神风采的良好机会,这更是一个比干劲、拼成效的竞赛。3月2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率队对我县岩坦镇源头村、屿北村、小舟垟村,红十三社楠溪江供电所4个考察点进行考察。探讨交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涌现的新亮点、好思路。

  古村换新颜焕发新活力

  “一年多前,源头村还是一个鸡鸭乱跑、经济萎靡的‘落后村’,如今游客盈门,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上午9点,在源头村村民中心,村委会主任陈小静为考察团讲述了村庄的蝶变故事,从鸡鸭乱跑、经济萎靡的“落后村”,到今天全省闻名的“示范村”,乡村振兴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回家开店、创业,盘活了乡村旅游经济。

  作为舴艋舟的始发地,源头村改头换面,注入楠溪文化,吹出阵阵新村风。改变,离不开陈小静带头示范引领的“村风建设”,让村民参与自治,清垃圾、拆违章、造新路,一场乡村文明革命,将源头村被遮掩的“靓丽”揭开,为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随后,考察团还走进村文化礼堂,观看由村民们献上的一台草根“村晚”。三句半、鼓词、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赢得了阵阵掌声。陈小静当主持,村支书也上台表演。演出最后,全体村民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现场十分激动人心。考察团成员郑林彬感慨道:“参观了源头村,印象最深的就是干净、漂亮,还有就是这里的家风也特别好,回去后把这边好的一些做法、经验带回去。”

  在屿北村,胡剑谨一行边走边看。屿北村拥有“中国景观村落”、“全国最美古村落”等金名片,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隐居的地方。为了使传统古村重获新生,2014年,永嘉县与上海世贸控股集团签订整村开发协议,通过“整村置换”,启动了“屿北古村落文化旅游区项目”,对这片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的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打造了一个古村复活的样板村。

  这是古村新生的点睛一笔。这次考察组重点看了两个点,一是状元馆,二是农村改革馆。如果说状元馆是延续了屿北村诗书传家的文脉,那农村改革馆就是承载了永嘉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精神。

  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在小舟垟村,考察团重点考察了生态墓的改造工作。去年以来,小舟垟村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实施“互联网+生态化改造”的公墓革命,推动乡风文明,以“草坪+二维码鹅卵石”的形式改造了全村140座私坟,将“坟山”变“公园”,打造“归根园”,摸索出了一条殡改“1.0”到“3.0”版的升级之路。考察团成员林森森表示,小舟垟村的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做得非常好,把墓地改造成公园,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引领了乡村文明新风尚。

  考察团的最后一站,走进了“红十三爱心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红十三爱心社”是由国网永嘉县供电公司员工成立的在楠溪江中上游开展志愿服务的基地。基地内设置红色文化展示厅、文明大讲堂、乡村书吧等场所,通过扫码点单、基地体验、结对共建等文明实践形式为周边单位、村民、游客提供爱心服务,传播文明新风。这里是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一个缩影。

  在“红十三爱心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一张“文明实践网格化服务地图”引人关注。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基地总负责人为全国劳模、“红十三爱心社”负责人邵若珍,建立了四支服务小分队,服务范围涵盖岩头、枫林、鹤盛、云岭四个乡镇,服务对象包括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人群。国网永嘉县供电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以9个基层供电所加1个供电服务站为基础,覆盖整个永嘉的“网格化”体系,利用这些优势,让电送到哪里,爱心就传递到哪里。

  自1997年全海娥资助辍学女孩开始,从“单枪匹马”到2000年发展成13名女员工的爱心小团队,坚持开展爱心助学、扶贫救困、义工服务等公益活动。为弘扬电力员工这种真善美,在国网永嘉县供电公司的支持下,2017,“红十三爱心社”正式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如今“红十三爱心社”已发展到800多人。

(作者:谷亨飞 陈胜豪)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