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儿的哭声中匆匆地寻找隐蔽的角落,用大衣遮挡或者让家人打掩护,抱着孩子躲到充满异味的卫生间……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的缺失,让诸多“新生母亲”在各个公共区域遭遇尴尬的问题,近年来,我县先后建成了25个空间独立的母婴设施服务点,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的母亲们提供了便利。
但我县母婴室依然存在数量少、设施并不完善、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把很多家庭的哺乳空间缩小在了家里,从客观上限制了母乳喂养。
市民声音:哺乳妈妈盼关注母婴室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共场所有专门的吸烟室,有些城市的大型商场、超市甚至会配备专门的‘老公寄存处’,而这些空间的设置多是为了方便男性。女性对公共空间有其特殊的需求,也应该有足够的相适应的资源配备,才能体现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的性别平等。”32岁的陈潇大学一直在杭州,毕业后回到永嘉结婚生子,做了母亲之后,她对这一尴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每次带孩子出行都很焦虑。
除公共场合的母婴室设施不完善外,更让妈妈们头痛的是如何在工作时间完成挤奶任务。不少职场妈妈上班时带上保温袋、冰袋、奶瓶等装备,奶胀时挤出来,下班后再把母乳背回家喂宝宝,这类妈妈被称为“背奶妈妈”。但并不是每个单位都有专门用于挤奶的私密场所,她们只能在自己办公室隔间“小心翼翼地挤奶”,但也经常会遭受干扰。作为曾经的“背奶妈妈”,柳女士希望车站、旅游景点、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及女员工数量较多的用人单位能有一间这样的爱心母婴室:在布帘隔成的私密空间里,配备有沙发、插座、冰箱、微波炉、饮水机。
部门措施:母婴室建设任重而道远
在县妇幼保健院2楼219室的母婴室,宝妈陈女士刚为襁褓中的孩子换好尿布湿,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是一位全职妈妈,平时经常需要带着孩子外出,年仅6个月的孩子经常需要哺乳或者换尿。“在这样一个下雨的冷天,能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所让人感受到了一份隐私和尊严。”陈女士表示,与以前相比,她已经明显感到身边的母婴室多了起来,而且越是新建的母婴室功能越完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全面二孩生育政策配套服务的精神要求,2017年,县卫计局、宣传部、发展改革局、人社局、交通局等13家单位联合发文,要求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米或日人流量超过1万人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按照“谁管理,谁建设”的原则建设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全面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两年来,我县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旅游景点、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及女员工数量较多的用人单位,先后建设了25个设施齐全、空间独立的母婴设施服务点。内设有婴儿护理台、婴儿床、哺乳椅、空调、冰箱等设施,妈妈们可以在私密的空间里给孩子喂奶、换尿布。“为更好地推动我县母婴设施建设工作进展,预计在2019年,我们还将建设不少于5间母婴室。并对已建成的母婴室进行升级,提升和完善母婴室服务管理水平,确保为母亲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未来我们母婴室建设的重点。”县卫健局计划生育指导科科长章建妙说。
据了解,目前我县已建的25家母婴室已上传至“母子健康手册”APP,宝妈只需登录APP,在“服务机构”一栏里找到母婴室,就能查找附近有哪些母婴室,还能通过导航前往。
代表委员声音>>>
不能停留于“有没有” 更应该追求“好不好”
县人大代表周丽娟:周丽娟一直关注着母婴室建设的问题,在本次两会上,她准备了关于加强母婴室建设的建议。她说:母婴室作为一个开放、流动、共享的公共空间,建设不能停留于“有没有”,更应该追求“好不好”。针对目前母婴室大部分都设在乡镇(街道)卫生院内,实用性不高,也无法满足需求。她建议母婴室建设应充分考虑到现实需求,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不可过度建设,也要防止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在人流量密集的车站、商场、广场、公园及旅游景点等地要合理新增相应数量的母婴室。结合“厕所革命”,对现有的部分公共卫生间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增设母婴室。坚持监管并重,由主管单位不定期检查母婴室设施的情况,对不合格的单位责令整改。管理主体单位要加强对母婴室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设施齐全。
县政协委员杨丽和:永嘉县目前拥有母婴室25间,这对于90多万的人口基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从其公布的分布区域来看,大多建在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场所,分布也不尽合理。公园、商场、车站、广场、超市、早教中心等,这些母亲和孩子最常出现的地方,母亲必须带着婴儿出行,势必会碰到如何喂奶的困扰。
应设置明显的母婴室专门指示牌,让公众知道母婴室的存在,防止母婴室的存在成为摆设。每一个母婴室的门上都有“母婴室”门牌。母婴室应有热水供应,妈妈们不用担心娃娃没饭吃。哺乳区要有布帘遮挡,还要有便于放置哺乳有关用品的桌子、电源插座、垃圾桶、宣传海报、母乳喂养杂志、纸巾、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以及提供洗手液的洗手台、饮用水、恒温空调、冰箱或冰柜。另外,可探索将母婴室交由公益机构管理,引进有经验的妈妈志愿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