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永嘉非遗   ->  正文
本土文化让物资交流会多了份“书卷气”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29 10:43:37 作者: 字体:
 
 
 
 
 
 
 
 
 
 
 
 
 
 
 
 

  上塘一年一度的庙会暨物资交流会正在热闹上演,一场集商品交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会市,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农历二月十五日、十六日这两天,上塘殿传统武术节、永昆的表演纷纷上演,记者发现,相比往年,今年的形式有些不同,属于永嘉本土的文化,在不断演变,且用不同方式传播,正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上塘物资交流源自上塘殿卢氏孝佑娘娘庙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至十五日的庙会,原上塘镇的浦东、前村、后村等三地居民都要联合组织举办盛大的迎神、祭祀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活动,并雇请戏班演戏。远远近近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对卢氏孝佑娘娘顶礼膜拜,祈求赐福。

  “上塘武术表演,原先就是当地上塘殿附近的武术能手,相聚而演。那时候的武者,表演完节目之后,还能得到一个馒头补充体力。结束表演的武者,也不忙着离开,会与友人一起逛着热闹的物资交流会,听听戏曲,十分享受。”此次参加武术节表演者苏立雷告诉记者。

  在解放初期,上塘殿的庙会曾经停了一段时间,后由于武术爱好者的强烈建议,于1965年恢复至今。约在七八年前,由武术爱好者在两会期间提出恢复上塘殿武术传统文化议案后,每届的武术表演都是由县武术协会组织举办,也会邀请邻近的县区武术爱好者参与表演,彼此间切磋武术。

  县武术协会上塘分会会长何真士告诉记者,近年来,上塘传统庙会声名远播,因此表演者和观众越来越多,上塘殿的位置无法容纳太多观众,所以此次把举办地点换到了县文化中心。八十多名来自温州各地的武术爱好者齐聚上塘,十八般武艺在台上精彩呈现。刀枪棍棒样样俱全,功夫扇、太极拳、达摩拳、太极剑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而现场人山人海,场面好不热闹。武术表演者的年龄从10岁到100岁不等。百岁老人李恩林老先生,师从少林,在台上为观众表演了五支、五步反,属于南拳的母拳套路,赢得阵阵喝彩。

  据了解,以前武术节表演形式、选择可能更宽松些,各路人马都能在台上一展技艺。如今县武术协会都会对报名参赛的武术队伍进行筛选,保留具有代表本土传统武术或本土优秀武术者,其他外来武种为辅。如代表本土瓯渠武术文化——南拳。表演者苏立雷系瓯渠医武世家的传人,此次其表演的少林达摩拳即是南拳“二绝一宝”中的一宝。每年他都会被邀请参加武术表演。

  在此次武术表演节上,记者还发现新增加了主持人对武术的解说。比如关于苏立雷的少林达摩拳、张春芬的少林五虎群羊棍,马王推导引术等内容的简单介绍,这让观者能更多的了解传统的武术文化。苏立雷告诉记者,每年的上塘殿武术节应当立足本土传统武术文化,并加以推广,让人们喜欢传统武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真正渗透入生活中。

  武术节目结束后,紧接而来的就是永昆的表演。永昆此次共演两天,先后演出《十五贯》、《白兔记》、《折桂记》及四个经典折子戏。永昆已经连续两年,在县委宣传部、上塘物资交流会小组等应邀下,配合物资交流,登台演出,两次的演出曲目都是不尽相同的,全体演员倾巢而出,还特地外聘了五六个演员。永昆剧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永昆的表演多偏向武打类,比较热闹。今年则偏向能代表本土永昆传统文化的戏曲,更着重展现了永昆直率粗犷、古朴的唱腔。

  戏曲、武术的加入,让上塘物资交流更加热闹,但同时它们也代表了我县永昆、瓯渠武术这两项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传承者通过物资交流的舞台推广文化时,群众也是对此喜闻乐见,在县文化中心记者见到一位刚逛完物资交流会的老伯,拿着自己的“战利品”,赶来看武术表演。还有许多古稀之龄的老人,拿着相机、摄像机对准舞台,怕错过了精彩。从中塘特地赶来看戏的大伯说,平时没什么机会听戏,今天在县文化中心看永昆《十五贯》还是第一次,唱曲十分好听。(记者 胡艺罗/文 林琦/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