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文化钩沉   ->   永嘉文物   ->  正文
“楠溪两条半街”之古庙街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14 23:36:50 作者: 字体:
 

  上周五,一篇圣旨门街特稿,讲述了枫林圣旨门街的昨天与今天,勾起了人们的记忆,也牵扯着人们的心。那么,我县至今到底还保留着多少曾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老街?《今日永嘉》推出“楠溪老街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编者

  上周五,本网从几位圣旨门街老街坊的记忆影像中,走过了圣旨门街的繁华与清幽,童趣与儒雅。日新月异、兴衰交替间,被称为“楠溪两条半街”之一的枫林“圣旨门街”承载了悠悠岁月(当然,楠溪老街远不止民间所说的两条半)。

  记者对“楠溪两条半街”的概念产生了兴趣,走访了枫林“圣旨门街”的“前世”与“今生”,那么另外的一条半街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多方打听之下,记者获悉,在坊间对于“楠溪两条半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岩坦张溪方向的村民认为,一条便是岩坦人通往仙居方向必经之路,也是由此形成的商铺街——张溪街,而那半条是岩坦杏岙街。而沙头古庙的村民认为,除了枫林“圣旨门街”,另外一条楠溪街肯定就是“御赐京街”——古庙街,而对于剩下的这半条,却还不得而知。本周二,乘着春风,记者来到了古庙街,想看看这“御赐京街”的“前世今生”。

  生活中的古庙街:绿树两旁闲逸坐

  古庙,地处楠溪江中游古庙溪支流中段,现分古一、古二两个行政村,村前自东向西流淌着一条宛如白练的溪流。而古庙街贯穿两村中央,从古庙街西端进入,一入眼的是一棵参天的古樟,在初春的微风下,摇曳生姿。樟树两旁,黄发垂髫,在阳光下,怡然自得。有诗云:“绿树两旁闲逸坐,清溪一水荡舟游”,正是应了古庙的景致。

  从樟树起,为古庙街的起点,街宽6米,长308米,街两旁的老房子一字排开,西端街面全用鹅卵石铺就,街心用刻有图案花纹的御赐京砖铺成,沿中线两侧青石条对称直线镶嵌。走到古庙街的中点,这里有一个当地人称之为“启立”的遗迹,据传原街东端设有方额仪门一座,街西端则筑有“钦差桥”。传说,京都钦差来此过桥,文官要出轿,武官要下马。由于年代久远,这些说法均不可考。

  紧挨着“启立”的是保存了古庙街最原始风貌的老屋,青砖木屋石墙。一直以来,古庙街对于村民的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家”。从小住在古庙街老屋的刘可超老人告诉记者,古庙街每座古屋的石墙全部连贯,北面的村民,将门台开向古庙街,南面的村民就在古庙街方向开一个小门,方便出入。饮食起居,嬉戏玩闹都在这古庙街缓缓展开。

  “在街上滚铜板、猜铜板,是小时候最喜欢在古庙街玩的游戏。”刘可超老人指着西端街面,继续说道,“这么光滑的石头,是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人的经过才形成的。”

  古庙街上每一处都藏着一个人的独家记忆。

  1953年,西端的古樟被台风破坏,亲眼见到村中老人将樟树栽下,如今,要两个人才能将树杆抱住。

  夏天,光脚踩在鹅卵石上,烫得哇哇叫却也乐此不疲。

  农忙时,晒满一条街的稻谷,金灿灿。

  从西端到东端,听上辈讲历史,讲故事,讲见闻,津津有味。

  更别提元宵时,古庙街热闹非凡的拦街福……

  坐在樟树下,听着老人们的描述,古庙街在眼前时空穿梭,物转星移。老人还指了指,西端街面的鹅卵石,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街面与街心的御赐京砖不同么?”记者摇摇头,老人娓娓道来。很久以前,一位住在古庙街的姑娘,当时要嫁往沙头花坦,但是她不要良田家畜,也不要金银首饰,唯一舍不得离开古庙街。所以,就将古庙街西端的御赐京砖与两侧青石条带去当了嫁妆。这样花坦那边就有了“半条街”之说。而那“半条街”却已埋在了花坦公路之下。

  带有民俗标签的古庙街:到此详如不夜城

  清末民初时,徐燮在《瓯括纪游草》记载:“拦街福,拦街福,三月三日春光烁。张灯设彩斗繁华,赛会酬神丰酒肉,六街彻晓管弦声。到此详如不夜城,上元灯火尽灿烂,画阁珠楼睡不成。”

  古庙街素来有拦街福的习俗,解放后1950年、1952年举办过两次拦街福,而后就是在刘可标等老人的倡导下,2009年、2010年举办过两次拦街福。

  “拦街福,在元宵当天人都挤不进去,直到凌晨,人才会散去。”1941年左右,当时年仅10来岁的刘可标第一次看到拦街福,扎花门,张布幔,灯灿辉煌,管弦齐作都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老人说,“拦街福”是拦街祈福的意思,一般从正月初八开始搭木架,正月十二披篷,正月十三披布幔,正月十四迎抬周侯圣王下殿,端坐拦街福东首正中,村里都会在古庙街摆设祭台,村民一户一桌,亮出自家的米塑、稀罕东西,让人参观,祈天降福。正月十五昼夜弹唱,管乐笙箫锣鼓伴奏。

  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元宵节,古庙人刘克涛经商来到黄岩路桥,正巧遇上路桥的长街上摆设“拦街福”。当地民众期望元宵节夜晚“天公赐福”,吸引了邻近地方群众赶来烧香拜佛,形成了一个盛大节日似的活动,十分热闹。刘克涛联想起自己村上的“御赐京街”也有路桥这样的规模,不妨也效仿路桥拦街福的样子祈福。他回家后立即召集族长以及热心于公益事业者商议,得到众人一致支持,并且把时间也定于每年正月十五,在古庙街举办拦街福活动。

  为了让记者感受古庙街的拦街福,刘可标老人将2009年古庙拦街福的录像放给记者看。

  记者看到,古庙街的拦街福,摆设在长街中心段,长约100米,由20多张农家老式“八仙桌”连接起来。桌子上摆设着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的各种祭品,全用民间精致竹、木工艺品作盛具,摆放“三牲福礼”、四季瓜果、山珍海货、米塑等当地土特产,成为多品种多类型大展示的祭品场所。还用米塑制作出金童玉女,西游记里的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八仙过海等。剪纸艺人也各显技艺,剪出十分精致的花纹图案。这些祭品、工艺品之间有点燃的大小红烛,把整个街心照得彻夜通明。整条拦街福桌台上方,有特制木架,木架上端则用篾簟、布幔覆盖,以防雨水。木架柱上贴着庆元宵、祝新年、预祝五谷丰登的对联,以承“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登”之古风。

  拦街福的同时,大宗作戏,龙灯进户。刘可标老人笑着说:“古庙的热闹,别的村的姑娘都愿意嫁到古庙来,媒人讲亲都容易得多。”老人说:“这项民俗在永嘉已经只有古庙前两年重新举办过了,上了年纪的人见过的也不多,只能从《岐海琐谈》甚至《今生今世》这种文本里去追溯。60年前的“拦街福”,只含消灾、祛邪、祈福的意思。现在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想把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拦街福时古庙街之于村民来说,具有文化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待中的古庙街……

  斑驳的石墙,磨得光滑的鹅卵石街面,郁郁葱葱的樟树……在如今曾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楠溪江古村落里,古庙街可以算是一方“净土”。但是古庙街或多或少,还是不同以往。

  两边的古屋,村民建成了新房;岁月的石墙,被截成了一段又一段。路面被建房的大车轧出凹陷,街心石面上覆上了石沙,不复光亮整洁。

  村里的几位老人,想尽量保持古庙古街的原状,也想将拦街福传下去。刘可超老人说:“现在,要重现拦街福,一年比一年有难度,2009年,为使这一民俗重现,村里花了30余万元,重新搭建了仿古走廊。古时,村里专门将部分田地出租,就有了拦街福的专项资金,如今只能靠大家的捐助,加上古街的破坏与传统的流失,都是存在的问题。”老人们说:“是传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想与有关部门一起,将古庙街街面清理干净,恢复平整,将拦街福,一年年的传承下去,让年轻人知道,过年还有这样的民俗活动。”(记者 林琦)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