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谁来解决孩子的午餐?

发布时间:2019-02-26 21:40:06 编辑:周艺 字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对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的中小学生而言,吃饭是大事。尤其是中午的一顿饭,成了很多家庭头疼的问题。每天回家吃,很多上班族家长会顾不上;选择午托小饭桌,饮食条件难保障;在校吃食堂,现状是部分学校没有食堂或者容纳能力有限。近年来,县两会上,中小学生的午餐问题成为很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热点。症结在哪儿,出路又在哪?

  市民声音:孩子的午餐戳中无数爸妈痛点

  很长一段时间,家住上塘的戴女士都在为四年级儿子的午饭问题而纠结。

  学校里没有食堂,她在瓯北上班,丈夫单位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的午饭,孩子二年级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将其送到了学校附近的托班吃“小饭桌”。托班能提供午饭,还能辅导孩子学习写作业,但戴女士对此也是一肚子“苦水”。在她看来,让孩子在托班吃饭实在是无奈之举,一学期1500多元的伙食费和2000元的辅导费不是问题,主要是营养问题让她担心。“基本上荤菜就是油炸鸡腿、鸡翅什么的,没什么营养价值,家常的素菜就是那几样,几乎每周重复好几次,孩子吃了几年都腻了。”每次回家,听儿子抱怨菜品过于单一,戴女士都痛在心里,却无能为力。“我也很想为孩子做一顿午饭,但工作太忙实在顾不上。”在她看来,晚上为孩子烧他最爱吃的菜,算是最大的“补偿”。据她介绍,单位的年轻家长中,就有4家把孩子送到托班吃午饭,还有的孩子中午和晚上都得在那里吃饭、写作业。托班属于私人经营,孩子连午休的床都没有,条件相对简陋。

  几乎每个学校周边,都会有一些卖油炸、肉夹馍、鸡蛋饼、米线等小吃店,每到中午,身着校服的学生们成了这些小吃摊的主顾。“学校里面没有食堂,中午吃饭时间是可以随便出入的,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回家吃饭。在外面吃的话,附近有几家饭店,卫生看起来也不错,差不多十多元上下的标准。”小林吃午餐的地方在环城北路学校附近的快餐店,中午点的是牛肉汉堡和奶茶。

  采访中,家住桥下的周同学表示,初中学校虽然有食堂,但她一学期大概只在食堂中吃10来次,都是陪朋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食堂中菜品重油、种类少不合她胃口,而且价格也并不比外面便宜,有一次还吃出了头发丝。

  部门回应:自行供餐、完善社会配餐正在推进

  我县有普通小学64所,在校学生6.7万人;初中39所,在校学生3.2万人;普职高11所,在校学生2.16万人。记者从县市监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全方位、全环节、全流程”的立体监管,自2016年我县开展学校“阳光食堂”工程建设。三年来,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结合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将81所100名以上学生的中小学全部纳入在线智慧监管。但是,仍有部分学校限于各方面原因,让学生在校吃午餐成为问题。如瓯北中心小学、瓯北五小、上塘城北小学、城西小学、永外实小(少艺校)等学校。

  供餐能力不足,是我县目前中小学校难以满足学生就餐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有关问题,县教育局一直在探索通过加强学校自行供餐、完善社会配餐等多种方式来解决校内供餐问题。去年,县实验小学克服重重困难,对食堂进行重新装修,于9月正式开张,对学校师生开放。学校食堂共三层,总建筑面积达900多平米,可以容纳500人同时用餐。同时,部分爱心企业家发起“爱心免费午餐”活动,比如金溪中学的同学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3位家爱心企业家捐助30万元,帮助144名学生吃上了可口的免费午餐。

  “暂时不能实现学校自行供餐的学校,我们打算借鉴浙江省其它县市区成功经验,由配餐企业集中配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午餐,但进展比较缓慢。”县教育局学生中心李杰说,我县校网比较分散、家庭负担、学校场地等原因让统一配送午餐受阻。

  去年,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2018年永嘉县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色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在全县学校食堂推行餐饮服务色标管理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我县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师生饮食放心安全,推动我县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代表委员声音:

  多方共同“发力” 解决学生午餐

  县人大代表徐丽娟:建议改善学校学生食堂硬件设施及经营模式,加大对学校周边餐饮经营场所的整治力度,多方面共同“发力”,确保学生食品安全。学生在学校里吃午餐,可以吃得安心,营养搭配也比较合理,如果在周边吃,周边的食品安全绝对是无法保证的,而且出去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同时,在学校里吃午餐学生也节省了很多中午来回的时间。希望政府重视,从财政方面给予支持,教育局作为主管单位,要全力推进中小学午餐工程的推行,早日解决这一民生问题,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午餐烦恼。如果暂时不能在学校吃午餐,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范和引导措施来保障学生食品安全问题。

  县政协委员戴秀娥:午餐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营养问题,也是一个交通、安全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由家长接送就餐,加重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家庭负担。目前校内食堂不能满足学生就餐需求的学校,应根据学校场地情况进行食堂改扩建,将食堂扩容到能够满足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的规模。暂时不能实现学校自行供餐的学校,可借鉴温州市区和其它县区成功经验,统一配送“放心学生餐”,由学生监护人依据自愿原则,委托学校采取由配餐企业集中配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午餐,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局制定社会配餐标准,保证饭菜质量。

(作者:潘益风/文 吴南杰/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