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永嘉非遗   ->  正文
“跑马灯”迎元宵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2-22 01:08:12 作者: 字体:

  元宵节舞龙灯,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是广泛流传、众所皆知的民间习俗。而在我县桥下镇霞岙村、徐山村、中央山村一带,元宵节期间,却用独具特色的传统项目——“跑马灯”,来迎春纳福,祈求安康。正月初十晚,记者来到偏僻的中央山村,目睹了这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别样风情,更是体会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尴尬。

  孩童是“跑马灯”的表演者

  夜幕降临时,马灯队点亮马灯从组织地霞岙村列队出发,敲锣打鼓来到中央山村。而此时的中央山村一改往日的寂静,灯火闪亮,爆竹声声,下山居住了的年轻一代村民都赶回老家,家家户户摆好香案祭品,点燃稻草蜡烛,迎接马灯队的到来。

  马灯队由11名穿着古装戏服的孩童组成,他们年龄都在十一二岁左右。一名举着“鱼形灯”的马童带路,后面跟着8匹“马”,就是8名孩童,每人身前绑着用蔑扎纸糊的马头,背后绑着蔑扎布包的马身,人居中间,手执马鞭,走起来就像骑马一样。据长者介绍,头戴凤冠、“骑”着“红头马”的是“正宫娘娘”,其后跟着手举符幡灯的“侍卫”和穿黄袍“骑”“黄头马”的“国舅”, 6名“骑”着“白头马”的小将跟随其后,最后又是一名举着“鱼形灯”的马童压阵。这就是所谓的“马头军”。

  “马头军”挨家挨户巡回表演“跑马灯”。每到一家道坦,11名孩童和着鼓乐节拍,表演各种队形的舞蹈,展现古代战场的风云突变,寓意驱邪祈福、保民安康。队形表演后,两名马童开始表演“遛马”。最后,马灯队围成一圈,三四名大人站在中间,一边走一边用永嘉方言说唱。唱的都是工整的七字唱词,内容有《十二古人》、《十条手巾》、《十二采茶》、《温州景》等流传久远的民间歌谣。每次结束一户人家的表演后,马灯表演的孩童们都会脱下头冠,解下马灯,坐在一旁拼命地吃零食补充能量。装扮“正宫娘娘”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男孩,名叫吕豪翔,来自桥下镇六岙村,他是从去年开始跑马灯的。在他脱下凤冠的时候,记者上前问他跑马灯累不累,他一边喘着气,一边回答:“累!昨晚是今年第一天开始跑,跑到了凌晨两点,今天还可能要通宵。这样的活动要持续到正月十六。”“是你爸妈叫你参加跑马灯活动的,还是你自己要来的?”“我自己要参加的。”“这么累,你还为什么要参加呢?”“因为好玩,也很有成就感。能传承村里的传统习俗,感到很欣慰。”不等记者再次提问,吕豪翔就跑去他妈那里拿水喝了。也有表演者的家长表示,让孩子学习跑马灯,是想让他们在寒假里有更多的社会体验,而不要沉迷于电脑里。

  马灯的历史起源众说不一

  中央山村的“跑马灯”起源于何时?为何该村元宵节会流传跑马灯,而不是舞龙灯,其中又有什么传说故事?带着疑问,记者询问了中央山村的多位村民和长者,大多人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一位70多岁的胡大爷告诉记者,跑马灯应该有三四百年历史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过,改革开放后霞岙村重新恢复了跑马灯,此项活动也就传到了中央山村,到现在一直是该村闹元宵的传统节目。

  村民胡学巧说:“听我老母亲说很久很久以前,用纸糊的龙灯拉进村里就会着火,因为纸包不住火,所以村里就改成马灯,马灯是用布包的。所以至今都流传跑马灯庆元宵。”也有村民猜测,因为中央山村坐落在山头,民房依山而建,村里道路都是石阶路,房屋道坦不大,不适合舞龙灯,才会流传一人一马的马灯。

  跟随马灯队来的霞岙村村民胡和平告诉记者,今年47岁的他曾经是恢复马灯后的第一批马灯表演者。那年他11岁,刚好改革开放,村民的日子也好过了,村里老人们根据回忆,重新制作了马灯,教村里孩子走马灯步、唱马灯歌,恢复了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跑马灯闹元宵活动,他有幸当了两年的马灯表演者。因为跑马灯都是要十一二岁左右的孩童来表演,大了就不行,所以一般最多也只能跑3年。

  当记者询问跑马灯扮演的古代人物有何寓意,他们走的是什么队形时,带领孩童们做表演的村民却无从作答,他说只知道这些扮相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他只会教孩子们怎么走,至于步法队形的名称则说不来。记者查阅编写于2003年的《永嘉县志》,找到一段有关马灯舞的记载文字,但是也没有涉及到起源于何时: 以一村为单位的灯会。15岁左右的儿童组成1队,每人腰系纸马的前身与后身,成骑马状。领队手举大旗,头舞金光箍,顶上插上丛缨,边舞边唱《马灯歌》,民间乐队伴奏,在群众聚集的场所进行表演或村中的每个庭院内表演。节目有《昭君和番》等。

  “跑马灯”遭遇传承的尴尬

  据胡和平回忆,以前跑马灯的都必须是男童,每人还都会根据各自扮演的古代人物画好脸谱,马灯表演的孩子还要边走队形边用方言说唱,马灯都是由当地村民用竹篾、彩纸和布手工扎制的,可以说是一项集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信仰为一体的民间文化表演。但是,记者看到现场的马灯表演者很多是女童,大家都只穿上古戏装,没有画脸谱,孩子们的说唱也改成了由大人来做。明显感觉到这项民间文化表演越来越简化,民间艺术味也随之淡化。

  马灯队的组织者如此解释,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搬迁移民到沿江城镇了,留在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而且跑马灯是个辛苦活,想找11名孩童都难,更别说清一色的男童了,所以近几年也用了女孩子跑马灯,还雇用了别村甚至外地的孩子。至于说唱,现在的孩子都习惯说普通话,永嘉话都很难说好,在短时间内教他们用方言说唱,是件难事,所以干脆就由大人来代替了。另外,跑马灯的传承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每年元宵节的跑马灯活动需要花费五六万元,其中包括服装、马灯等道具的购买和制作费用等,加上给孩子们微薄的辛苦费,大人还都是义务参与的。周边的很多村庄请他们去表演也都拒绝了,因为吃不消。

  的确,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跑马灯必定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会遭遇传承的尴尬。

  昨天,记者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跑马灯”亦名“竹马灯”,是永嘉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除了流传于桥下镇霞岙村一带外,我县碧莲邵园村、瓯北行禅村等地也有这项民俗活动。2006年10月,县政府把“跑马灯”列入了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因为县级保护资金缺乏、培训人员缺乏等各方面原因,“跑马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很难开展。不过,岩坦镇溪下的“马灯戏”,因为除了跑马灯,还有花鼓戏,有故事情节,更具艺术性、观赏性,而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也争取到了保护传承的经费,接下来准备找一个合适的传习场所,做好“马灯戏”的后人培训工作。 “跑马灯”这项民间文化艺术,因为古老、稀少而显珍贵。应邀观赏了“跑马灯”表演的温州朋友都直呼好看,认为当地政府应该为传承和保护这项民间瑰宝做出更大的努力。(记者 叶蒙)

  相关链接

  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永嘉“马灯戏” 永嘉溪下马灯戏,于清同治年间传自安徽凤阳的花鼓戏。清宣统元年(1909年),村里成功举办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马灯戏演出活动,从此一直被传承了下来。一般为10至13岁的孩子,用花鼓及绍兴调与永嘉方言进行演唱,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号、唢呐各一,锣鼓钗钹一套,另加二胡二把。在乐曲声中,表演人员开始走阵,表演小节目。内容有四角采、打课、买茶、贩茶、打花鼓、补缸、张三打妻、讨花鼓钱、保当等。从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表演,一直到正月十五深夜才结束。

  百度搜索

  跑马灯亦叫“走马灯”、“调马灯”。马灯,是仿照马的形状用蔑扎纸糊而成,也叫“竹马灯”。分马头与马身两段,捆缚在扮演马灯舞者腹前和背后,人居中间,走起来像骑马一样,俗称“马头军”。一般为8匹,其中白马6匹,胭脂马(红马)2匹。元宵节前后,由十岁到十三岁的男孩组成,每人胸前有一纸扎马头,下挂着一个小铃,背后有一纸扎马尾,用带系在身上,跑起来能上能下左右摆动,马铃叮叮作响,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当马鞭,晚上,马头、马尾中部都点上蜡烛。表演时,由一个或两个孩子扮演马童,呼引马队,出场表演。孩子们边跑边唱,加上舞蹈动作,走成“三角”、“连环”、“剪刀”等各种队形,乐队齐奏,曲调婉转动听。跑马灯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演完后由主人赏给柑桔、炒米、蜡烛等,也有给钱的,赏银牌的。清郭钟岳有诗云:“歌唱新年乐意腾,满城争演上元灯。滚龙走马喧通夕,火树银花烧不尽。”

  竹马灯流行于闽西龙岩适中、闽南南靖等地。竹马灯元代传入福建,成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群众所喜爱。 竹马灯是安徽省铜陵市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之一,在铜陵市钟鸣镇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马灯又叫“耍马灯”、“踩马灯”、“跑马灯”、“唱马灯”,是一种民间歌舞。该灯起于明末,兴于清代,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就自行组织,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健康。

  新闻链接

  竹马灯成为旅游文化卖点

  浙北山区——全国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山川村有一支具有特色文化的团队,马灯、花灯队,每逢年过节、盛大喜庆的日子,都要到邻村及邻县余杭鸬鸟镇等地调灯,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今年,在全乡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山川村村委班子领导、村老年协会积极开展挖掘特色文化团队建设,在原来马灯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山川竹马灯”,竹马灯全部由竹鞭、竹根、竹丝、竹片、竹篾等编制而成,整个表演形式由四角阵、龙门阵、梅花阵、元宝阵等四个阵势组成。“竹马灯”表达了山川人民热爱家乡勤劳致富的朴实精神,为和谐山川、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竹马灯传人入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2012年1月,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向社会公布,铜陵市的牧槐柱入选省级非遗民俗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铜陵市钟鸣镇牧东村村民牧槐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灯的传承人,自改革开放后组织表演竹马灯,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牧槐柱多年组织该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演习,现在当地每逢春节等重要节日都要进行表演。 据悉,竹马灯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收入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村白牡岭自然村的“竹马灯会”是该地区及周边地区影响最为广泛的民间自发形成的春节灯会组织,每年春节到周边村庄游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