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追寻谢公田的文化源流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13 22:59:31 作者: 字体:

  珍溪作为楠溪八大支流之一,水流平缓,河谷平地宽广,聚落众多。人文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永乐古道东西贯穿。遥想当年,永嘉太守谢灵运信步而来,视察农田,于是就有谢公田之称。淳朴的乡民怀念谢公恩德,立庙纪念,世代流传。庙里,明清时期的香炉题刻见证谢公在珍溪流域视察农业的踪迹。同时,笔者查阅了许多间接的文字材料,无疑对于我们探索谢灵运的踪迹,提供很大的帮助。谢灵运史料新发现令现代学者迷惑不解的是,谢灵运任永嘉太守仅一年,现存诗歌不到100首,有关永嘉郡的超过20首,现存辑本《游名山志》涉及永嘉名山的条目最多。宋红在《谢灵运传》一书中认为,谢灵运的佛学著作《辨宗论》不可能在永嘉撰写,因为时间太匆促;温州学术界有人还认为,谢灵运不可能有子孙留在永嘉,原因是谢灵运离职时间和孙辈出生时间相隔还有好几年。准备探访谢公田村之前,天公作美,一些罕见的史料进入笔者视野,解开许多有关谢灵运和永嘉历史的困惑。 2009年第2期《文献》杂志刊发赵树功《谢灵运﹤游名山志﹥辨名及佚文》,辑录《册府元龟》中的谢灵运传记史料,补充《宋书》、《南史》本传之缺略,令人大喜过望。《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三“地理类”记载,谢灵运名下有《居名山志》一卷,《游名山志》一卷,这是对谢灵运两部著作的最早记载。宋代这两种著作又先见于《册府元龟》卷五六○记载,“谢灵运为御史中丞,免官,东还永嘉,撰《游名山志》一卷,《居名山志》一卷。”明确交代谢灵运著作的时间和地点。随后,郑樵《通志•艺文志》也著录了两书:“《游名山记》一卷,谢灵运撰。《居名山志》一卷,谢灵运撰。”其中的差异是称《游名山志》为《游名山记》。此外,赵树功从《齐民要术》、《艺文类聚》、旧题隋杜公瞻《编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发现4条《游名山志》佚文,这对于探索谢灵运在永嘉境内的踪迹很有帮助,留待日后介绍。

  永嘉是谢灵运的第二家乡,他自然有充裕的时间考察永嘉的风土人情,创作更多的篇章。《谢灵运集》有《白石岩下径行田》、《行田登海口盘屿山》,介绍谢灵运到乐成县(今乐清)视察农田的情况。谢灵运在珍溪沿岸的永乐古道上视察农田,便有了谢公田(该村位于永乐古道上,与乐清比邻)的掌故流传下来。无论聚落兴衰和姓氏交替,谢公田村的庙宇都姓“谢”。庙宇内一香炉上有一段文字记载:“明嘉靖三年(1522),周氏捐置香炉”,清光绪念年(1894)和辛丑年(1901)都有人捐款修葺庙宇。而谢公田的故事在珍溪流域世代口耳相传。廊下朱国旺先生生前向笔者讲述,谢公田是谢灵运到过的地方。当然,他不知道谢公田的内涵是什么。谢灵运对于乡民来说也鲜为人知。但村民心照不宣,每逢节日,总要在谢公田庙主的香炉里插上香烛,摆上供品,祭拜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这就是所谓的俎豆馨香。古道基点和谢公踪迹永嘉的山货和乐清的海货在永乐古道上来来往往,谢公田是两县商贩的必经之路。永嘉县北部的军政重镇枫林是永嘉县丞署驻地,乐清东北部的重镇大荆是乐清县丞署驻地,每逢集市,两镇之间的古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1942年,大荆人章泽任枫林区长时,曾和枫林镇长徐海如测绘两镇之间的公路走向,谋划建造,但在战争频繁的年代,未能如愿。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通枫林到芙蓉、虹桥的班车,沿着珍溪流域,跨越正岗山的分水岭,进入清江水系,让永嘉的山珍和乐清的海味互相流通。古人还可以通过乐清的泽基,向北经过湖上垟、巨坑庵,通过雁湖东面的叶山,进入大荆水系。现代公路,把谢灵运游览过的永嘉芙蓉山、孤山和乐清大荆的新溪连成一线。历代温州学者比较关注谢灵运和清江水系的筋竹涧的关系,对于非常明确的新溪反而忽视了。谢灵运《游名山志》:“新溪蛎,味偏甘,有过紫溪者。”新溪,今属乐清东北部大荆镇。蛎屿,应指大荆蒲溪入海口的乐清湾盛家塘。紫溪在临海境内。谢灵运去新溪之前,已去过临海紫溪。南朝郑辑之《永嘉郡记•蛎》:“乐城县新溪口有蛎屿,方圆数十亩,四面皆蛎,其味偏好。”历代温州地方文献记载乐清新溪的历史和永嘉楠溪的关系非常明确。宋薛季宣《雁荡山赋并注》:“荡水北出为新溪,会寒坑,泄上大溪,又会湖南坑、版藏二大溪,东南入于海。”《永乐乐清县志》卷二,“新溪、大溪二溪去县东二百二十里,在山门乡,水自荡顶北折而东,经石门溪渡入海。”明朱谏《嘉靖雁山志》:“新溪,在雁山北,荡水北出为新溪。东流会于寒坑、板藏、大溪,南入于海(袁采记)。寒坑龙潭最为奇胜,水自荡顶流下,经寒坑南注苍山之坡,从枫林、当溪(今档溪)、石柱、古庙、潮至(今潮际)以入瓯江。寒坑以下皆名南溪,以荡水南流,得名也,俱永嘉地,又名大源,寒坑之上名源头,以其水自雁荡发源也。”清陈遇春《新建大荆三溪九星桥记》:“大荆,乐清之附郭也,溪有三,曰蒲溪、曰新溪、曰中溪。”大荆,属山门乡二十七都。《乐清县地名志》载,大荆镇有新溪路、新溪桥。乐清学者对大荆新溪和谢灵运的关系并不关注。2002年5月,乐清洪禹平《谢灵运研究专集》在线装书局出版,其中有《谢灵运出守永嘉郡行踪事迹考》一文颇具功力。但作者“据乡人言,乐清清江方江屿盛产牡蛎。古时‘新溪’当即清江(新、清近音,古永嘉郡多称江为溪)。蛎屿,当即方江屿。”2010年12月,滕万林主编的《大荆镇志》其第五章《交通运输》中写道:“新溪大桥,位于石门潭下游新溪上,通往大荆及雁荡等地。”其实,滕先生就住在新溪路。但《大荆镇志》没有记载谢灵运的踪迹。

 

  古道悠悠文人辈出

  珍溪流域历史悠久,文人辈出。唐代廊下有黄、瞿、郭、李、吕、朱等姓世家居住。宰相吕諲(718~775)及其子兵部尚书仁灏(736~798),墓葬于永嘉真溪里十景坊凤山峦,后人称之为吕公山。瞿端媚(806~885),登唐开成丙辰(836)第,授明州(今宁波)府尹,赠中宪大夫,避乱隐居廊下。宋代珍溪朱氏宗族人才辈出。朱师回,元祐元年(1088)进士,肇庆府士曹,富有文才。此后又有朱利涉(学究科)、朱敏功(八行科)、朱叔玉、朱通(1190)、朱弼(乡荐)、朱梦龙(1196)、朱景彝(1217)、朱直清(国学进士,1229)、朱鉴孙(1256)相继登科,获得功名。宋末丞相陈宜中在花坦村中央拥有七进的大宅院,与朱氏宗族和睦相处,其住处旧址至今乡人称为“七进基”、“陈宰相府”。

  唐宋时期居住廊下的望族有黄、瞿、郭、李、吕等姓,南宋后期聚居花坦的望族有柯、陈、黄、马、贝等姓,因宋末朱孟善组织乡民抗元失败,遭受元兵沉重打击之后,相继衰落。明蔡世敦《孝思祠记》:“南宋之际,元兵剽掠山中,房舍宗祠尽毁,只存肃八九公(花坦中兴祖朱汝楫,天锡孙)桂芳堂,今之大宗祠也。”

  明清时期花坦朱氏宗族人口庞大,人才济济。前承宋朝家学,仍然号称文献故家,对楠溪邻近宗族颇有影响力。谢公田附近的杜管(今杜棍)村有“明理学乡贤思宁朱子之墓”。朱思宁,名必谧。洪武间拔贡,任海州、邳州、光州、永春、通州、南昌、大冶七地学正,致仕归家,以著述为务,有《易学启蒙述解》、《四书述义》、《四书补注》、《正蒙述解》、《太极图解》、《西铭解》、《庸言集》等。永乐四年(1406),朱思宁编修《朱氏宗谱》记载宋代珍溪沿岸古道的抗元战事。朱思宁后人朱墨臞,其学问素有“溪山第一”之称。曾任温州府义学山长、青田县义学山长,知名门生众多。墨臞的学生王瓒、朱谏对先生均有记述。明榜眼、礼部侍郎王瓒《桂芳祠记》云:“予幼时,从朱氏之彦墨臞先生游,肄业于祠左。”吉安知府朱谏《赠楠溪象川周氏合族谱序》云:“余少游吾族墨臞先生之门,与王瓯滨(瓒)、严锦西、奚兰室、邵石门、章千峰(玄梅)、汪乐梅(汪昇)诸君为笔研友,结书社于包川陈北轩聚星堂中。”宋朝以后,永乐古道的历史多赖乐清诗人记载流传。元代大荆田岙李孝光有《和元泽见寄》、《用韵为相思引,送徐十二兄归南溪》,《迁新居》诗并序:“与表弟徐元泽对床卧,夜半风雨作,推枕赋此。复就枕,梦缚秦桧。既寐,再和前韵,录呈元泽。”可见,李孝光和枫林表弟兼妹夫徐淮经常往来,感情深厚。李孝光《苦竹村》一诗中提到的“古岘”,位于现科竹村朱氏始迁祖初创宅基地的毛竹园前面,至今称为水库岘,原是小水潭,为妇女洗衣服的地方。科竹村的古道四通八达,经过村北的樟树鸟,向北进入枫林田寮村,向西取道雄鸡坳,通往枫林乌弄村。从科竹向东经过高福龙,通往乐清虹桥、大荆。科竹南面通往水岩村,沿珍溪下行,经过黄村岭,进入枫林包岙村。明乐清窑岙朱谏《寄陈北轩》诗曰:“黄村岭上云,包岙山头月。瑶川旧雨情,望北山阴雪。”

  旧时沿着永乐古道来到廊下村尼尖,半山腰有朱彝尊抗清失败后隐居的山寨遗址。留有《华坛望雁宕山歌赠方十三朱生朱十八振嘉》:“登华坛之绝顶,眺雁宕之回峦。……君不见谢康乐,迹近名山远城郭。”《题廊下村主人壁》:“江城独客一千里,海月愁人十上弦。梦里还家无长物,天涯归思逼残年。饥寒僮仆今何有,雨雪关山剧可怜。珍重主人投辖饮,几回把酒意茫然。”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曾参加纂修《明史》。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曝书亭集》等。从乌弄到水岩的古道也是民国军事要道,曾在浙南军事史上写下浓彩的一笔。1930年春,乌弄红军由郭继玉、朱德洪(花坦乡马田人)和谢用清带领,两次前往乐清芙蓉镇攻打盐兵。1942年,乐清岭底乡泽基周丕振、永嘉枫林徐寿考等人建立正岗山游击根据地。1944年11月,乐清县邮局迁到大荆,永嘉邮件在永嘉县政府驻地枫林交接,永乐邮线改从这条古道运行,全程二日半到达。日本军队两次侵略枫林,都从珍溪黄村岭过来,然后从孤山溪古道退到乐清境内。永乐古道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常有行人提及永乐古道上谢公田之名,因此谢公踪迹不至于湮没。  采风团成员:徐逸龙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