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真情100”:读者热心报料 记者一一核实

“真情100”第五期贫困生由读者朋友提供,他们同样需要您的关爱,结对热线:67261234 82972222

发布时间:2013-08-13 22:06:51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本网与县慈善总会、宣达实业集团联合举办的“真情100”助学结对活动总共已推出四期共40名学生,结对名单在《今日永嘉》和《永嘉网》上刊登,引来众多热心市民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本网继续推出第五批贫困学生,他们是由广大读者朋友提供,记者一一进行了实地核实。

  本网与县慈善总会、宣达实业集团联合举办的“真情100”助学结对活动总共已推出四期共40名学生,结对名单在《今日永嘉》和《永嘉网》上刊登,引来众多热心市民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本网继续推出第五批贫困学生,他们是由广大读者朋友提供,记者一一进行了实地核实。

  来自北城街道的虞绍连来到本网记者部,向记者提供了来自鹤盛镇、北城街道的7位贫困学生,这几位贫困生中各有不同的遭遇,希望也能帮他们结对。记者就按他提供的名单进村入户采访。

  首先来到北城街道岭山村的杨仁杰家里,他家在岭山村的房屋已倒塌,现在租住在南城街道下堡村。记者在热心村民杨立飞的带领下来到他的出租屋,虽然是早上,但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几分钟后来到杨仁杰的出租屋,房间里放满了一家四口的日常用品。今年杨仁杰的哥哥考上了大学,学费又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杨仁杰的母亲在家里做手工挣些钱,杨仁杰的父亲身体不好,偶尔去打一下散工,这个暑假为了杨仁杰哥哥的学费一家人是煞费心思。

  从杨仁杰家出来,我们又去了北城街道柯师湾村虞梦梦家里。为了找虞梦梦的家比较费周折,由于没有联系电话,又没有父母的名字,问了好多村民都说不知道,最后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才找到。来到虞梦梦的家,第一眼看到一个花甲老人,带着眼镜在做手工,她就是虞梦梦的奶奶。奶奶告诉记者,孩子父亲去世后,母亲也离家出去,孙女就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但虞梦梦也很懂事,过年时亲戚给的压岁钱也舍不得花,都交给奶奶保管。

  虞绍连提供的北城街道外寮村的王佳佳,低保户,记者走进她家时,如别墅一样的房屋,在当地还算是好房子,一行人只好放弃。可在村里,一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有一位村里最贫困的学生叫王建丹,一间烧了像废墟的破房子,就是王建丹的家,如果没有看到人在里面,还以为这个房屋是废弃的。来到王建丹的家时,其奶奶朱国花正在做手工,房屋里连电风扇也没有。朱国花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每逢雨天,常常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根本无法住人,王建丹的父母身体不好,特别是孩子父亲经常晕倒,但依旧在烈日下劳作。

  来自岩坦潘坑村的吴燕飞、吴燕姿姐妹俩,是岩坦镇潘坑村的村委会主任谢纯彭提供的,来到她们家时,由于放暑假,去温州的姑姑家玩了,后来她们的父亲吴建林把姐妹俩带到本网记者部,当记者给姐妹俩拍照时,姐妹俩特别开心,因家里贫困,这还是第一次拍照。

  希望通过本网“真情100活动”的牵线搭桥,引起社会广大爱心人士与他们结成“一对一”的帮助,成为他们的代理家长或知心朋友。也希望在大家的关爱下,这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结对热线:67261234 82972222 。 另外,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结对的要求,活动组近日将到岩坦镇张溪社区和岩头镇港头社区展开寻找。下期推出的贫困生,也是今年本网推出的最后一期结对者名单,敬请关注近期的《今日永嘉》。(记者 潘金花 实习生 金伟聪)

 
 
 

  41号 杨仁杰 好学的阳光男孩

  家庭概况:杨仁杰,男,9岁,北城街道岭山村人,租住在南城街道下堡村,就读于中塘小学二年级,成绩优秀。父亲生病,母亲做手工,家里有一个哥哥上大学。记者印象:杨仁杰看起来就是一个阳光男孩,听到记者来访,便从楼上蹦跳的下来。因岭山村老家的房屋倒塌,他现在租住在下堡村,记者看到房内放满了一家四口的日常用品。一年租金要七千多元,这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今年哥哥考上了大学,学费又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杨仁杰的母亲在家里做手工挣些钱,杨仁杰的父亲身体不好,偶尔去打一下散工,还要赡养86岁的老母亲。也许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杨仁杰从小就很懂事,从不向家人要玩具,学习成绩也很好,获得了“学习积极分子”的称号。

  42号 王建丹 没有一件新衣服

  家庭概况:王建丹,女,8岁,住北城街道外寮村,就读于下寮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良好,父母身体不好,和奶奶一起生活。记者印象:一间被火烧了一半、破旧的房子就是王建丹的家,如果没有看到人,还以为这是一间废墟的破房子,周边杂草丛生。王建丹笑起来露出一排蛀了一半的牙齿,显得很活泼,甚至有些调皮。奶奶朱国花告诉记者,王建丹的班级只有三位学生,但有三个老师,王建丹是班级里读书最好的,村民们都幽默的说:“不如把孩子带回家,一对一的教学,岂不是更方便。”王建丹很爱笑,笑起来也很漂亮,她告诉记者,身上穿的旧旗袍是村民送给她的。

  43号 虞梦梦 喜欢和小孩在一起

  家庭概况:虞梦梦,女,12岁,住北城街道柯师湾村,就读于路口小学五年级,成绩优秀。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记者印象:虞梦梦的奶奶说,自己年老了,只能做手工,视力又不好,每天只能加工一斤,赚三元多钱,爷爷在家种田,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虞梦梦的爸爸在她7岁时,在一场事故中去世了,妈妈无法承受经济压力,离家出走。没有父母的关爱,虞梦梦的学习成绩依然很好,是班级的“优秀学生”和“优秀辅助员”。虞梦梦说,自己很喜欢小孩子,长大以后想当幼儿教师,这样就能一直和小孩子在一起了。

  44号 王智慧 和奶奶相依为命

  家庭概况:王智慧,男,12岁,泰石小学六年级,成绩良好。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和奶奶相依为命。记者印象:走到王智慧的家门口,就看到他在劈柴,斧起刀落,地上满是砍好的干柴火,整齐的摆在地上。王智慧的奶奶靠做手工维持生活,王智慧在学校里吃饭都是免费的,可接下来上初中后,伙食费就要自己承担了,这又成了奶奶最大的难题,一直担忧生活费没有着落。奶奶告诉记者,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万一有一天不在了,孩子就没人照顾了,而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上学。而王智慧说,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好赚钱照顾奶奶,不让她那么辛苦。

  45号 张健保 逆境中成长

  家庭概况:张健保,男,10岁,住岩坦镇溪下村,就读于岩坦镇溪下学校三年级,学习成绩良好,母亲车祸导致精神残疾,低保家庭。记者印象:张健保的家住在溪下村的一个自然村,从溪下村到村里要10多分钟的车程,然后步行5分钟才到,一座红砖的毛坯房就是他的家。随行的金志兄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是县残联的补助建起来的,他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造成精神残疾,家里欠下了很多债。他父亲告诉记者,放暑假了,儿子和女儿被孩子姑姑接去了,由于妻子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靠低保生活。庆幸的事,孩子们很懂事,都会帮自己干家务活。

  46号 吴燕飞 会教妹妹识字

  家庭概况:吴燕飞,女,12岁,住岩坦镇潘坑村,就读于岩坦镇潘坑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良好,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打散工,和奶奶、妹妹一起生活。记者印象:父亲吴建林告诉记者,吴燕飞爱学习,他不想因为家里贫困,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孩子母亲3年前狠心抛下了吴燕飞姐妹俩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奶奶承担起了养育孙女的责任。缺少母爱的吴燕飞从小就很懂事,早已学会做家务,课余时间会帮助奶奶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还要帮忙带妹妹,妹妹没有上过幼儿园,平时都是吴燕飞教妹妹认字。

  47号 吴燕姿 非常想念妈妈

  家庭概况:吴燕姿,女,7岁,住岩坦镇潘坑村,下半年就读于岩坦镇潘坑小学一年级,吴燕飞的妹妹。记者印象:站在面前的吴燕姿长得十分讨喜,和同龄孩子比,似乎小了几岁,吴燕姿的母亲离家出走后,都是姐姐和奶奶照顾,对于上学,孩子非常期待,她告诉记者,再过一个月就可以上小学。说话间,她说非常想妈妈,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妈妈了。从小她就没有真正感受到母爱,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常常看到妈妈,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全家人生活在一起。

 
 

  48号周徐龙 49号周徐虎 很想有一辆自行车

  家庭概况:周徐龙,男,16岁,住鹤盛镇德岙村,就读于鹤盛中学八年级,学习成绩良好,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打散工。周徐虎,男,14岁,周徐龙的弟弟,就读于鹤盛中学七年级。记者印象: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周徐龙、周徐虎兄弟家。一间一层的平房就是他们的家,兄弟俩正躺在地上休息,村民告诉记者,村里这两兄弟比较可怜,母亲去摘茶的时候,抛下兄弟俩跟茶商跑了,从此没有音讯,父亲又体弱多病,在家务农为生,买肥料的钱也要向村民借。由于没有校车和班车,兄弟俩上学的时候,每天很早就起床,因为去学校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有时放学步行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父亲又没钱给兄弟俩买自行车。

  50号 谢祥和 想当音乐老师

  家庭概况:谢祥和,女,10岁,鹤盛镇蓬三村人,就读中塘小学三年级,成绩良好,租住在南城街道中塘,和爸爸一起生活,母亲已去世。记者印象:初见谢祥和,活泼可爱,父亲黝黑的皮肤,一脸的沧桑。谢祥和的母亲去世了,一直都是父亲养大。谢祥和的父亲在上塘骑人力三轮车,靠着租来的三轮车和不大的房间过日子。父亲曾卖过冰棍,因为卖不出,自己全吃了,长期下来,最后吃出了胃病,如今每个月都要吃药。谢祥和安静坐在椅子上,记者问什么,她答什么,她告诉记者平时最喜欢的课程是英语,还喜欢画画,长大后却想当音乐老师。

  51号 麻晓蝶 家务活全包揽

  家庭概况:麻晓蝶,女,14岁,住岩坦镇麻村,就读于岩坦镇溪下学校六年级,学习成绩良好,和奶奶一起生活。记者印象:来到麻晓蝶的家,一位正在削丝瓜,穿着褪了色的红衣服的女孩就是麻晓蝶,她正准备做中餐,奶奶去地里干活去了。村民告诉记者,麻晓蝶的妈妈身体不好,随他爸爸外出务工了,麻晓蝶就和奶奶一起生活。麻晓蝶很懂事,从学校回到家时,就会帮奶奶做饭、洗衣服,自觉地完成家庭作业。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