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和美水云, 幸福伉俪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14 00:21:21 作者: 字体:

  水云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流域大若岩镇,是我县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之一。只见村内房前屋后花木峥嵘,一条水云溪贯穿全村,风景旖旎让人称赞。

  无论是史实记载还是现实之中,水云村也是永嘉长寿之乡的例证。村民陈久美告诉记者,清释莲舟之《大若岩记》引载《两浙名贤录(外录)》称:傅隐遥,吴甘露初弃家为道士,居石室山大若岩辟谷修炼。到,得道成仙,游戏人间四百年。隋代的孝琳、唐代的小康、宋代的归一、太一等僧人在陶公洞中饮赤水清修,都到了120多岁才涅槃离世。赤水与长寿有关与否,无从考证。

  如今,拥有1585人的水云村多长寿老人,80岁以上40人,90岁以上10人,100岁以上有1人,且健康地生活着。与这里的山水空气,民风春偶敦厚分不开。难得的是,村中还有3对90岁以上的夫妻。

  一起生活90余载

  走进李顺烈的家,他正在门口扫地,94岁的妻子潘松菊,则坐在门口。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何时结婚,但两人朝夕相处的日子却一起渡过了90多年。原来潘松菊刚出生的那一年,参与革命工作的父亲因遭追杀不得不外逃。于是外婆把她送到了李顺利家寄养,因外婆与李顺利的奶奶是姐妹。因此潘松菊称自己类似童养媳,一直生活在李家。为了保障妻子的安全,李顺烈从来没有对外说起妻子是哪里人,只是报了一个离这里很远的村名,一直到解放后才公开。

  1947年李顺烈也秘密加入了地下组织,白天暗地里寻找谈话对象,发展党员,晚上则出去贴布告。解放后,李顺烈因没有文化于是又重新回到了村里做起了剃头匠。如今想起他甚是后悔,如果自己识字,如果自己当时硬着头皮到乡里工作,或许情况会更好。妻子潘松周则是李顺烈的坚强后盾,一直在家包揽一切家务。俩人育有一儿一女,现住在女儿家。俩人都表示,现在吃穿都不用愁,也无特殊爱好,就安度晚年。

  妻子在哪哪就是家

  见到93岁的潘春者时,老人正坐在亭里与人聊天,只见他头发花白,精神抖擞,身上的衣服干净整洁,透着一股儒雅。记者问其老人在哪里退休,他笑笑称自己是个手工艺者。旁边的老人告知他是村里有名的做篾师傅,做出的器皿精致又耐用。

  潘春者的家是一处小洋楼,门口种植了多种植物花卉,在众乡邻中显得特别别致。妻子陈佳妹正在楼上打扫。等待的功夫,潘春者告诉记者,妻子陈间梅非常勤劳,家里里里外外被她弄得非常整洁。说着老人就下来,虽已是86岁,但岁月还是掩藏不住老人年轻时的美貌。潘春者也赞同称,妻子年轻的时候非常貌美,自己第一眼就喜欢上她。因妻子是家中的独生女,因此潘春者与她结婚时是入赘在陈家。

  从陈间梅18岁那年两人结婚以来,一直和和美美,从没有过争吵。共育有三儿两女,如今家庭成员已有56人。结婚后,潘春者曾到温州一工厂上班,陈间梅则在家带孩子,还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回想那段日子,陈间梅坦言非常辛苦:“队里要打工分,其他家庭都是丈夫出去,我们家没其他劳动力,只有我出去。到畜牧场养猪,割草。家里的孩子给父母照看,担心孩子们吃不饱,自己又顾不上,不知多心疼。”潘春者也坦言,家里农活都是妻子做,自己从温州回来后,因小时候学过做篾就重新干手艺活,几乎没怎么下地干活。而陈佳妹到现在还种些青菜跟番薯等。

  虽然条件艰苦,自己又不识字,但夫妻俩人对孩子的教育却非常的重视。在子女、女婿、儿媳中多位都是老师。小儿子潘学明,在1984年更以全县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建筑工程系。孙子潘侠克2010年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去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如今夫妻俩人生活全部自理,儿女提出在家顾养一保姆照顾他们,被陈间梅拒绝了。有时中午同住一村的女儿会端他们喜欢的菜过来,有时他们也烧几个菜给女儿送去。早上潘春者出去散散步,跟人聊聊天,中午在家喝点小酒。妻子陈佳妹则依旧每天忙碌。到了节假日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儿女子孙都会欢聚一堂。

  你耕田来我持家

  91岁的陈顺好正坐在家门口休息,这个一辈子只知道干农活的老人,此时或许在回想自己年轻时候都种过什么,做过什么,回想自己那身强力壮的美好时光。25岁那年,他与妻子邵仙花结婚后。俩人就一直分工明确,丈夫干农活,妻子在家照顾孩子。陈顺好在妻子眼中就是一位老实人。 “他只知道下田干活,就连去小卖部买点生活用品都不会。”以致这个家里里外外都是邵仙花操心。不过俩人一直搭配默契,生活和和美美。俩人共有两儿两女,如今子女都在外打工,家里也盖起了新房,让夫妻俩很是欣慰。回想年轻时的艰辛,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健健康康的活着。记者柳苗苗/文 特约记者李昌贤/摄

  记者手记:之前也采访过三对夫妻老人,不同于前三对的各自有自己的经历以及都对婚姻有自己的体会。水云村的这三对夫妻,都不识字,几乎都没有外出的经历。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村里,与农作物、田地打交道,名副其实的农民。年轻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成家后就一心扑在子女的身上。等到子女都成家立业后自己也已经老了。生活每天是平淡的,甚至是重复的,欣慰的是老伴一直在身边。

  而说起长寿,老人们都称自己没有什么秘诀。或许常年的劳动,吃着自家种的粮食蔬菜,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生活在青山绿水中,还有一颗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老伴的陪伴支持等,这些共同的特点也促进了他们身体的机能。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