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永嘉非遗   ->  正文
“如果技艺在你手中失传,那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8 20:58:00 作者: 字体:

  竹编在永嘉历史悠久,在各个地方几乎都有做篾老司。菜篮,米筛、簸箕、番薯篰、凉席……这些竹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很常见。但你可曾见过用竹子编出来的字画?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目细看,竟是用数千根黑白相间的竹丝手编而成。10根竹丝,合在一起才1厘米宽。这极细的竹丝,化作精巧工笔,构成一幅独特的工艺画。记者在乌牛街道的余荣生家里,亲眼目睹了他精湛的竹编书画手艺。

 

  近10米长的《佛经》历时16个月完成

  来到余荣生的家,他正在埋头创作他手头的一幅佛经作品。作品长近10米,共有4000多个字,需要2万根竹丝。每10根竹丝合在一起1厘米宽,厚薄均匀,每个字体的大小在2公分左右……光听这样的数据就已经让记者哑然。再过几天,这幅历时16个月的作品就要在余荣生的手中完成,其中光竹丝的制作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也是迄今为止余荣生创作最大的一幅作品。

  余荣生的家中,挂满了其创作的作品。《兰亭集序》、《精忠报国》书法、对联等作品。一幅老虎的画作旁配着“龙腾海浪高,虎啸风声远”的对联,是余荣生创作的第一幅作品。而让余荣生最自豪的是其创作的“洛神”扇子,洛神的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尤其是上面的纹路看上去比其他的作品更细密,“这是我编织最细的一幅, 1厘米宽的竹丝有12根。”每幅作品余荣生都需要花上数月才能完成。而一副普通的对联,也需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他向记者展示的一对“将相扇”的则需3个月时间完成。

 

  极细的竹丝,化作精巧工笔,构成独特的艺术品

  余荣生的父亲余岩炘在乌牛仁溪村是有名的竹编老司,曾经有很多人慕名来拜他为师。14岁的余荣生也跟着父亲学艺。“学竹篾三年是学不到什么的,因为劈竹就是一个很难的活。“余荣生称。但也许是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学做的关系,余荣生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何时学会的,在编织的过程中似乎慢慢就会了。

 

  30多岁的时候,余荣生来到了北京闯荡,直到7年前才回来。回到家的余荣生又拿起了竹篾的手艺。不过不做以往的粗手艺,而是开始试着将名人书法、碑帖制成竹编工艺品。“以前也编过字,不过没有像现在这么细,所以一拿起感觉很顺手。”

  在余荣生的眼中,不同的字体、字体的大小、国画在他的眼中难度都是一样。最难的是“星”(指纹路)的布局。“每幅作品星的分布都是有规律的,一根竹丝弄错了,整个纹路就错了。所以在编织的时候都要计算好,黑线、白线的条数要做到心里有数。”记者看到余荣生正在创作的作品,密密麻麻的“星星”,乍看是黑黑的一片,细看时却发现它的走向都是一致的,一条斜线下来时,一直在一条线上。虽然当中会有“字体”的阻挡,但却不影响主要走向。

 

  余荣生称要想编织出一幅好的工艺品,竹子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三年左右的青皮竹,因青皮竹质量好,有韧度。超过三年的太老,小于三年的又太嫩。“编织这幅《兰亭集序》时,我在西岙整整花了3天的时间,才找到了两株中意的竹子。”取中间无节处的竹子,经过锯切、卷节、剖竹、开间、劈篾、刮篾、劈丝、抽丝等多道工序后,才能制成各种竹丝。除上述工序外,黑篾还需经过染色的工序。余荣生称:“每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抽出来的竹丝才能达到既薄又细又柔软的要求,织成的画面才能平整、细密、光滑。”只见余荣生,通过对这密密麻麻的竹丝,压、插、绕、穿等技法,一个“世”字就出来了,犹如毛笔写出来的书法字一样。

  盼有个场地教他人编织

  如今余荣生的活计都是别人订做的,空闲时间他也会编织一些生活用品。他常编织茶盘送给亲戚朋友,编上“百年好合”四个字,既实用又美观,还可当装饰品。在大儿子北京读博期间,因担心儿子喝酒伤身,在家的余荣生编了一个茶盘邮寄过去:上书‘茶亦醉人无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以此来提醒儿子多读书少喝酒。想不到其导师看到后,非常喜欢,称,想不到还有如此精美的工艺品,遂要了过去,连睡觉都拿着。

  每次一坐到竹编前,余荣生就非常的投入,一坐就是一天。子女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弄,可余荣生总是不听劝。“一坐下,我就忘记了时间,感觉这个编织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另外编织也讲究心静,对自我也是一种很好的修炼。”

 

  去年,在美丽乡村现场会上,余荣生作为我县民间艺人在现场展出他的作品。一些上海、北京来的游客对他的技艺由衷地赞赏,抢着要与他合影。对于他们口中的“余大师”称号,余荣生连称不敢当、不敢当。其中有一位北京游客的一番话,让余荣生内心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他说,余大师,如果这份技艺在你的手中失传了,那你就是历史的罪人。”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曾经也想免费带几个徒弟,把这手艺教给他们,这样就有了继承,可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场所,没有地方让他们学。之前岩头的几位老师想过来学习,也是因为场地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所以我也特别希望政府部门能不能为我们安排一个集中点,能有一个场地供他人学习。”

  除了想有一份场地教手艺,余荣生还计划做一些消失了的传统家具,使其传承下去。记者 柳苗苗/文 陈胜豪/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