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游在楠溪   ->  正文
绿嶂山:“此地曾经谢客游”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13 23:01:00 作者: 字体:

  诗云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东城街道绿嶂山因谢灵运留诗而闻名。本周一,康乐在前,我们在后,绿嶂山前世今生,又一次让人有了与谢灵运时空交错之感。

  “裹粮杖轻策”

  公元422年深秋,谢灵运任职永嘉郡太守,登上了绿嶂山。当时的永嘉,地处荒僻东夷。楠溪江一曲东流,绿嶂山下草木蒙茸,山上峰峦起伏,茂林丛生,古树蔽日,浓翳遮天。

  当时诗人沿着溪潭游赏,遥看涧流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蜿蜒而去,使他难以辨明流水的去向。举目望去,山林伸向远方,那山岩也随着林子延伸,越到远处,看起来岩层越密。诗人置身在这无边无际的深碧苍翠之中,已经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

  物转星移几度秋,时至今日,“裹粮杖轻策”也成了此次采风团成员的必备品。采风团成员从寺前村(现名为立新村)进山。绿嶂山仍旧林荫蔽日,不知道路去向,此行几乎是在向导及登山成员一边探路,一边砍伐开道下完成的。

  漫山遍野的“柴禾”遮挡了道路,向导潘陈法告诉记者,“这样的景象,过去是难以见到。柴禾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老早被人砍伐光了,哪里还有这般茂密光景。”进入绿嶂山的山路多为崎岖,时不时冒出的荆棘一不小心便会划破衣服,让此次攀登增加了许多难度。连当地的老人都声称,已有三十年未登绿嶂山了。

  曾为守山人

  虽为初冬,绿嶂山的景色愈往深处走愈见得植被青翠光润,葱郁可人。忽地抬头,一眼望见了满树的野金桔,在这绿野中显得特别扎眼,成员们大慨“望梅止渴”,故摘之,品之。正回味这野金桔的酸味,山水溪涧的声音却跃入耳内,在经过一道山弯,采风团一行惊喜地发现前面的岩石峭壁间溪水潺潺,让人能暂停歇息,有了一席可坐之地。

  在一直处于往上攀爬的山间,忽看到一片平坦的茅草地及几棵杨梅树,还有一处石基。据潘陈法所述,此屋是寺前村人为防止外村人偷柴禾而建的。今年65岁的老人杨云生就曾经是这里的守山人。

  杨云生告诉记者,60年代初,年仅20岁的他就担任着守护山林一职。他们自带粮食,两人互相轮流守护。他说,守山也还清闲。他们便在屋前的平地上,种植蔬菜等。最怕就是担心遇到蛇、野猪之类的动物。杨云生说,“有次晌午,同伴跑去掘番薯,而我则睡在屋内。熟睡间,梦到一条蛇爬上床,惊醒。哪想,真有一条蛇正在身上爬行,顿时吓得六神无主,忙跑到了屋外。”想起当时的遭遇,杨云生仍心有余悸。

  当采风团一行登至绿嶂山脉鹅浦尖的凉亭处,被眼前游人随意丢弃的堆积如山的垃圾,弄得没了心情,若长此以往,想必谢公再也不爱这山水了。

  古寺一老僧

  登绿嶂山的入口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宝胜寺。而到了唐咸通五年(公元860年),坐北朝南,寺院扩建,前后有六进建筑,和尚杂役达500余人规模。

  在当地老人叶大魁、杨云生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宝胜寺的旧址——如今的楠溪江红酒厂基地。老叶指了指酒厂西面一铁块搭成的铁桥称,这里曾是石板桥,寺庙的僧人都是从这里进出的,在清康熙以后,寺院改做坐东朝西的三进。

  而在铁桥的不远处,一块长约3米的石板被弃置在一旁,据老叶说,此块石板正是当时的石桥组成部分。与此石板同为寺庙遗迹的几块基石,据老人们所述,也被用于红酒厂墙壁内。杨云生老人告诉记者,若对现今红酒厂进行挖掘,仍能找到很多关于寺庙的遗物。

  1958年在寺中办酿造厂时,原寺前石塔尽毁。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村民和社会各界同仁集资在原寺右侧重建“宝胜禅寺”。现存石塔构件两段,六面,面高22厘米,宽24厘米,在现大殿前叠作香炉台。另有舍利卵塔之塔卵三个大小不等,及不知年代浮雕佛像一块都置于新寺庙内。

  据现在的住持释恒飞告诉记者,在宝胜寺还有最后一位僧人林恩仍还活着,现今生活在瓯北浦西一带。前年,新宝胜寺的大悲楼建成后,他也曾来过了,只是现在年龄大了,耳朵有些背了。

  “当时,我给老僧人当翻译,给别人讲起了关于他的故事。”在一旁的老人杨云生说道,“当时寺庙被毁,许多和尚被迫流落他处。初入社会的僧人林恩因为身段矮小,曾被人欺负。但哪知僧人各个身怀绝技,反而被其收服,拜其为师。当时传僧人林恩能在瞬间抓住麻雀,轻功十分了得。之后凭着一技之长,僧人也收了很多徒弟。”

  古为军事要塞

  如今宝胜寺的香火十分旺盛,有来自温州、瓯北的香客。杨云生老人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其了关于绿嶂山绿峰尖的另一佛殿。在绿嶂山的绿峰尖下有一北神硐,住着北神硐主。据传这硐主管着村内的湖水及水中鱼,因为湖水清澈,许多鱼经常会浮出水面。倘若有村民想要抓鱼,那么硐主则会把这村民给抓住。原本这里只有一座石壁,如今被村民被建成了一座北神殿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寺前村一带也曾是唐、宋、清朝的军事要地,而据永嘉县志记载:康熙十四年(1675)九月初三,清军贝子傅喇塔部大败耿军于楠溪江绿嶂山,接着进驻永嘉西山,用大炮日夜攻城。而这一说法,也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上塘渭石《叶氏宗谱·记迹》有记载。“徐家湾,清康熙乙卯(1675)闽变,伪将军曾养性据温,贝子王出师营屯保胜寺(宝胜寺),伪将战北,适潮平,尸浮塞江。”

  村民在向记者介绍时,多次提及绿嶂临近电视塔尖顶峰的鸟埠尖。村里流传说法,“如今的鸟埠尖就是以前的鸟埠江口。”又一次印证了绿嶂山所经历过的前世今生。

  关于是否知晓谢灵运曾登临过此山,村内老人无一人不说是。据当地老人描述,谢灵运登绿嶂山的入口,即是在寺前村里的宝胜寺附近。杨云生老人在儿时就曾听舅公李宏熙(若活着,已有113岁)念叨过,“此地曾经谢客游”。 (记者 胡艺罗)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