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近年来虽然大力发展交通,但私家车的增长速度远超道路交通的发展速度,县城上塘各学校周边路口的通行情况日益严峻,尤其是早晚高峰期的拥堵,更是让深陷车流的人们“闹心”。那么,县城上塘目前早晚高峰期车辆通行情况如何?学校周边通行是否顺畅?有关部门又是否做过努力?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调查。
现状调查:
路口排队时有发生学校周边尤为严重
上午7点20分,记者来到县公安大楼外的沙门路。从公安局起一直到县电业大楼,这段路程共3个路口、2个固定式红绿灯、1个移动式红绿灯,是县城的出入口之一。记者看到,在公安大楼前已经有一位交警站岗执勤,而在不远处的沙门路与桥翔路交汇口有两位交警站岗。
记者在这段路程观察了10分钟,发现车流量非常大,特别是县城开出和瓯北方向开入的车辆最多。而最为拥堵的路口是沙门路与桥翔路交汇口,这个路口设置了移动式红绿灯,但由于车辆过多,交警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指挥为主,红绿灯显示为辅。虽然车辆排队情况时有发生,但整体通行并未受到影响,比较顺畅。一位正在排队等红灯的驾驶员徐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黄屿,工作地点在县城,每天往返都要经过这里,每次经过都会缓行一段时间,迟到都快成家常便饭了。
随后记者来到环城西路和永建路交汇口,这里的通行情况与公安大楼类似,但由于路口相对大一些,因此通行情况更为顺畅,交警部门也安排了人手疏导交通。但在不远处的越江路和永建路交汇口情况却较为严峻,这里往东经越江大桥通往李浦村方向,往西是外国语实验小学,其余方向分别通向环城路口和桥翔路,无论哪个方向,都是车辆通行较多的地点。
恰逢学生上学时间,记者在县外国语实验小学外看到,这里路口众多,多个方向都有大量送学生上学的家长汇聚,而大部分都开着私家车,在时不时停车的情况下,拥堵排队不停发生。就在记者观察时,一旁的路口发生了一起小事故,虽然双方并无大碍,但由于驾驶员未开启双闪灯,因此后方不知情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这让本就缓行的路段更加拥堵。送孩子上学的陈女士说:“每天最怕的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每次都要堵很长时间。学校周边道路其实已经很大了,但是接送孩子们的车辆太多,如果晴天还好,有些家长会选择步行接送孩子,但是最近一直下雨,为了不让孩子被淋湿,大家都选择开车送孩子上学。”
之后,记者在晚高峰时间又走访了县城其他中小学、码道西街和永兴路交汇口、环城北路沿线、环城西路沿线,发现大部分路段通行速度虽然不快,但基本都能慢慢通过,而通行情况最为严峻的为城西小学、城北小学等学校周边,一旦行经学校周边,必然会花费大量时间。
部门回应:
高峰期提前安排人手执勤市民自身需提高交通意识
如果能够解决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那么整个县城的交通通行情况将会通畅起来,记者为此采访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塘中队和县教育局。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塘中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高峰时间一般是7点25分至7点45分,晚高峰为17点25分至18点40分,执勤人员每次都会提早半小时左右来到路口。而在学校附近则另外加派了人手,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点,交警必须有两个人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提前拦停并示意过往车辆减速避让学生,劝阻送学生的家长将车辆停放在规定的地方,对妨碍交通的周边车辆以及摊贩进行及时劝离,确保学校门前交通井然有序,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虽然交警方面安排了大量人手,但是交警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一味地靠交警部门的力量去管理是不够的,市民本身也需要提高交通意识。我国现在在大力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私家车。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学生和“上班族”们同时出行,这让学校周边和各大路口通行压力非常大。“赶去上班的市民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家长们则尽量不要选择使用机动车接送孩子。”
教育局副局长钱建山说,学校周边的交通问题的确是一大难题,交通部门为此做过非常多的努力,而教育部门也多次要求各学校要在上下学时间组织校内人手协助交警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委员声音:
实行学生错时上下学缓解交通拥堵
县政协委员金孙策:这个问题我注意到很久了,学生上下学时间造成的交通压力每个地方都存在,这涉及到城市的道路网建设和校园建设,在较为繁荣的城区这个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家长接送孩子,是对孩子人身安全的保障,按照国外的一些经验来说,发展校车是不错的选择,但基于目前的国情和发展情况来说,发展校车存在不少困难,例如校车的质量如何规范?我县学生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怎样规划路线?驾驶员的资质怎么界定?是学校自己投入资金购买校车还是委托运输公司?我国出台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非常高,毕竟学生们是祖国的希望,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我今年在两会上有个提案,希望教育部门能灵活调配学生上下学的时间,将各个学校的时间错开,拉长时间段。学校方面则可以在实施错时上下学时,在学校里安排一些集体活动,这样一来既能缓解学校周边交通压力,也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而让整个县城的交通更加顺畅。
加快建设学校周边停车设施
县政协委员赵温津:
当前在交通拥堵所产生根源类型中,涉及学校交通方面最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学校、幼儿园上下学、放假返校和家长接送学生时段,而由于学校周边缺乏停车设施,大量的家长、学生所产生的交通流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为此我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快建设学校周边停车设施的建议》,建议县政府落实相关部门牵头负责,教育局、交警队和街道参与,对各学校、幼儿园进行排查,了解周边停车状况和有无可利用建设停车场的地块。利用学校、幼儿园附近小区和单位停车场临时停车,由教育主管部门或交警部门进行沟通,签订临时停车协议。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拆后空间或未开发建设闲置地块,与业主单位进行协商,建设临时停车场,为学校、家长或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