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老街老店老艺人——守着竹编制品,打发时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2 22:29:14 作者: 字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竹编用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上塘街仍能找到二三间竹器铺——

  守着竹编制品,打发时光

  懒洋洋的午后,在上塘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慢悠在街头。这一带,虽说远不如过去繁华热闹,却仍旧保持着它的活力。

  73岁的冯爱煊老人坐在自家店铺中,不紧不慢地挑拣着一堆竹枝择成一小束,用来制作扫把。

  提起竹编制品,许多人都不陌生,家里也曾用过纯手工编织的竹椅、竹席、簸箕和斗笠等竹编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竹编用具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上塘街,仍旧能找到这样的二、三间店铺,他们慢悠悠地守着自己的店,陪着自己的竹编品,打发时光。

  竹编器具家家户户都需要

  冯爱煊老人,北城街道岭山村人。1981年来到县城,开设竹编用具店,最早是开在永建路一带,1989年搬至如今上塘街,至今已经近30年了。

  冯爱煊对开店的时间记忆深刻,他调皮地对记者说“正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村的人才能进城,不然开店做生意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他的店面是自己买的,前面用来经营的店铺,后面用来居住,面积很小,容纳四人就显得有些局促。门前店铺四周悬挂着竹篓、簸箕、米筛、箩筐等竹器品,平日里他就坐在矮椅上,佝偻身体,利索地手制扫把,不闻“马路”事。

  冯爱煊家里共有五个兄弟姐妹,编制竹器的手艺是跟着父亲学的。“旧时,人们的生活过的清苦,大多都是做农活过日子。父亲在农闲的时候,开始在家中编制竹器,挑着担,到瓯北、黄田、乌牛一带,贩卖换物品回来。”冯爱煊老人说,“十来岁看着父亲做,自己也渐渐地学会了。”

  那时候,永嘉许多地方盛产毛竹,家家户户编织毛竹,用来做农用的竹器,但手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在那时候,农具竹器品使用率非常高,几乎家家户户都需要。而真正的农用具,许多人仍旧是从编织能手里购置,宽窄均匀,结实致密能用很久。

  做竹编农用具,其实非常费工夫。农村晒谷扫地,离不开扎竹枝扫帚,扫帚取材来自竹丫上的细枝,都要人工摘除。再比如做竹篓、竹席之类的工序,则需要篾青,而破篾则是最复杂、繁琐的一道竹编环节。光这个环节,便根据所作竹器的不同,需进行撕篾、割篾、缠篾等十多道工序。

  冯爱煊老人说,无论是编筛子还是竹筐,一分功夫一分手艺,一分手艺一分价钱。“父亲挑担拿货出去卖,挣的价钱高,当时一把扫帚就能卖到五角钱,而做一天农活的价钱也不过是这样。”

  90年代,四五天能卖出一千担箩筐

  随着时代发展,竹编农用店里不再限于纯手工编织品,而是大部分从外地直接引进。在80、90年代,竹编用具十分受欢迎,而后逐渐衰落。

  “90年代初期,上塘街一带十分热闹,不少上塘周边村落及山区很多村民都会喜欢到这边采买,自然也带动了店里的生意。”

  冯爱煊老人说,“为了做好生意,每年的物资交流,农历三月开始正式农忙的时节。我都会租摊位,从乐清一带进入,买卖竹编用具。4、5天的时间,就能卖出一千担的箩筐。”

  离冯爱煊老人店铺不远处,同样有一家竹编农具铺子,店内陈设用具大同小异。店老板叶孝云时常不在店内,主要是其爱人守着店铺。

  叶孝云是一位地道的竹篾匠,十几岁就开始学做竹篾,如今在地方也是小有名气,竹夹、簸箕、箩筐等农具和生活日用品竹床、菜篮、筛箩、淘米箩等等都会做,还会搭竹棚,更是作为竹篾匠人,其参与制作的稻草人曾在北京展出过。

  90年代初期,叶孝云夫妻在上塘街开了店铺,至今27年。店老板告诉记者,丈夫与一群竹匠一同出去揽活时,她就守在店铺里,卖一些竹器品,一件物品卖出利润不过2、3元钱。“在当时店里部分竹器品是从外地运来,当真正赚钱的还是纯手工的竹编用具。那时候,店里最好卖的是串羊肉的竹签。一个竹筒,用篾刀可出四千串竹签。单单卖竹签,一天能挣到40/50元,生意很红火。”

  直到2004年左右,因为做竹签过多,导致其用篾刀的右边身体经常出现腿脚麻痹情况,难以继续做,另一方面制作竹签的机械出现,竹签不再有优势,故而减量停售。

  如今店里,冯爱煊、叶孝云店铺里许多竹编器都是从乐清等地直接进购过来的,除了扫把是亲手制作的。在上塘街上,街坊邻里也时常照顾竹编品用具店生意。70岁的林老伯就曾光顾过好几次。“他们家的扫帚极好用,特别结实,地扫的也很干净。”林老伯还特意说明,“你看,这家扫把将扫帚草和竹棍捆绑后,还会在里面结实地打入木棍,防止扫帚草散落。”

  因为纯手工制作质量好,有不少回头客,永嘉山区店面、饭店、学校等地都会到他们店里进购不少扫把,有的更是远销到广州等地。冯爱煊老人说,“现在主要还是靠扫把挣一些手工钱,若是一天行情好,能批发出去100来把,一个月500、600把也是常有的。其余的,也是到了农忙的时候,每天才能卖出一两件。”

  守着竹编品,打发时光

  “千学万学勿学做篾,手指头儿皮弄破衣裳勾破,坐在人家的上间角,蚊虫最快活。”这是一首打油诗,吐槽竹编匠工作的艰辛。

  如今的竹编手工艺,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尴尬。“以前这些竹编用品都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所以那时候需要量大,现在时代进步了,竹编品都被塑料、不锈钢或者其他新型材料的东西替代了,所以最终竹编用品会随着时间慢慢被淘汰。”冯爱煊老人,对于竹编手艺的传承,他深有体会,并不认为这就是一件坏事,毕竟,竹编走入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冯爱煊老人说,如今身体不如年轻时,一天扎40/50把扫把,现在只能扎20把左右。

  “虽然再过几年,随着新农村发展,也许竹扫把也将淘汰,但只要有需求,仍会留守。”叶孝云他们也有着相同打算,即使无人继承,他们也还是会坚守店铺。对他们来说,开店不是盈利赚钱,能做几把就做几把,更多的是打发时间,挣点小钱过点小日子。记者 胡艺罗/文 陈胜豪/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