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真情100”:把爱大写在需要温暖的童心上

“真情100”最后一期走进岩坦镇张溪社区和岩头镇港头社区,县慈善总会和宣达实业集团将结对剩余未结对的学生,下周本网将邀请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爱心人士和贫困学生举行结对仪式

发布时间:2013-08-20 21:59:28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真情100”助学活动启动至今已有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记者走访岩坦镇潘坑、溪下等各个社区,寻找符合活动要求的贫困学生对象,截至今天,已寻找到61名中小学生。已见网51名,其中28名已被各界爱心人士所结对。

  本网与县慈善总会、宣达实业集团联合举办的“真情100”助学结对活动总共已推出五期共51名学生,结对名单在《今日永嘉》和《永嘉网》上刊登,引来众多热心市民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本网继续推出最后一批10位贫困学生,他们是岩坦镇张溪社区和岩头镇港头社区的贫困学生,这些学生都是记者深入贫困家庭,零距离了解孩子们的心灵后筛选来的。

  “真情100”助学活动启动至今已有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记者走访岩坦镇潘坑、溪下等各个社区,寻找符合活动要求的贫困学生对象,截至今天,已寻找到61名中小学生。已见网51名,其中28名已被各界爱心人士所结对。

  这次岩头镇港头社区和岩坦镇张溪社区是最后一站,岩头镇港头社区的5位贫困生,是通过岩头镇港头学校各班的班主任挑选的,都是尖子生,但都有各自不幸的家庭,特别是周宅村的周亚妮,记者见到她时,她的右眼偏大,周亚妮是三年级的学生,虽然重症肌无力,导致右眼偏大,但成绩优秀。老师告诉记者,一个学期,周亚妮有半个学期在住院治疗,但学习成绩却从没有落下,一回学校就向同学、老师请教。还有李淑琪,一位很文静的小姑娘,患有过敏性紫癫,她妈妈和爸爸离婚了,爸爸又住牢了,从此,妈妈再也没有回来看过淑琪,生活全靠爷爷奶奶务农收入和平时亲戚的接济。奶奶滕美雪告诉记者,今年种的玉米,都被山上的野猪吃了,花生被太阳晒了,又没有收入了。奶奶最担心的就是,孙女没钱吃药。

  记者离开岩头后,马上驱车前往岩坦镇张溪社区,来到社区所在地张溪村正值正午,一行人顶着烈日在村支书张金兵的陪同下,根据学校提供的名单一一上门了解。

  张金兵告诉记者,张溪村有2000多人,一个一个的找比较困难,后来通过村里报账员详细了解后,走访了5位贫困学生,董炎妍就是其中一位,成绩优秀,单亲家庭,父亲因患白血病离世,生病期间总共花了150多万元钱,家里债台高筑。像董炎妍这样的贫困生还有很多,他们的家境各不相同,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一方残疾或重病,造成家庭困难。经过一天的走访,这次总共寻访到10位情况比较特殊、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希望通过本网“真情100活动”的牵线搭桥,引起社会广大爱心人士与他们结成“一对一”的帮助,成为他们的代理家长或知心朋友。也希望在大家的关爱下,这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结对热线:67261234 82972222 。下周,本网将邀请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爱心人士和贫困学生举行结对仪式。

 

 

  52号 周志聪成绩优异

  家庭概况:周志聪,男,10岁,岩头镇渡头村人,就读于岩头镇港头学校三年级,成绩优秀,父母离家出走,和姑姑一起生活。记者印象:5年前,周志聪的父母离家出走杳无音信,这么多年都是周志聪的姑姑周爱玲照顾。周爱玲告诉记者,自己家也有两个孩子,自从周志聪的父母出走后,家里只有一个奶奶,奶奶身体不好,连自己还要别人照顾,看着没人管的侄子就带在身边照顾。周志聪在姑姑家很懂事,总是帮着姑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些年,他从没有说自己要什么,而是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身边的人。

  53号 李淑琪没钱吃药

  家庭概况:李淑琪,女,8岁,住鹤盛镇下家岙村,就读岩头镇港头学校二年级,成绩优秀,和奶奶生活,父母离异,父亲坐牢。记者印象:李淑琪看起来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学习很认真。妈妈和爸爸离婚后,妈妈再也没有回来看过淑琪,爸爸又坐牢了,生活全靠爷爷奶奶照顾。从去年开始,淑琪免疫力差,患了过敏性紫癫,每天要吃药,一个月的医药费也要600多元。奶奶滕美雪告诉记者,淑琪的病还要吃几年的药才能好,家里又没收入,奶奶最担心的就是孙女没钱吃药。

  54号 戴冰冰家里的小保姆

  家庭概况:戴冰冰,女,12岁,住岩头镇垄翔村,就读岩头镇港头学校四年级,成绩优秀,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生病,父亲做散工。记者印象:戴冰冰的家在垄翔村,到港头村要步行2个小时,奶奶郑秀媚在学校边租了一个小房间照顾戴冰冰兄弟姐妹,在出租房里,为了省钱,奶奶还是用柴火烧饭,平时有空就会做手工赚点零花钱。戴冰冰作为姐姐,比起同龄的孩子懂事多,每天帮着年迈的奶奶做家务。戴冰冰平时喜欢看书,特别喜欢古代历史的书籍,因为同学们每人都捐一本书放在班级书柜里,她有好多课外书看。奶奶告诉记者,戴冰冰平时很懂事,每次一回家,放下书包就会帮自己洗菜、烧饭,每天洗完澡后,戴冰冰还会把妹妹、弟弟的衣服也洗掉。

  55号 周亚妮乐观坚强

  家庭概况:周亚妮,女,10岁,岩头镇周宅村,就读岩头镇港头学校三年级,成绩优秀,患重症肌无力,父亲务工,母亲在家务农。记者印象:初见周亚妮时,她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母亲李培燕告诉记者,女儿周亚妮患有“重症肌无力”,导致右眼偏大,一个学期,有半个学期在住院,但学习成绩却从没有落下,一回学校就问同学不会的题目,学习成绩很优秀。现在周亚妮每个月都要花费1500元左右的药费。周亚妮也很坚强,她在家人的爱护、老师的鼓励、同学的陪伴下变得很阳光。周亚妮用自己的乐观坚强,感动了所有人。

  56号 李雅楠三好学生

  家庭概况:李雅楠,女,10岁,住岩头镇方岙村,就读岩头镇港头学校三年级,成绩优秀,父母在外开车,有一个弟弟。记者印象:父母常年在外,李雅楠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每天回家烧饭洗碗,然后完成每天的作业,李雅楠在学校成绩很好,在班级里也是班干部。班主任郑宇告诉记者,李雅楠的组织能力很好,今年刚获得了“优秀小组长”和“三好学生”的称号,她平时身体也不好,也常请假,但是成绩却从没有落下。李雅楠说长大以后想要当幼儿教师,能一直照顾孩子们。

  57号 张旭耀想要新书包

  家庭概况:张旭耀,男,9岁,住岩坦镇张溪村,就读岩坦镇张溪学校一年级,成绩良好,父亲去世,母亲务农。

  记者印象:张溪村村支书张金兵告诉记者,张旭耀4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由母亲汪光妹一个人扶养。来到他家时,张旭耀的奶奶正在门口串着彩灯,而张旭耀和母亲一起去教堂里帮忙去了。张旭耀是个活泼的孩子,也有些调皮,见到有生人来,有些害羞。汪光妹告诉记者,儿子的生活费仅靠给人帮忙做饭、做手工的收入并不能维持,还要靠亲友帮助。一说起儿子,母亲显得很欣慰,觉得儿子很懂事,为了更好照顾儿子,她最近在乐队学吹打,希望能增加一些收入。看到妈妈那么辛苦,张旭耀常会帮妈妈洗碗、扫地,说起愿望时,他只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新书包。

  58号 董炎妍想要漂亮的舞衣

  家庭概况:董炎妍,女,9岁,住岩坦镇张溪村,就读岩坦镇张溪学校一年级,成绩优秀,父亲去世,单亲家庭。记者印象:董炎妍的母亲张小飞嫁到苍南的一个小山村,夫家一贫如洗,而且今年7月份,董炎妍的父亲因患白血病离世,生病期间总共花了150多万元,家里债台高筑,在父亲生病期间,董炎妍一直寄托在张溪的外婆家。如今,张小飞也不回苍南的夫家,她打算一直在张溪村,一心把女儿扶养成长。董炎妍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平时喜欢跳舞,这次期未考试很优秀,在学校里是学习进步之星、学习积极分子,才上了一年的书,就有6张奖状。董炎妍告诉记者,她想要一件漂亮的舞衣。

  59号 徐顺杰害羞的男孩

  家庭概况:徐顺杰,男,8岁,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住岩坦镇张溪村,就读岩坦镇张溪学校一年级,成绩良好,父母体弱多病,和奶奶相依为命。记者印象:徐顺杰的父母体弱,但为了生计,也去台州务工了,徐顺杰在家里和奶奶生活,而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奶奶周雪花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亲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看孩子,从小到现在都是自己一手带大,因为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徐顺杰看到陌生人会害羞。

  60号 陈斌找个好工作

  家庭概况:陈斌,男,11岁,住岩坦镇张溪村,就读岩坦镇张溪学校五年级,成绩优良,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务农,有一个姐姐。记者印象:家里唯一的房子也倒塌了,租了一间破旧的老房子,一年1000多元的房租,陈斌的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务农,81岁的奶奶生病需常年吃药。陈斌不善言笑,可能是多年来家境困难,造成了他内向的性格。母亲说,由于家里没有收入,连孩子的书包也没钱买。看到父母那么辛苦,陈斌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读书,将来能找个好工作,支撑起自己这个破损的家。

  61号 倪展望要当警察

  家庭概况:倪展望,男,13岁,一个姐姐,住岩坦镇张溪村,就读岩坦镇张溪学校五年级,成绩优秀,父亲务工,母亲听力残疾,有一个姐姐。

  记者印象:倪展望的家是毛坯房,父亲倪忠星在家做粗工赚钱,但又体弱多病,母亲在三十多岁时丧失了听力,从此便找不到工作,为了医治耳朵,花了很多钱,但一直没有效果,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了父亲身上。倪展望的姐姐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早早就辍学,小小年纪就外出务工。在日常生活中,懂事的倪展望总是为体弱多病的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倪展望说,长大以后要当一名警察,把小偷和坏人都抓起来。(记者 潘金花 实习生 金伟聪)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