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   ->   专题文章   ->   专题发布   ->  正文
从创业走向创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26 16:37:30 作者: 字体:

  永嘉是一片神奇的热土,这里不仅有一批善于创业创新的决策者,更有一批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能创新的实践者。

  如果说80年代是永嘉人创业的时代,那么到了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永嘉就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最富有特色的创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科技进步方式的创新,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是从创业之县跨向创新之县的主要标志。

  这个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最突出的是三大产业发展重点的变化,从原先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到后来的以第二产业为主,再转为现在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方式,包括工业发展方式、农业发展方式和服务业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

  其实,永嘉这个产业发展重点的转变,远比其他地方为早,也远比其他地方为快,且前后两大转变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自从30年前农村改革启动以后,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永嘉经济就开始了这个大转变。当时,永嘉农民就大办家庭工业,大办专业市场。这个大办家庭工业,就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这个专业市场,就是直接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跑供销,这就开始了全县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尽管这个转变是不自觉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比如,在80年代初,当时的朱涂乡就出现了农民自办的汽车运输队;在1987年,又开办了由私人合股投资的城市信用社。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个转变也越来越自觉,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得力。而服务业的发展方式也在不断提升,从原来由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转变为以个人投资为主,从单纯的商业流通扩展到整个第三产业,并形成城市化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1990年,全县有个体私营商业户28000多户,从业人员37000多人。到2007年低,全县有个体私营商业户     户,从业人员     人,涉及的行业遍布商业、物流、金融、信息、科教、中介、社区等整个第三产业。最新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今年10月18日,由十大私营企业股东出资,成立了注册资金为一亿元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的发展方式在不断提升:从早期的一村一品,发展到今天的产业集群,从高耗污染到循环经济。永嘉解放前没有任何工业,改革开放前也很少工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大县,2007年产值已达366亿元。全县工业30年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业创新的过程。在改革之初,从原先的只由国家、集体投资转为鼓励和支持个人投资,积极提倡并支持发展家庭工业、一村一品,在全县涌现出众多的专业村,成为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又创办前店后厂的专业街和专业市场,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工业的发展。随后,县委、县政府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加快发展沿江工业经济,特别是引导和发展块状经济,不断地推动永嘉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今年3月,又推出了“创新强工、品牌强县”的28条政策规定,以积极有力的措施,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做强做大,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鞋类、泵阀、服装、钮扣、拉链、教玩具等七大产业集群和经济区块。这七大产业群,集中在瓯北、桥头、桥下、上塘、乌牛五个沿江重镇,年产值都在1亿元以上,累计工业总产值  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首席顾问到永嘉考察一周后表示,要把桥头纽扣和瓯北泵阀两个产业集群写入案例。他还评价说:永嘉的产业集群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借鉴作用。

  农业的发展方式在不断提升:从原先的产量农业跨向今天的品牌农业,从低效农业跨向效益农业。永嘉是一个山区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尽管农业并不发达,但在过去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发展方式只讲一个产量.即使在改革开放初期,农业也还是一个产量农业.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县委县政府鲜明地提出了效益农业的口号,继而又实行品牌战略,在全县积极发展品牌农业.在十年前提出的名牌工程目标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全县的农业品牌,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全县现有早香柚、乌牛早两个国家级名牌产品,荆州板栗、东皋红柿、岩头西瓜、茗岙田鱼、西溪枇杷等5个市级以上名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良好效益和相当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100多家,龙头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形成了一个品牌农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新格局。

  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是永嘉从创业之县跨向创新之县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个创新,主要是从家庭工厂走向公众企业,从家族式管理走向现代式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永嘉新办的企业,百分之百都是家庭企业,沿江一带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办厂,谁是家长谁说了算。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从个人点头转变为依靠章程办事,所有的企业都建立了基本的管理制度,按照制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九十年代以后,全县各地则开始创办规范的现代股份制公司和企业集团。进入21世纪,不少企业又朝着上市公司的方向努力,积极筹备上市,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公众公司。各级政府则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去年又专门颁发了《永嘉县鼓励企业上市和扶持上市公司发展实施意见》。现在,全县共有工业集团公司  个,上市企业一个,并且有6个企业已经进入上市预备期。这在温州是走在前面的。企业的管理制度,也不断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发展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现代两权分离式管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在永嘉,众多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无论是已经上市还是准备上市的,或者是尚没准备上市的企业,甚至从创办的时候开始,就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运作,聘请专业经理人来负责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诸如报喜鸟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不准包括自己妻子在内的亲属参加,也不准自己的亲属在公司内有股份。再如凯泉公司,从创办之日起,就没有一个亲属,聘用的都是专家和职业经理,致使在短短的几年内,就神话般地发展成为中国泵业领军企业。

  科技发展方式的创新,是永嘉从创业之县跨向创新之县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永嘉原先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又是一个典型的牛耕农业,很少机械作业,也很少科技含量,是一个典型的科技贫弱县,甚至可以说是一张“科技白纸”。这个“贫弱”,这张“白纸”,可以用“五个没有”来概括:没有一个科研所;没有一个开发基地;没有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没有一批高级科技人才。没有一个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永嘉的实际和特点,坚持把科技进步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在政策上不断创新,在环境上不断改善,不断推进科技发展方式的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1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特种泵阀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03年被列为省重大科技攻关试点县,200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种泵阀产业基地。全县科技综合实力,如今已居全省25个欠发达县前列。

  科技进步方式创新的响亮口号是:科技立县,人才强县。县委县政府先后提出了“科技立县”、“人才强县”的发展战略,制订了《永嘉县泵阀行业“十五”科技进步纲要》、《永嘉县鞋服行业“十五”科技进步纲要》等规划,明确了产业科技发展方向。“十五”期间共投入科技三费3293万元,争取上级科技经费共2560万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达6亿多元,为产业技术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增强了产业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力度,开展拔尖人才、突出贡献人才评选等活动,并投入7200万元建设了拥有214套人才公寓的科技新村。该新村占地面积约26亩,它的建成让一大批在企业工作的外来人才吃了定心丸,也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在永嘉安居乐业。

  科技进步方式创新的鲜明特色是:以民引才,以民引人。根据全县民营企业众多的特点,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走科技发展和创新之路,积极从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大力引进先进和所需的科技人才,让外地的“凤凰”在永嘉“筑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引进外来中高级以上人才990多名,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骨干。同时,还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推出一批科技项目同清华大学等院校的研究学院对接,使之成为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全县已与全国10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长期科技经济合作关系,60%以上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机制,80%以上的技术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完成。这些技术成果,对全县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起到了关键作用。省科技厅、县科技局与奥康集团以及浙江大学等单位,还为奥康鞋业进行了一次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为浙江制鞋行业带来一场新的“数字化”产业革命,不仅使奥康鞋业在同类产品中又胜出一筹,还直接提高了浙江省的鞋类产品的档次、质素和高附加值,提升了我省大型制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进步方式创新的成功运作是:建立开发基地,建立研发中心。“十五”期间,全县已有60%以上的重点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8个,宣达集团、环球阀门集团的技术中心还被列入省级技术中心,大大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了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了省级泵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泵阀中试基地等行业中心和泵阀工程研究院等。2003年被列入全省首批6个区域重大科技攻关试点县之一,开诚铸业的“改性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等10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年我县首次启动重大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工程,共组织6个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这一举措在温州市属首创。2003年,经县政府牵头,和国内著名大学合作,还在瓯北创办了永嘉泵阀学院和全国性的大学生(泵阀专业)就业技能培训中心,购置了一流的设备,聘请了最好的教师,免费住宿,免费培训,吸引了全国10所培养泵阀专业人才的大学,把学生毕业前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都定点在这个中心进行。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企业选择了人才。

  科技发展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全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十五”期间,永嘉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8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2项、国家级新产品  项、省级新产品  项。2007年新产品产值达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亿元,“十五”期间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家。

  当前我们正在强化“一大主体”,即企业主体,构筑“两大平台”,即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形成“三大优势”,即特色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创新氛围浓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名牌产品,涌现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在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的基础上,努力创建科技强县。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