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再探谢灵运纪念馆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06 23:26:50 作者: 字体:

 

  试开馆免费看

  “寻找楠溪江谢灵运山水诗之旅”已经引起永嘉全县的普遍关注。获悉温州谢灵运纪念馆对市民免费试开馆的消息,这引起了记者再次探访的念头。记得,初次探访是在十一月“寻找楠溪江谢灵运山水诗之旅”活动展开之际,首站去的就是谢灵运纪念馆,位于温州市区谢池巷东首池上楼。

  据地方史载,池上楼原址在今鹿城东公廨,已毁。后人因谢灵运曾在积谷山下“创第凿池”,便在池边建“池上楼”,池名为“谢池”,以为纪念。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湖南粮道邑人张瑞溥辞官回归故里,购买这块地,易名为“如园”。

  作为谢灵运的遗迹池上楼,是温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5月份,市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在池上楼建造1800平方米的谢灵运纪念馆,分诗歌创作、谢灵运与温州、谢灵运书房、谢氏后裔等四个展厅。11月29日,谢灵运纪念馆免费试开馆,预计在元旦前后正式开馆,届时将举行开馆仪式。

  沉甸甸的文化

  趁着周末,记者又一次来到了谢灵运纪念馆。与初次探访时相比,如今纪念馆的四个展示厅都已焕然一新,谢灵运的诗歌介绍、书法展览、塑像、后裔简介都“各就其位”,为馆内增添了浓浓的古朴和文化味。也许是天气转凉的缘故,参观的人并不多。

  纪念馆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且雅致。沿着回廊,进入的是谢灵运诗歌创作、印章展示厅,其后是谢灵运与温州展示厅,以视频向人们展示,时间约为半个小时;紧接着的就是谢灵运书房,谢灵运塑像正站立于书桌旁,而其塑像后是一幅关于谢灵运生平诗歌示意画,图文并茂地雕刻了谢灵运的每首诗歌,并与之相串联,让人感到这壁画所呈现的沉甸甸的文化厚度。最后的展示厅是关于谢灵运后裔的,陈列着北宋晚期之后的谢氏后人历代人才,包括最为现今永嘉人所熟悉的谢文锦烈士。

  “开馆的时候非常热闹,游客约有七八十人,谢灵运的后裔也来了。”显然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纠正了记者的所见。“谢灵运后裔来的时候,心情略有激动。其称是谢公第42代后裔,属于瑞安一支,还跟我们探讨了许多关于谢灵运的故事,更建议馆内因多增加谢灵运的诗歌,及正楷的书法作品展。

  游客最为集中的地方,莫过于谢灵运与温州展示厅里。“每天上午时段,是参观者最多的时候,游客坐满整个展示厅。”工作人员介绍说。正在观看视频的金老伯是市区人,特地从家里赶来看谢灵运纪念馆。金老伯告诉记者,在温州,人们对谢灵运的了解比较多,但认识不深。在报纸上看到开馆的消息,所以想来看看,而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讲解,可以较为容易了解谢灵运的全貌。

  约莫一个小时后,记者被一群嘈杂音所惊扰。来自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学生也来到了谢灵运纪念馆,他们每看一个展厅,都会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有学生告诉记者,此次特地来参观,是专门为了写周记,而对于谢灵运,他们只知是位诗人。

  “距”永嘉有多远

  在“探寻谢灵运山水诗之旅温州站座谈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对我县谢灵运的遗迹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多次提到建立谢灵运纪念馆、诗碑等。保护和利用谢灵运遗迹,对打响中国山水诗摇篮品牌,建设永嘉文化大县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对此,市文物考古所党支部书记蔡钢铁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及建议,关于谢灵运纪念馆所筹建的位置,他认为在楠溪江风景区、瓯北城市新区、上塘功能区三处建设具有代表性。而谢灵运纪念馆的建设理念应该是抓住“小而精”的理念,建筑结构不宜过大,在展览内容上主要围绕谢灵运生平的介绍、后代研究,谢灵运影响方面三大块,要给人留有深刻印象。而谢灵运在永嘉留有的历史足迹,及其留下的作品,也应是永嘉谢灵运纪念馆该突显的特色之一。(记者 胡艺罗)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