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小学生们开启暑假模式,他们户外活动增多,外出时间增加,再加上脱离学校的监管,家长往往又忙于工作无暇管理,导致交通安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交警部门提醒,各位家长应提前做好安全防范,不论是家长带孩子出门还是小伙伴们外出,都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出行度过假期。
切莫在路边玩耍嬉戏
案例:6月29日,一位小女孩在县图书馆和妈妈走散,幸好小女孩迷路后第一时间向交警求助,在交警的帮助下回忆起了母亲的电话。经了解,母亲和女儿从图书馆借书出来,母亲准备去骑一辆单车,让女儿先走几步,可没想到,女儿以为母亲让她一个人先回家,于是凭着记忆往家里走,结果走了反方向。
交警提醒,时值暑假,小孩外出游玩,时有发生走失现象,家长在监护好孩子的同时,应教会孩子一些必备的常识,如记住家里的电话、住址、父母姓名等基本常识。另外,遇到困难时懂得如何求助于公安机关,如打“110”报警或向附近执勤民警求助等。
相关数据显示,孩子在道路步行、路边玩耍时易发生道路交通伤害事故。这是因为他们的视觉感官未完善发育,不能准确估算出汽车的时速和距离。再加上孩子的个头矮小,汽车在侧方停车或倒车时,后视镜及倒车雷达经常会“视而不见”,从而酿成悲剧。
放假了,孩子外出玩耍的时间增多。对此,家长应让孩子明白,无论游戏多么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同时告诫孩子在道路上行走时,要在人行道内行走或靠道路两侧行走;不要在道路上嬉戏、追逐或长时间逗留;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横过道路时,必须从人行横道和其他行人过街设施通过。
共享单车骑行需注意
案例:7月7日上午,县城环城西路与嘉宁街路口发生一起自行车撞人的交通事故。据附近居民回忆,当时一位十二三岁的男孩骑着共享单车从小巷内拐出,撞到了一对在路边正常行走的中年妇女,吓得男孩不知所措。所幸该男孩只擦破了手臂,后来男孩父母赶到,双方达成和解。
暑假中,许多学生都会趁着假期结伴出门旅游,或者与同学找个地方聚聚,他们大多会选择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车这类比较轻便的交通工具。同时,共享单车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出行的孩子提供便利。中小学生由于社会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不足,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再加上天生好玩爱动,嬉戏打闹无所顾忌,缺乏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意识,随意性较大。马路上时常能看到几个中小学生,三三两两并排或者一车搭载2人以上在道路上骑行,非机动车道上也能见到中小学生骑自行车相互追逐的一幕,这些危险动作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无形之中增加了假期中小学生参与交通时发生事故的危险系数。
交警提醒家长要注意,未满12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在道路上驾驶非机动车,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快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骑自行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观望,伸手示意,这样就可避免因骑自行车突然猛拐转弯来不及减速而发生的碰撞事故。
乘车出行孩子坐哪里
案例:“真的很吓人,幸好车上装了安全座椅。”上周六,家住县城中楠时代花园的潘女士一家人开车出去玩,前面一辆车因为故障突然停车,她老公赶紧踩了一脚刹车,巨大的惯性让4岁的娃娃被吓得哇哇大哭,幸好没有受伤。“当时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潘女士说,希望发生在她身上的事能给家长们提个醒,在暑期出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低龄儿童使用安全座椅。
在暑期带着孩子出行时,有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或者是爸爸开车,妈妈抱着宝宝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交警提醒,如果遇到紧急刹车,手中的儿童也有可能脱手“飞”出去受伤。而且,现在很多汽车都配备有双安全气囊,一旦遇到险情气囊爆开,其巨大的冲击力对儿童矮小的身体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此外,家长不要忘记按下安装在车门内侧的安全插栓,注意不要让孩子随意摇下车窗,将头或手伸出窗外。交警建议,假期里,家长为子女安排课外辅导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对子女社会公共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培养,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不时地对小孩教授一些必备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广大中小学生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期。记者 潘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