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镇街社区   ->   沙头动态   ->  正文
沙头镇坦下:苦村传出欢笑声

发布时间:2012-12-23 19:17:27 编辑:郑万云 字体:
核心提示:沙头镇坦下村总人口745人,80岁以上老人23人,占总人口的3.10%。据该村93岁的陈时葫老人介绍,太祖彬公(字静三),以狩猎为生,原居赤吴石坦,后移居坦下,故名坦下村。

  沙头镇坦下村总人口745人,80岁以上老人23人,占总人口的3.10%。

  采访当天,风和日丽,村中一群老人聚集在村中的老城墙墙根下晒太阳。其中93岁的陈时葫老人是村里的“状元”和“百晓”,村中各家的族谱都由他经手,村人家中的红白喜事也都找他代字。

  陈老耳聪目明,思路清晰,一问一答,沟通起来相当顺畅。他掐指给记者估算了一下村子的历史,一连串族谱从他口中像滚珠一样蹦出,总共24代,按30年一代算,该村也有720年的历史了。

  再说村名的由来,陈老介绍,太祖彬公(字静三),以狩猎为生,原居赤吴石坦,后移居坦下,故名坦下村。

  雷岩头边的长寿家庭

  走进坦下村,记者一眼就被村中一面直耸云霄的巨石给震慑住了。据村人介绍,这块石头叫雷岩头。传说这块与天齐高的雷岩头是对面石头岸村仙人做道场用的擂鼓。

  村民陈星良家就坐落在雷岩头对面。陈星良的家族是村中典型的长寿家庭。他的太爷爷102岁仙逝,他的奶奶现年已98岁高龄,是村中目前最高寿的老人,而他的父亲也已年逾八旬。家中的老人们享受着五代同堂的温馨欢乐。

  48岁的陈星良是个健硕开朗的农民,靠着做水泥活、养猪等活计为家人盖起了崭新的洋房。而他上了年岁的父亲也不闲着,种田、泥水活、放牧一样都不在话下,闲来便和村里人搓搓麻将消遣日子。奶奶作为全家的家长,年轻时候也是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如今不用操劳了,就每天在村里走走逛逛,打发时间。

  面对艰难乐观豁达

  在坦下村的历史上,生计曾一度是个令村人困扰的问题。原该村地少粮缺,村人穷困潦倒、揭不开锅,唯一的出路就是编草席到别地换些口粮,后来又靠着“打桐油”、“打球子油”谋生,使生活得以维系延续下来。土改时期,村里分到了田,村民的生活才一点点好过了起来。到如今,村中的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或在杭州、安徽等地从事服装生意,或在云南等地从事通讯生意,生活都奔着小康去了。

  虽有这么一段艰难的历史,不过村里的老人们都很乐观豁达。像陈时葫老人,姊妹早故,背着上辈遗留下的累累负债,茕茕孑立,直至28岁方才娶亲。经历风霜后,如今老人家里也是四代同堂,衣食无忧。今昔对比,老人是一个劲儿地感恩知足。

  幽默风趣的老人

  说及长寿,陈老搬出了现代养生学的理论:不要吃太饱,带几分饿,每天多喝开水,他说自己每天都要喝一热水瓶的水。

  在古老的城墙下,记者还被村里一位风趣的银发老太太逗乐了。她叫朱金蕊。当记者问她高龄几何,她出人意料地回答说:“不大不大,今年十八!”实际上,她已是81岁高龄。

  朱奶奶和83岁的老伴并排坐着,故作严肃地对记者说,自己这辈子没结过婚,没当过新娘。原来她是老伴家中的童养媳。“我是11岁结婚的。和他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常常打打骂骂。”细看之下,朱奶奶和她的老伴还真有几分夫妻相。旁人都说,朱奶奶家是村中的大富人家,子女在外面个个都很有出息。对旁人的夸赞,朱奶奶只开心地笑着摇手回应。(记者 黄琴琴)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