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不难。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这是岩头鲤溪村农民书法家,李启烺的父亲96岁的时候留给他的治家格言。
近日,该治家格言在岩头镇政府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感慨,李启烺说:“这是我父亲在阅尽苍桑世事后才有的真切感悟,我一直秉承先父的教导,不仅自己做好,也教育下一代做好。”
受父亲影响酷爱书法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鲤溪村,在一幢正在新建的房子后面的简陋小屋,看到了今年已经76岁的李启烺。老人正在挥毫泼墨,屋子门口用块门板一铺,垫上毡子,便成了简易的写字台。走进小屋,里面随处可见他的书法作品。见记者过来,他不好意思地说:“最近家里在建房子,没地方写字,我只好临时这样搭起来写写字。我每天都要在家看看书练练字,一天不写总感觉不自在,写书法能让我心静。”
说起书法,李启烺说刚开始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也喜欢书法,以前经常帮别人写写房契、地契等,慢慢地他也对书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启烺说:“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纸笔,我就常常趁去山上放牛的时候,拿木柴当笔在地上练字,但是当时由于没有专业的老师教,一直无法入门。”正是因为如此,李启烺也喜欢自称“耕夫”。
直到他40岁的时候,李启烺才结识了著名书法大师蒋怀谦老师,后来就跟着他正式学习书法。后经已故的中国诗词学会名家戴岩梁先生的指点,在文学方面也有了很大长进,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地李启烺的书法越写越好,开始擅长楷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各种字体。他还参加过全国性书法大赛100余次,屡屡获奖,也有一些书法收藏机构拍卖过他的作品。
在李启烺老人看来,书法只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想为此追求名利。现在年纪大了,平时有人过来让他写,他都乐意写了送给他们;有学校邀请他,他就免费教一下学生;一到春节他就会去老人协会免费帮村民写写春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这位农民书法家李启烺不仅在书法上有所收获,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记者在屋内还看到了二胡、大号、小号、笛子、三弦等乐器。他说,他从小也喜欢音乐,平时没事就会唱唱山歌吹吹乐器,只是有些乐器时间长了,不少都坏了。
“音乐只是兴趣爱好,也没有去专业学过,小时候买不起乐器,就去借过来吹吹,不懂就问会吹的,后来慢慢地就会了。闲来没事,就会在家里吹吹唱唱陶冶情操。”说着说着他就拿起笛子给记者吹上了一曲。
除了乐器,记者也在小屋墙壁的柜台里还看到有仙女、牛头,小狗等木雕作品,栩栩如生。他笑了笑说:“我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喜欢自己在家雕雕弄弄,我自己的拐杖还是自己雕的。你看拐杖上的小狗,还是我照着自己家的狗的样子雕的呢。”话语中流露出孩童般的喜悦。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心态在李启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学问,学问,自己先学,不懂就问,我父亲这样教育我,我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择善为之”代代传
“贫莫愁兮富莫夸,那见贫长富久家。”李启烺平时还喜欢做慈善,看到报纸上登出来有些人生病了,家里很贫困,他就会寄点钱过去救济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以前村里人出门没钱,他都会无私地帮助他们……
他说:“平时要多做善事,钱都是身外物,自己手头宽裕,能帮就帮助下他们。”他不仅仅自己这样做,他的行为也深深影响他的子女,现在他的三儿子受他影响,也喜欢做善事,这几年帮助过好几个贫困的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等我新房子建好后,我要在家门口立个大石头,在上面写上‘择善为之’四个大字。”李启烺说,立这个石头的目的,主要是教育下一代为人处事要以善为本。记者 富玲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