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乌牛动态   ->  正文
10多年前,浙江省第一条“康庄大道”在乌牛街道十八垄村建成,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路改变一个村庄“命运”

发布时间:2019-01-28 22:18:04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一条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在我县,乌牛街道十八垄村就是这样的典型,浙江省第一条“康庄大道”就在这里建成,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在我县,乌牛街道十八垄村就是这样的典型,浙江省第一条“康庄大道”就在这里建成,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通畅,才有发展希望

  “自从通了康庄路,村民下山只需要20分钟,民房建材能上山、海鲜卖到村口、家门前能停车。”近日,记者来到该村,村民叶菜媚笑着说,现在上山下山很方便。

  十八垅村通车公路始于乌牛街道东岙村,终于十八垄村委会,全长6.5公里,90%为盘山公路,沿线涉及10个行政村,有近5000人口。

  说起村庄建设发展的变化,村民们感受最深的是道路交通改善带来的一次次出行变迁。

  道路通畅,才有发展希望。十多年前,浙江省第一条“康庄大道”在这里建成。一条公路盘山而上,尽头藏隐于深山。2003年,这段长约6.5公里路开工建设,不仅宣告十八垄村民“出行难,行于山”的历史画上句号,也为村民带来了致富路。

  十八垄村是乌牛街道的一个北部山区,有村民1000多人。近年来,与许多村庄一样,这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谋生,留守村里的都是老年人。村里没有工业企业,靠山吃山,村民以农业种植为主。

  既然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民就把自己村庄的自然优势利用起来,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现在十八垄村姜黄和茶叶种植渐为人所知。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

  村民叶万清就是村里的姜黄种植户,他告诉记者,他在村里种植了1亩多姜黄,一年收成好的话有3、4千元,差一点也有2、3千元。“姜黄生长期只有8个月,成熟后还有较长的采摘期,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出去做一些散工,为家里也增加了一笔收入。”

  姜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可入药,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效,还可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姜黄入药在《唐本草》、《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多种医书中均有记载,是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在药材市场上一直受欢迎。姜黄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多年前,有村民知道这种中药材的生长习性,觉得十八垄村海拔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又有适宜种植姜黄的土壤,便引进试着种植,结果获得成功。渐渐的,其他村民也跟着种植起来。

  十八垄村留守的老人体力较弱,而姜黄的种植比较简单,施点猪粪之类的有机肥即可。现在,十八垄村的路修得很好,农户到田头施肥、姜黄收获时等都可借助板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完成。销售也不成问题,每到姜黄收获季节,就有收购商到村中来收购。

  今年60多岁的钱云峰,种植、买卖姜黄已经有30多年了,钱云峰告诉记者,他自己开了一个加工厂,村民种植的黄姜都由他收购,每年到姜黄开挖的时节,他就会来村里看一看村民种植的姜黄成果,然后再来统一收购。

  钱云峰告诉记者,20多年前村民种植的姜黄都靠人力往山外挑,那时候一个人挑100斤,村庄的道路建好后,一车就可以运好几吨,人工成本节省了不少,据悉,他的公司去年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

  向往未来,引进外力开发

  据该村村党支部书记钱云海介绍,除了姜黄,村中还有一部分人从事茶叶种植;以前村民肩挑2个小时下山兜售几元钱一斤的乌牛早茶青,现在在家门口等着客人上门买,还能卖上120元左右一斤的价格,且供不应求。

  据悉,通过乌牛早茶和姜黄产业的发展,去年,十八垄村的人均收入已超万元,家家都建起了新房子。

  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山路变成了漂亮的水泥路、康庄路。村民叶永武说:"现在用自己的小车从村外运了一些窗户零件回来。不用再雇人扛上来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很多。”

  而在村口的公共场所,村民们正围着一辆大卡车,购买一些卡车上带来的生活用品,村里人无不自豪地说:“现在回家特别方便,尤其是有了乡村巴士后,在家门口都能坐车,就跟城里人的生活一样了。”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回两三天,朝出晚难归。”十八垄村的这种交通旧貌,如今早已一去不复返。“新公路、新农村、新生活”,如今,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十八垄村村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企盼:该村各种山间资源丰富,期待能引进外来力量开发。

(作者:谷亨飞)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