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读书空间   ->  正文
学海无涯苦作舟——回忆我的初中生涯
来源:永嘉网 发布时间:2014-09-04 20:54:35 作者: 字体:

  谢圣伟

  1957年,我们古庙港的10来个小学毕业生,考取了永嘉县第七初级中学。永七初办在上塘后村盛宅祠堂,招收初一新生两个班,只有二位专职老师:语文老师何文熙,数学老师叶显庚(均已作古),音体美等其他课由上塘小学老师兼任。教学环境、师生生活十分艰苦。

  (一)

  祠堂很小,除两个教室外没有办公室。老师的卧室兼办公室。为了节省灯油,在两个卧室的“界山墙”上打一个洞,中间放一盏煤油灯(有玻璃罩的可调节亮度的台轿灯),供两位老师夜晚备课改作共用,有点像“凿壁偷光”的味道。学生寝室在祠堂中堂,在蛎灰坦上铺上稻草和篾簟(农民晒谷用的),再铺上约一米宽的草席就是一个铺位。一字儿排开,大家紧挨着睡。

  学校有一间小小的图书馆。说是图书馆,其实是个祠堂角,只有10多平方米大小。开了两个小窗门,光线不亮。有几个书柜两张桌子几条长凳。书柜里摆设着厚薄不等的各种书籍,更多的是连环画——小人书。精彩的画面,简练的文字,看得我入了迷。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罗通扫北》、《画皮》、《雷雨》等等。看得有兴趣时,甚至忘记了吃饭。连星期天也不回家,整天钻在图书馆里。节假期间,更是我看图书的最好时机。学校放寒假,我与几个同学主动要求老师让我们留校护校。老师感到奇怪:“过年了,不想回家?”“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想看图书。”老师同意了,我们就在学校里过年。整个寒假,我几乎把图书馆的连环画都翻遍了,还看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迎春花》、《苦菜花》等小说。有些厚本小说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道游击队》、《红日》、《保卫延安》及四大古典名著等,到初三时才看完。现在回想起来,我后来之所以对语文情有独钟,也许与这个小小图书馆有关。

  (二)

  我读初三时,正值大跃进之后,国家粮食发生困难。班里不少同学因家里没粮而辍学。勉强坚持学习的同学,也因吃不饱而面黄肌瘦。家里断粮了,我们好几次到菜市场买“球菜皮”(球菜砍了,剩下的老叶子)。先把球菜叶洗干净,叠在大瓷碗里,再撒少许盐,放在食堂的蒸笼里蒸。开饭了,这些原已发黄的菜叶更黄了。因为蒸的时间太长,这又老又黄又硬的“球菜皮”散发着酸气,又没有油,吃起来味同嚼蜡,像猪食。吃一餐两餐则可以熬熬,一个星期下来,我班有几个同学连路也走不动了。上课打不起精神,抬不住眼皮,脸色像一张黄纸。班里也有几个居民户口的同学,每月可吃上几十斤大米。这些同学在吃饭时,往往把自己的白米饭,夹一块给那些吃菜叶的同学。吃菜叶的同学含着激动的泪水,也夹几张菜叶还给他。

  中秋一过,可以挖番薯吃了。我们沙头古庙一带的同学可高兴了,不用饿肚皮了。每周六下午回家,家里人已准备好番薯(到地里挖来洗净晾干),星期天午饭后,我们就肩挑番薯一路高歌直奔学校。从古庙乌龙坑到上塘得步行3个多小时,没有汽车只有沙头轮。从沙头响山到温州轮船票3角2分,到上塘只要1角6分。可这1角6分钱,谈何容易,谁都花不起,谁都舍不得。所以我们只能学习红军长征。但是“长征”确实累人,有几个力气小点的同学,尽管只挑40来斤番薯,还是挑不动。一路上挑挑歇歇,肩也肿了,脚也拐了。三十多里路程,挑到学校倒在床上,爬也爬不起来。但想到这一周不用饿肚子,可以安心读书,心里甜滋滋的。

  (三)

  永七初是现在永嘉中学的前身,我们是首届高中生。到高三阶段,同学们学习更加勤奋,暗下决心,非考上大学不可。一个寒冬的深夜,我起来小解,只见旁边床上有一个高高的、黑压压、阴森森的东西,我吓呆了。借着朦胧的月色,定睛细看,原来是一个人,头顶棉被,盘腿而坐。从棉被的缝隙里射出的手电筒光看——他在学习。我轻轻地拉住他的被角,猛然掀开,他大吃一惊,压低声音喊:“被你吓死了!”“我才被你吓死了!”我说,“干什么?半夜三更装神弄鬼?”“有一道数学题,我一个晚自修都没解出来,现在我想出来了,怕明早忘记,把它写下来”。他不好意思的苦笑着。

  严冬的凌晨,天上寒星闪烁,校园还笼罩在浓浓的夜色中。操场上霜风刺骨,看不清字,我的几个同乡同学只得敲开厨房的门。老伯说:“这么早,‘墨子大黑’的,冻不死呀?”“怎么没灯?”“全校都拉闸了,哪来灯?”“老伯,你的煤灶让我们烧,保证把饭烧熟,你去睡吧!”老伯笑笑:“不要好心,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就给你们烧好了,要及时加煤,不要烧‘光’了,眼睛看近视了,别怪我。”“放心,放心!谢谢,谢谢!”就这样,我们几个一起挤在煤灶前,借着忽闪忽闪煤燃烧的火光,聚精会神地默读着课文。灶前晨读,又暖又亮,感觉特别好,一生忘不了。一直读到天亮,我们才跑到操场上朗诵起来……1963年,尽管当时学校的教学环境如何艰苦,我们永嘉中学首届毕业生仍有很多人考上大学,后来成为社会各界的中流砥柱。毋庸置疑,勤奋努力,贫寒苦读,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