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今日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永嘉抗战英烈的豪迈史

发布时间:2015-09-01 20:22:35 编辑:周艺 字体:
核心提示:今天是2015年9月2日,还记得70年前的今天否?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是2015年9月2日,还记得70年前的今天否?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了驱逐日寇,多少永嘉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英烈,在《中国致敬:永嘉抗战老兵的人生路》大型采访活动结束之际,选取三位抗日烈士的故事,铭记尽忠报国的身影,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永嘉抗战英烈的豪迈史

  本网记者  汤海鹏  通讯员  陈光钏

  8月30日上午,永嘉县新世纪大酒店会议室,一场由永嘉县关爱老兵志愿服务中心主办的永嘉抗战老兵故事展如期举行,由志愿者们精心制作的老兵故事展板陈列四周。24位永嘉抗战老兵穿着老军装,由家人搀扶着来到现场。开场,一部由志愿者自拍自导的纪录片里,老兵们用家乡话真实地叙述当年的战争,现场观众无不唏嘘、落泪动容。展览开幕式上,永嘉县关爱老兵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周智杰说,3年来,他们共寻找到了38位永嘉抗战老兵,其中7位已离开人世。在周智杰的帮助下,我们采访了近二十位的幸存抗战老兵,完成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为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天把永嘉抗战英烈的故事与读者分享,以唤起我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牺牲在长城保卫战中的吴超徵

  吴超徵是永嘉县桥下镇瓯渠村人,1905年出生在武术世家。瓯渠是有名的武术之乡,吴超徵的祖父、父亲都是有名的武师,曾先后在清朝考中武举人、武庠生。他六岁启蒙,由祖父、父亲严督,习文练武,尤以大刀、棍棒见长,在他的故居仍保存82斤大刀。

  1924年,他在打倒列强、反对军阀的号召下,毅然离家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被录取第三期步兵科。第二年六月,投身反对英帝国主义的省港大罢工,参加游行,队伍经过沙基时,遭英军和反动商团开枪射击,差点遇难。同年八月,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营任少尉见习排长。

  1925年冬,吴超徵参加第二次东征,在攻克惠州、击溃陈炯明部主力战斗中,作战英勇,被提升为上尉连长。1926年,吴超徵参加北伐,在光复南昌的战斗中,荣获“功勋章”。因战功晋升为少校,他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四旅七团一营营长。他率部沿津浦线北上,在台儿庄与北洋军阀精锐苦战中身先士卒,率部终于将其击溃。在战斗中,他左腿中弹负伤,被送往后方医院抢救。吴超徵因此退役回乡,退役时荣获“北伐成功勋章”,在精通伤骨科医术的祖父和父亲治疗下,逐渐恢复健康。

  1931年“九·一八事变”传至瓯渠山村,吴超徵不顾新婚,毅然上书请缨,要求重回前线,保家卫国。获准后,他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师少校副官。他告别已怀孕的新婚妻子,赶赴淞沪前线,随即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的部队。紧接着,他赶往长城一线,被调往第十七军二师六旅十一团任少校团副。

  1933年1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13日吴超徵率部驻扎古北口、南天门、黄土梁等要隘。4月20日,日军熊本师团大举进犯,先以飞机、重炮对南天门左翼八道楼子狂轰滥炸,继以2000余人猛攻,我守军在装备远不及日军的情况下,英勇战斗,伤亡殆尽,防御工事尽被摧毁。第二营营长聂新阵亡,吴超徵自告奋勇兼代营长,4月22日,指挥余部冒着弹雨,匍匐前进,攀登八道楼子悬崖峭壁,高举大刀,大呼杀敌,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吴超徵殉国后,遗体由当地农民收殓,与牺牲的战友们一起埋葬在古北口,现当地建有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南京中山陵灵谷寺无梁殿前国民革命烈士英名碑上,有吴超徵烈士的英名。

  1976年香港邵氏影视公司以吴超徵及其战友在长城对日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为题材,拍摄了抗日战争片《八道楼子》,影视明星狄龙饰演吴超徵。在瓯渠村保留的吴超徵烈士故居,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发(2011)2号文件,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吴超徵烈士的孙子吴守武,在桥下镇韩埠村烈士后人住宅,自费建立了一个民间的吴超徵烈士纪念馆。吴超徵烈士殉国后,蒋介石颁发了荣哀状,并颁给“精忠为国”的匾牌。国民党的数十名党政军要人写了挽联、挽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1990年5月8日为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许多将军也题了词,这一切都在告慰这位抗日英雄的在天之灵。

  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卢志豪

  卢志豪(又名卢学杰),永嘉县岩头镇溪南村溪南人,出生于1904年9月。卢志豪和黄埔军校的渊源,还得从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说起。胡公冕先生当时作为教导营党代表,从永嘉挑选了几名优秀青年,带到黄埔军校培养,卢志豪就在其中。

  卢志豪的侄子卢文奎说,叔叔喜欢读书,能文能武,长得英俊。浙江省档案馆史料上有记载,卢志豪从军后,因品学兼优,被选为革命军教导队教官。在一次教导队扩编警卫军时,卢志豪出任少校营副。后警卫军改编为国军第八十八师,成为中央军精锐部队,驻扎浙江。

  “一·二八”淞沪会战是这名年轻军官的人生转折点。1932年2月14日,卢志豪所属的八十八师进入战场后立即投入激烈的战斗。庙行一战,其战斗之激烈、抵抗之艰难、伤亡之惨重,在上海宝山县志卷二十四御侮志第二章里有详细的记录。庙行一役从早晨一直血战到晚上8时30分,庙行、江湾间日军伏尸遍野。国军伤亡军官八九十人,士兵伤亡1000多人。之后,日军对庙行屡次发动猛攻,但直至国军奉命全线总退却前,均未能越雷池一步。

  “一·二八”淞沪战役后,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使中国获得了暂时的、局部的安定。庙行一役也成为对日作战中,罕见的中国军队以少胜多的战役。后来,八十八师又参加了更为惨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可是,在八十八师中,再也看不到卢志豪的身影。他的名字,被永远地铭刻在了庙行之战的历史上。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里,还保留了一份当时国民政府留存的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日阵亡官兵名录,上面记录着:卢志豪,浙江永嘉,上尉营副,由其妻金氏领取一次抚金800元,年发放抚金360元。

  总结叔父投笔从戎的短暂传奇的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卢文奎以一首小诗来缅怀追忆:楠溪江畔住卢氏,学杰绩优小教师;投笔戎马黄埔去,练兵杀敌武王诗;东征北讨诸军阀,日寇侵华战马嘶;决战沪松生死搏,成仁取义志豪时。

   关于卢志豪,《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传略里这样记载:黄埔军校第三期高材生也。年方二十有八,而从事革命战役者,已不下百余次。淞沪抗日之役,烈士亲临庙行前线奋勇指挥,激战数昼夜,弹中头部,犹频呼杀贼救国而逝,可谓壮哉!

  八百壮士之一的陈光启

  《中国致敬:永嘉抗战老兵的人生路》系列报道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人来电或提供线索。陈光钏很热心,写了《抗日英烈陈光启》,而且还把手稿送到县新闻信息中心。

  陈光启为永嘉大若岩玉泉村人,出生于1917年3月5日,他的父亲是清末举人陈应如,已故的文化名流陈光复是他的弟弟。他和陈光复在温州十中读书时,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前来招生,陈光启毅然投笔从戎。1936年毕业后分到国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的谢晋元团,任少尉排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保卫大上海,1937年8月12日夜里,国军八十八师奉命进驻上海闸北,次日,淞沪会战全面打响。十多万日寇来势汹汹,谢晋元率领包括陈光启排在内的八百壮士,坚守在抗日第一线的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仓库里。日寇第一次冲锋就死了数百人,恼羞成怒后急调四万多鬼子,带着重武器,没日没夜地炮轰四行仓库,并且不停地向守军发动进攻。

  陈光启等八百壮士抱着牺牲的英雄气概,打退了鬼子一次次的进攻,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了全国的抗战决心,上海市民千方百计给予有力的支援。当时沪西苏州河南岸驻扎着由陈模带领的上海孩子剧团的童子军,一位叫杨慧敏的小战士,冒险泅渡苏州河,把中国国旗插到四行仓库楼顶上,更加启发了八百壮士的斗志。上海市民群情振奋,到处高唱《八百壮士歌》: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战士奋战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八百壮士一条心,四万强敌不敢挡。宁战死!不退让。宁战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扬!飘逸!飘逸!飘扬!

  淞沪抗战持续了三个多月,而英雄的八十八师的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陈光启所在排的42名战士,最后只剩下9名伤员。陈光启在重伤之余,突破敌人包围,退入英租界。他和战士一样,因为受到日寇大炮猛烈轰炸,听不到声音。上司安排回温州医院治疗,不到一年,身体康复了,耳朵也慢慢听到声音。1938年,接到县政府的派令,担任永嘉县抗日自卫队第一分队队长,并在永强抗击日寇的海盗炮艇,使之不能轻易进入温州城区,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这年冬天,父亲为陈光启在老家定下亲事。

  1939年,陈光启的堂叔陈素农(原任八十八师参谋长)升任国军预备八师师长,和太行山的八路军协同作战,打了不少的胜仗。1940年,日军实行铁壁合围,前方战士吃紧,陈素农写信急令陈光启归队。此时,陈光启结婚刚一个月,家国不能两全,妻子支持,老父亲豪情万丈道:不抗外敌,何来安居?

  陈光启没有辜负陈素农的期望,多次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把作战物资运到太行山,归队后被任命师部特务连连长。在山西陵川与日寇作战时,收到家书:妻子生了个儿子,给取名。他思索下,取名陈晋川。

  1941年5月28日,陈素农从陵川向汶水运动,被日寇骑兵发现,像饿狼扑食一样扑了过来。为了保证师部的安全,带领特务连从另一个方向猛烈突围,敌人中计,以为是主力,紧追不舍。黄土被炮火轰得飞扬,见大部队安全脱险,自己打算撤出战斗时,炮弹在身边爆炸,弹片击中后脑,血流如注,他大喊一声:弟兄们快撤,找师长去。说完,壮烈牺牲在大北山,年仅25岁。 为了表彰他的抗战事迹,国民政府曾追授他少校军衔、抗日英雄称号。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浙江省人民政府于今年5月30日追认陈光启为抗日烈士。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