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袋袋”相传,扯不断的情怀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7 17:00:10 作者: 字体: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可天条律令不允许自由相恋。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男耕女织的古老岁月,赋予了土织布神秘的传奇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农闲时间,妇女用棉花纺线,织出各式各样的土织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今,这种传统的手工织布已被现代化的纺织技术替代,基本上很少看到。

  几十道工序,织成“子孙袋”

  “咯嗒咯嗒……”清晨,一阵阵有节奏的机杼声从岩头镇西岸村的一座老宅里传出。窗台旁,一位老奶奶正坐在一台木制织布机前专心地织布。她叫朱丐妹,16岁时就学会了织布。如今虽已70岁,她依然时常在织布机前忙碌着。

  在当地,上了年纪的妇女一直有土织布加工的传统习惯,如今,因为村里有人需要,朱奶奶依旧时常在织布机前忙碌,一条条红蓝线,在她的手下逐渐变成了一块布料。

  “现在织得最多的是布袋,俗称“子孙袋”,一次12只即6担,需要织一个月。以前结婚,“子孙袋”是女方送亲礼中重要角色,女方家会在农闲时织布做布袋,,还会为男方家父母做衣服。这些大都是由新娘亲手做,这体现新娘的贤惠能干有出息,也代表着女方家的态度。布袋中放喜桶、红蛋、花生、爆米花还有给公婆衣物和鞋帽等美好寓意的事物,一起送到男方家。一幅布袋有五只,大袋两只是一担,代表夫妻俩,小袋三只音同“三代”寓意子孙满堂。”朱奶奶一边织布一边介绍。

  做布袋的程序很复杂,记者能记的就有:调纱、经线、克线、牵线、倒线、拉线、筛布、砖机、打带之后才是织布、裁剪和缝制,全部采用纯手工操作。如果不是能够买来现成的纺线,那就要从轧花、弹花开始,更显繁琐。只见朱奶奶用手捻出一段红线,缠在细竹筒上;随后,将双脚转动摇柄,使车翅子转动起来,并通过“车弦”带动着竹筒快速转动;与此同时,右手捏着线来回方移动,将线平整的绕在竹梭上,做纬线使用,这是第一道工序。“接下来是筛布,用金腾篾将经线按顺序一根根分离,使经线按花色各司其位,防止纠缠。所以,需要有很大的耐心,而且顺序丝毫不能马虎,不得有误。再就是牵线,把纺线从锭架上牵引、编整在一起,这道工序决定着所要织的布的长短、宽窄、花色,一般要两个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

  今天,朱奶奶的助手就是年长她三岁的王红英,“把250根经线卷到布床上去,得花大半天时间呢。”接下来就就可以将线全部绕在古老的织布机上,进行织布了。织布过程中,手脚的配合最重要,双手轮流操作,右手投梭,穿过经线,交给左手,右手拉框,拍打一次纬线,这时脚踩踏板一次。朱奶奶坐在织布机前,两只手来回投梭、接梭、打框,让经线和纬线交替交织,古老的织布机发出“咯吱——咣……”的响声,布就一点点织成了……。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而最后的步骤就是裁剪缝制成大小布袋,再缝上蓝白喜带,一条红布袋才算完工。

  过去家家户户可闻机杼声

  朱丐妹用的这台织布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婆婆传给她的,滚轴已换过多次,而她织布的本事是在娘家花坦跟奶奶学的。“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妇女都懂织布,村里人做衣服的布料,以及做针线活所用的绳和线,都是靠织布机织出来的。晚上她们经常几个人在一起纺线、织布、纳鞋底、做衣服等,反正女人没有不干活的,直至忙到深夜,眼皮打架才睡觉,天天如此。因此,农家一年四季都有纺车声,农闲时节更是响个不停。白天妇女和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只有到了夜间,许多人才在昏暗的油灯下或月光下,一直纺到月落星稀的深夜方肯歇息。谁家的大闺女、小媳妇线纺得细、匀、快、多,就会受到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被视为能人。不论儿子结婚还是姑娘出嫁都需要大量土布作嫁妆或者给女方的彩礼,所以再多布都有用处。

  18岁那年,朱丐妹开始为自己嫁妆,布袋、床单、被褥……她把自己对未来的期盼一经一纬全织进了奶奶那台古老织布机里,洁白的棉布一寸寸的增,情窦一日日的长。她知道,一起准备妥当,就该结婚了,那年20岁,她嫁到了西岸村。已经过去整整50年,子女已经长大结婚生子,而当年织的布袋还是不曾退色,依旧红艳。

  历史发展,人类进步,千百年的耕织农活,慢慢地淘汰消亡。最早取代这种粗布的是“的确良”。后来是“涤纶”、“腈纶”、“锦纶”……直到有一天,村里再也没有听到织布声,很多家庭把织布机劈了当柴烧,幸好当时朱丐花的婆婆说:“留下吧,不要劈了。”于是织布机留到了如今。

  无人愿学,技艺面临消失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2000年左右,一度退出人们视野之后的手织布悄然勃兴,受到市场青睐。靛青布、布袋等加工手织布的传统重新回归,“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重现农村。 “现在想要这种手工织的布的人少了。”朱丐妹织布袋比较多,除了本村人,附近乡镇的人如果有需要,也会找她购买,用于女儿出嫁。从前织布是每个妇女必须掌握的技艺,而如今村里还懂得织布的,还在织布的,却只剩下5个人,年纪都与朱丐妹相仿。年轻人嫌织布单调、麻烦,都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即便如此,村里几位懂得织布的老人还在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可能有一天这个技艺会消失吧。”朱丐妹笑着说,但脸上却明显地透露出淡淡的忧伤。除了卖,她还给自己的几个女儿每人做了一套布袋,只是如今她们成婚多年,布袋却依旧在她的衣柜里存在,没能用上。

  而一旁的王红英老人则把主意打到了第三代的身上,她为14位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也做了压箱底的布袋,“不管他们要不要,我都要准备”。她拿出一条已织好的布袋,因为线条比较粗,背兜摸起来很有质感,厚厚的,一条有两三斤重。

  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纺车最终都会在农家销声匿迹。但是,回忆起来,犹闻其声,犹见其影。市场上已没有很大销路的手工布,却很好印证着世界上最辛劳的是女人,最伟大的是母亲!

  看眼前老人们右手匀速旋转,左手轻扬柔落,似表演舞蹈,纺车的阵阵“嗡嗡”声,像弹奏乐章。不知是否会回想起小时候,躺在母亲身边,听着纺线声入睡。那熟悉的纺车声,一如母亲轻轻哼唱的甜美的摇篮曲……记者 潘益风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