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民生热线   ->  正文
战斗在国防前沿

——记儒将徐宗昌将军

发布时间:2011-07-08 16:30:41 编辑:戴益洪 字体:

  个人名片:徐宗昌,专业技术少将。1964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导弹专业,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兵器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装备保障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兼任北京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常务理事、仿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离散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兵工学会装备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于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及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2007年由军委胡主席签署命令,授予其三等功。1999年7月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

  建国后,永嘉出过三位名将,徐宗昌将军便是其中之一。他从东海舰队的一名水兵,到空军基地的技术专家,继而成为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教授,历经海、空、陆三军,最终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他胸怀祖国,心系国防,四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国防科研和教育事业的第一线,呕心沥血,建言献策,著述累累,为发展我军装备和加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千里之外”天下永嘉人巡回采访活动首站到达北京时,第一时间与徐将军相约采访,听说家乡的记者来访,他愉快地表示接受,并在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办公室会面。初次见到徐将军,虽年逾花甲的他,却依然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让人浑然不觉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今日永嘉》每期都按时寄到我办公室,我也每期必看。”徐将军说,家乡的动态新闻是他最为关注的,特别是近年来家乡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到很欣慰。在谈及从军生涯时,徐将军儒雅谦和,热情奔放,他的思绪,时而犹如一汪平静的深水,时而涌现为波涛翻滚的急流,军人风度和学者风范在徐将军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

  儿时立志保家卫国

  1941年,温州市(鹿城区)沦陷,徐宗昌的父母为躲避战火举家流亡到乡下。同年1月8日,徐宗昌出生于山清水秀的永嘉县碧莲下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他从小就读于碧莲中心小学。在这里,他迎来了碧莲村的解放枪声,与翻身农民一道欢欢喜喜参加绕村的提灯游行,为土改宣传打腰鼓,为抗美援朝演歌剧“阿嬷妮”。也是在这里,他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并成为该小学的第一任的少先队队长。作为一名农村孩子,他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割稻收谷,什么苦都吃过。艰苦的农村生活,从小锻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当年日寇的侵略行径,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使他从小立志投身国防事业。

  1953年,徐宗昌全家移居温州市区,他以高分考入温州二中一直到高中毕业。中学期间的徐宗昌,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广泛参与各种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身兼数职。他尤其喜爱体育运动,屡获校、市级重要奖项。他初中阶段就读于“洪流班”,高中阶段就读于“巨浪班”,班名的寓意是要每个同学成为推动革命与社会进步的洪流与巨浪。徐宗昌还为“巨浪班”设计了一个班徽,是一个浪花的图案,每个同学的运动背心上都印了一个。

  1958年12月,徐宗昌念高中三年级,那时正值我国首次在高中学生中招收义务兵,怀着儿时的报国志向,他积极参军,当上了东海舰队的一名潜艇兵,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海军水兵服。想不到三个月后,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他又重新回到温州二中学习和参加高考。1959年8月,他又以高分考入全国著名的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导弹系,成为国内导弹专业的第一批学子。这次,他终于实现了投笔从戎的儿时梦想,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军旅生涯。

  为国防事业,二十载青春挥洒戈壁

  1964年底,徐宗昌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半年完成了6年的学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北导弹试验基地,从事地空导弹试验。茫茫戈壁,漫漫黄沙,他深入大戈壁的腹地,一头扎进去便是20年。

  在基地的20年里,他从一名制导雷达技师成长为一名总体试验技术专家。他拟定了多种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定型试验大纲,参加了各种研制、定型与科研试验,成功解决了我国首次导弹武器系统大型半实物仿真试验的技术难题,计算了大量作战空域射击数据,编写了导弹部队作战使用文书,为我军导弹武器的发展和导弹部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年的戈壁生涯,磨练出他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培养了他对国防事业始终不渝的忠诚,拓宽了科学理论知识,增进了装备领域的实践知识,为他日后的事业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起这20年的艰苦历程,徐将军不无动情地说:“我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戈壁滩上的事业’,无怨而无悔。”

  为了培养高素质军事技术人才,1984年4月,徐宗昌调入地处北京的装甲兵工程学院,从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专业改行和工作岗位变化丝毫没有动摇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又踏上了军旅生涯的新征途。

  打破我军装备保障瓶颈,探索在国防前沿

  进入装甲兵工程学院以后,徐将军把繁华的大都市当作昔日静僻的戈壁滩,倾注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到科研和学习上,孜孜不倦,不分寒暑假与节假日,并充分利用首都的文化优势,广泛交流,深入调查,把目光投向对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研究课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迅猛发展,导致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新的军事变革,推动武器装备向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一体化发展,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发展。

  在调查中,徐将军发现:随着高新技术的引入,装备技术复杂程度的增大,不仅使研制风险增大、研制周期增长、寿命周期急剧上升,而且其战备完好性明显下降和新装备长期形不成作战能力与保障能力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军装备发展和使用保障的瓶颈问题。徐将军深刻地认识到,要使我军主战装备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打破这个瓶颈。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他坚持用科学技术创新的思维,努力探索装备发展的前沿,为打破装备保障这个瓶颈而顽强拼搏。

  于是,徐将军瞄准装备保障领域,于1988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装备保障性工程与综合保障(ILS)研究,又于1993年开展装备全寿命信息化管理(CALS)的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这两个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

  近20年来,徐将军始终不渝地围绕打破我军装备保障瓶颈开展科学研究,笔耕不辍,著述累累,相继出版了专、译著10多部,发表了学术论文280多篇,为夯实我国的装备保障基础做出了不懈努力,为我国装备建设推行保障性工程、综合保障和全寿命信息化管理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为我国保障性工程和全寿命信息化管理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的两部代表作《装备保障性工程与管理》和《保障性工程》,被誉为我国保障性工程的奠基之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多年来,徐教授从教员到研究室主任,从讲师到教授、博士生导师,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国防科教第一线。他是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院第一个博士点的首席导师,为军队与国防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专业人才。他培养的学生许多人已经走向我军重要的领导岗位,也有不少学生成为了成熟的专家与教授。2005年,他荣获了全军院校育才奖金奖。

  近几年来,徐教授又带领着大家投向当前装备保障信息化最前沿的课题——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研究。2009年他主编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系列国家标准。目前,他正为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在我军的推广应用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努力提高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水平而继续不懈地努力。 记者 黄琴琴

(作者: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